部门:综合管理部门 计划人:XXX

计划工作项:人事部工作计划和行政部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 人事部的工作计划

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优化现有资源配置

制定部门工作流程,完成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按照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评估,评估达标者可继续享受薪酬等级,若不达标则需降低等级或末位淘汰;若有表现突出者,可申报更高等级的薪酬。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1)

二、人才引进及储备: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1、拓宽招聘渠道,引进优质人才,建立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各线上招聘平台的人才特点和免费政策,结合HR微信群、QQ群和线下招聘简章招贴。

比如需要引进技术性人才,重点从拉勾网入手;需要引进一线工人,重点从益阳直聘、58同城和线下招聘入手;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可以到各大中院校招揽实习生;需要部门专业人才,可以到同行企业挖人或者到猎聘和前程无忧等找行业精英;需要管理性人才可以公司内部竞聘和从智联和BOSS直聘等平台入手。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2)

对于季节性突然增大的用人需求,可采用劳动派遣方式,以此避免在用工淡季时解除劳动关系所引来的争议。

2、收集内外部人力资源资讯,建立公司人才库,保证人才储备。

建立人才储备库花名册,从收集到的应聘者信息中对有潜质的人员进行跟踪,作为储备库备选。

3、完善职业晋升通道(原则上每位员工只能选择一个职业发展路线,若中途改变发展路线,则在新的路线中降一层级,且薪酬随着岗位及层级变化),发现和培养公司内部人才。内部参加竞聘者必须先培养出接班人方可参加竞聘。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3)

职业发展方向划分:

(1)管理类:员工职业发展方向之一,适合以下情况:

a.个人致力于在管理方面发展,并具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素质。在所有个人能力当中,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突出者;

b.愿意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愿意为了提高团队效益贡献个人价值;

c.发展方向:管理、运营、经营等。

(2)技术类:员工职业发展方向之一,适合以下情况:

a.个人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发展,具备较强的专注能力。在个人能力中,自制力和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较为突出者。善于思考和创新;

b.愿意为了成功放弃个人感受,愿意合作,目标导向强烈,不怕挫折失败。

c.发展方向研发、技术、质量、工艺、实验等。

(3)技能类:员工职业发展方向之一,适合以下情况:

a.个人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结果,动手能力强,有较好的自制力,和协作能力;

b.愿意遵守规则,愿意与同伴分享成果;

c.发展方向:制造、设备、能源、财务、工程、采购等。

(4)服务类:员工职业发展方向之一,适合以下情况:

a.追求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重视个人的感受。在文字组织或事物管理方面有兴趣;

b.具备较好的服务意识,思维严谨认真负责;

c.发展方向:售后、物流、行政、人事、统计等。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4)

三、薪酬体系:

制定并讨论通过薪酬体系,对各部门劳动纪律、绩效考评和薪酬情况进行监控。

1.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薪酬体系;2.为鼓励全员学习和技能提升,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技能评估;3.绩效KPI以公司经营目标分解为基础,试运行期考核到部门;4.技能类薪资保底且上不封顶,由生产部制定详细分解计划;5.对薪酬进行分级,不同路线有不同层级;6.薪酬结构:月工资=岗位工资 绩效工资 技能工资 加班工资 工龄工资 其它工资。

(1)岗位工资:因各岗位的特殊性,不同的岗位基本工资存有差异。每个岗位基本工资没有男女之别,诠释同工同酬之理念。按公司正常出勤天数计算,出勤天数不足的按公司制度扣除,如有加班可以调休。

(2)绩效工资:根据岗位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结合工作态度评定绩效工资系数,其中计件类岗位以计件工资替代绩效工资。

(3)技能工资: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应知应会以及技能应用能力的全面性的综合体现,通过部门主管和领导的综合评定,技能工资可以进行一年一次或二次的调整,报请高层领导批复。评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笔试、面试、累计绩效、实操等。

(4)加班工资:根据公司薪酬制度规定,正常出勤天以外加班部分的工资核算方法。

(5)其它工资:包括社保、工伤保险、岗位补贴等,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执行。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5)

四、培训:

1、人事部门:

(1)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培训由人事部进行,部门专业培训由人事部督促部门进行);

(2)公司大型培训的组织、实施及监督;

(3)编制公司年度培训总计划;

(4)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

(5)培训效果的追踪评估。

2、各相关职能部门:

