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玩手机都不知道干什么(每天只有玩手机)(1)

最近跟朋友聊天,他痛苦地对我吐槽说:“每天无聊到只能玩手机,手机也不知道玩什么,出去玩也不知道去哪玩儿,游戏也不想玩,电视也不想看,简直太无聊了。”我告诉他:“生活要围绕着一个目标啊!”,他说“我感觉自己好像的确没有目标了,有时候我会无聊到复习考试。”

我相信这种感受并不是个例,你或许也经历过这个过程,在无数个无聊的日子里,你打开手机刷着抖音,追着最近火爆的电视节目,但总觉得兴味索然,你时不时切换到微信对话框,看是否有人找你聊天,大多数时候其实并没有人,于是你昏昏沉沉的睡去,然后昏昏沉沉的醒来继续重复着这一切,感叹无聊的一天又过去了。

有时候你也会想要寻求改变。或许你准备运动,却老是因为各种饭局而终止运动计划;或许你准备看书,去网上找了很多别人推荐的好书,可是书刚打开没多久,你就会感觉心痒难带,然后打开微信、抖音、王者荣耀……或许你尝试学点厨艺,美食制作应该美好且治愈的,然后你看着厨房那脏兮兮的战场,不再开始第二次。你心里想:我不是没有做过尝试改变,但是还是很无聊啊!于是你放弃了,你觉得生活或许就是很无趣的吧。

连玩手机都不知道干什么(每天只有玩手机)(2)

在这个时代玩手机错了吗?运动真的很难坚持吗?看书真的有那么难吗?美食制作难道不是美好且治愈的吗?生活的本质就是很无趣的吗?

我只能说当然不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很难把手机丢到一边儿去生活,远离信息和数据并不现实,健身、看书、美食也并不是像很多博主痛斥的是佯装“岁月静好”的工具,这些东西都是有意义且富于能量的,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它们的能量去了哪里?为什么你觉得一切都很无聊,什么都不想做呢?

因为你陷入了被动,越被动的娱乐,是越无趣的。

我们在玩手机的时候,短视频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算法会根据你的浏览习惯进行内容筛选,进而形成信息茧房,久而久之你就会感觉视频平台推荐的东西变得单一无聊,我们如果根据推荐内容去接收信息 ,当你想选择观看其他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去搜索什么了,因为你一直依赖于平台给你的推荐,你已经丧失了自主选择的能力,你退化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别人给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连玩手机都不知道干什么(每天只有玩手机)(3)

我们的从众心理导致我们跟随着流行去进行选择。很多时候是因为看到别人的做并且很快乐,我们就会以为自己会同样的快乐,我们看着大火的影视作品,看别人健身变得乐观又具有能量,看别人做着美食的过程趣味盎然,于是我们就去跟随着做,但是却发现自己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我们开始放弃并责怪自己:要么就是这东西真挺无聊,要么就是自己不能坚持,自己真的太懒了!

辩证的来看,这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无聊的东西,在你眼中非常晦涩枯燥的数学在另一个人眼中却充满艺术之美,在你眼中看来激情高昂的足球竞技在另一个眼中却是无聊的物品传递过程,你之所以无法坚持并且从中感觉到快乐的娱乐,是因为你只是被动的照搬别人的娱乐,你的确挺懒,因为你在本应该进行娱乐选择的时候就犯了懒,选择的过程让你感觉到痛苦,因为你已经被推荐机制所驯化,被动的接受了大众娱乐。

就像我回答朋友的那样,生活需要围绕着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仅限于工作、学习,我们生活中的娱乐,放松也需要围绕着一个目标。当我们感觉到生活无聊,每天只有玩手机却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去尝试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连玩手机都不知道干什么(每天只有玩手机)(4)

一、拒绝手机的推荐机制,不再根据推荐去接受信息,与此同时主动向内审视,追根究底的向自己提问: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到彻底的放松?什么领域的东西让我沉迷甚至忘记时间?这个领域的东西是否能够细分为更具体的东西?在细分的东西里面我能够去了解哪些东西,我能够做哪些事情?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去确定自己真的感兴趣的东西。只有真的觉得健身有意思才能体味到健身的美好,它给你的回馈和你对它的热爱是同等的,这个世界告诉你健身很好你硬着头皮坚持也没意义,我个人就很讨厌健身。你找到感兴趣的东西以后,当你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你应该去主动搜寻你想要的感兴趣的信息,改变大数据对你的控制,调教你的平台而不是被平台调教。

二、制定娱乐计划表,让自己更有规划地去娱乐。这里的娱乐计划表并不用做的那么苛刻,只需要提纲挈领,做简单的短期计划及时更新便可,毕竟娱乐是为了让自己放松。假如我最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粤语,我的娱乐计划表大概就是:去学习粤语的拼音—简单的粤语对话—经典的粤语电视几部—经典的粤语电影—唱几首粤语歌并录制—(后期扩充)。这只是我大概模拟的一个简单计划,这个计划是围绕着粤语这个目标来制定的。

我根据我的计划表做完这些事情已经需要很长的时间,怎么会感觉到无聊呢?很多人会说,你这好像跟这儿学习似的,真的不会累吗?我承认最初会有点累,但是这种累比起没有方向感而产生的心累,程度要浅得多,我也认同它看起来的却不太像娱乐,但它让我感觉到放松和快乐,而娱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放松和快乐 ?反而那些看起来是娱乐的事情或许短期内给你稍纵即逝的快乐,但接踵而至的却是乏味和痛苦的体验 。所以,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娱乐呢?

连玩手机都不知道干什么(每天只有玩手机)(5)

三、在吸收信息的同时,进行一定的产出。人的设计实际上非常精妙的,人体就像一个充满弹性的容器,而它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会感觉舒适,如果光是吸收而不释放,这个容器就会感觉不舒服,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吃撑了”,而产出会有效消除这种不适,我写东西的过程就是一种产出,这种产出过程会让我感觉到充实和轻松,当然会消除那种无聊感。

当然产出不限于写东西,你可以通过运动进行身体上产出,例如跑步、游泳、打篮球;当你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形成了作品就是创作产出,例如摄影、视频、写作;你可以进行艺术产出,比如绘画、音乐创作;还有手工、美食、雕刻等都是产出的方式 ,产出的过程一定包含着成果,而形成成果的过程不仅会给你带来充实感,还有成就感,这种感觉会强化你的娱乐体验。

所以当别人问我平时会感觉无聊吗?我会告诉他们我并不会无聊,把我一个人关在家里一个月我也不会无聊。当别人追问我:你不无聊你一天可以干嘛呢?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不能确定我被关的那个月的爱好是什么?我只会根据当下的爱好去规划我的生活而不是提前规划;与此同时,我认为我的回答对于别人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觉得不无聊的东西并不是大家觉得不无聊的东西,所以最后我往往会回答:躺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