(1)提出培训需求,制定部门培训实施方案;

(2)负责本部门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等具体项目的培训;

(3)协助人事部组织并实施人员培训与考核。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6)

五、劳动关系:

建立良好的员工沟通渠道,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评估公司激励机制、保障制度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完善用工流程,规避用工风险,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

  1. 增加员工归属感,安全感,避免人才流失。
  2. 成立关爱基金。公司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存入“关爱基金”账户,工作满3年的员工,家里有特别困难(包括直亲或配偶有重大疾病)者可以申请一定的基金。
  3. 实行守约奖励。对工作满3年,绩效连续3年为优者,在工作满3年那一日奖励一个月工资。
  4. 将专项培训常态化,使员工处于目标清晰,不断进步的状态。让企业和员工共同增值。
  5. 对优异员工提供公费学习机会,作为公司福利和激励。对于进行公费学习的员工进行服务期约定,培训违约金是劳动协议法所认可的。
  6. 对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重要资源(包括企业用户名单等商业资料)的岗位实行保密和竞业限制,签订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员工离职时须将上交的东西以书面清单形式固定,并签订保密承诺,保证离职后不得使用公司商业秘密,已将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一切资料交还公司。
  7. 员工入职、在职和离职时,人事部须存好人事档案,保留好相关证据,尤其是被辞退员工无法胜任工作的相关证据。
  8. 入职证据里关键是员工签订的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及工作须知,在签字时必须注明收到并认可和知悉企业规章制度;
  9. 在职时,主要是绩效考评表,调岗通知书等;
  10. 离职时,须写清由员工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因什么原因离职。并办理好档案交接和社保转移,规避劳动争议。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7)

第二部分 行政部工作计划

一、遵循“制度管人,流程做事”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工作标准和流程。

  1.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对公司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保证制度的可执行性,为公司“法治”打下基础;
  2. 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完善运营流程,使各部门沟通更顺畅,程序更规范;
  3. 进行公司日常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落实,维护制度和流程的权威性。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8)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1. 建立企业网站或公众号等,树立商业形象,建立对外沟通桥梁;
  2. 创办企业内刊,刊登公司动态、发布公司政策、宣传公司文化;
  3. 加强展开企业文化培训教育活动,将企业文化植根于每一位XXX人的心中;
  4. 统一企业文化墙、标识牌。
  5. 在公司树立“公司价值观”、“质量方针”、“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宣传牌;
  6. 在车间张贴5S管理宣传挂图和安全宣传挂图;
  7. 提炼员工行为规范,挂在公司显著的位置。
  8. 建立有效沟通
  9. 人事部经常到车间和员工沟通交流,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和需求,进行积极引导;
  10. 设置意见箱,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对于被公司采纳的建议,可进行现金奖励;如有矛盾,须及时化解;
  11. 人文关爱,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使员工真正融入公司大家庭。

例如:给生日员工发有员工照片的生日祝福贺卡,以董事长的名义给生日员工母亲发慰问函(其慰问函包括对该员工工作的肯定)。并将同一个月内过生日的员工,聚在一起过生日。及大型传统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以及公司其他福利等。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9)

三、规范行政管理工作,降低管理费用

物资采购和申领严格按制度和流程审批;易耗品管理和废品管理等。

(1)制定部门月度平均消耗值,对于消耗值最高的部门应向上级领导做出书面检讨并报行政部备案;

(2)制定消耗品领用标准,公司尽量无纸化办公,电子办公设备下班时必须关闭。

四、为各部门提供后勤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 进行食堂管理,检查食堂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2. 宿舍、车辆、及水电按照制定的可行性制度进行监督管理;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10)

五、公司各类资质、证照、文件、印鉴的管理

1、公司资质证件的年度检审、建立资质证件登记台账;

2、严禁任何人擅自拷贝证件电子版;

3、建立资质证件借用、使用审批登记表(审批流程可在钉钉上进行),资质证件必须经领导审批后方可使用。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11)

六、公司各类活动和会议的组织和安排。

1、制定会议管理制度,会议包括周例会、质询会、专题讨论会议、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等。

2、会务工作主要由行政部承办,其他部门主办或召集的会议,须到行政部备案,由行政部协调会议室。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并发至行政部,行政部将此纪要抄送一份给直管领导。

3、各部门主办、召集的会议,除会议纪要外,其他会议资料各自存档,会议纪要由行政部分发、立卷、存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