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沟七十二景”中,一部分是自然景观,如弹琴峡、仙枕石、望京石、乌龟石,以及以山为景的达摩山、凤凰山等。另一部分则是人工修筑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争遗址,如居庸关、上关、八达岭长城和岔道城等。具体到关沟七十二景,昌平和延庆两地,都有不同的定义,其中大致相同的有以下景观:

1,天险石,在八达岭东门外林场停车场北山,公路左侧距地面15米高的山壁上有摩崖“天险”二字,隶书,两字各半米见方。左面有五行小字,是:知延庆州事四明童恩摩崖,同游元和宋骏声、四明张忠恕、元和张嗣鸿,道光十五年(1853)四月辽阳刘振宗镌。

2,望京石,在八达岭东门外公路南侧,一块裸露的大花岗岩石,长15米,宽3米,高1米,北面刻有“望京石”三字。据说清晨日出从山隙可以远望京师。

3,仙枕石,又称点将台,为一长10米,宽8米,高4米的巨石,传为穆桂英点将台,上有28个圆坑,传为穆桂英搭帐篷时所留杆眼。巨石西南面刻隶书“仙枕”二大字,落款为“吕贲书”;旁刻“嘉靖乙卯三月十二日虏犯古北口,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众,由居庸关入援,廿二日虏败遁,廿五日班师取道怀来即归。阳和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灵宝许论题”;再往旁边残存有元代藏文摩崖,为六字真言的最后一字,由此推测明代题刻是将藏文磨去后所刻,该藏文摩崖石刻边框残存的卷草纹具有明显元代风格。巨石的南部有自称“太行散人”赋诗两首,小序曰:春日之八达岭,客有言琴峡、仙枕二古迹者。访琴峡已为沙没,独仙枕石存,乃鉴玩,移时赋此二首。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2)

4,神木,在四桥子村,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30多米,雌株。

5,二龙戏珠,从南口进入关沟2里路,在臭泥坑南望关沟两侧,东西两凤凰山相钳,南口镇旁有一座孤立的山丘,名叫老金山,两山夹一丘,如二龙戏珠。

6,小白塔,位于南口城东的山上,有一座白塔,白天无论从东或是从南走近南口城,都会看到山坡上熠熠生辉的白塔。

7,月牙石(白山夜月),居庸关西南有一呈莲花形的山峰,怪石嵯峨,中有孔隙,夜月从孔隙中透过的光亮,形如月牙,当地人称月牙石。

8,二人下棋一人看,有两个不同地点的传说:其一,居庸关东南山谷里有个六郎拴马桩,沿南山坡望去,最高峰叫下棋峰,仔细观看,峰顶生出3个小峰,恰象两个屈背低头奕棋的人,旁边还有一个观棋不语的君子,三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奕棋。其二,在月牙石下的缓坡上,有四块山石,中间一块似一石桌,两侧各有一石,好像两人对坐下棋,石桌后有一高石,如一人站立观棋,故名。

9,六郎拴马桩,西园村东,降蓬顶山西侧山坳处,,有一石柱酷似一根石桩栽在这里,相传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处栓过马。

10,居庸叠翠,在居庸关东南叠翠山,一层山岩,一层松柏,岩松叠衬,蔚为奇观,是居庸八景之一。清乾隆皇帝赋两首诗,并亲笔题写“居庸叠翠”四字,镌碑立于居庸关南8里大道旁,抗日战争时期修公路将石碑埋于路基下。

11,皇亭子,“居庸叠翠”的碑亭,因碑亭为黄琉璃瓦,故名皇亭子,已毁,仅存地名。

12,四大明山,关沟有四座独立的孤山,分别在臭泥坑铁道旁、姚家对过的铁道以西、四桥子及饮马泉附近,都在明处,故称“四大明山”。

13,白凤冢,居庸关西南有一高峰,山顶圆平,形似乌龟,俗称王八盖子山。传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带李凤姐回京,途中将凤姐留在了居庸关。李凤姐曾站在王八盖子山上遥望北京,这山便叫望京山。李凤姐死后,葬在望京山南面的西山坡上。墓上长满了草一片白草,所以叫白凤冢。

14、魁星阁,在五贵头对面东山顶,与观音阁东西相望。清同治三年修。已毁。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3)

15、云台(石阁云台),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在上关城南8里建永明寺过街塔。塔基如谯楼,跨于街下。券洞上面刻佛像及用汉、梵、维吾尔、藏、八思巴、西夏六种文字,行人经过塔下,会受到佛的普渡。明正统八年(1443)在台上建佛殿五间,赐名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五月,寺毁于火,遗下台基。石阁云台为明居庸八景之一。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4)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5)

16、双泉合璧; 在居庸关附近。明雷宗有双泉合壁诗三首咏其景。

17、金柜山; 居庸关西城墙蜿蜒于金柜山上,山高于城数倍,山坡漫衍,可容万骑。明土木之变,专守大臣罗通镇守居庸关,曾把都督府设在山上,率领军民抗击瓦剌别部3万人围攻,取得胜利。传说山上埋着储存金子的柜子,故名。

18、石人九不知(十人九不知),四桥子村南面山坡上一尊石佛像,此像凿得与山石溶为一体,行人经过此处很难发现,故名“石人九不知”。民国年间为盗贼刘玉破坏,佛像坠落崖下。日本侵占中国时在此修路,把石佛垫了路基。

19、羞姑姑,关沟里一个像站立的人石头,传说是鲁班的妹妹变的。这个石人修京张公路毁掉垫了路基。

20、陈友谅大寨(陈友谅寨和康茂才寨),四桥子村北,东西山势相峙,中有一谷。人称谷的东山是陈友谅寨,谷的西山是康茂才寨。陈友谅沟产香柴,清代,每年内务府委员采取香柴,故此山又名香草山。

21、弥勒院(弥勒庵),也叫弥勒院,在居庸关北5里。

22、盔甲洞,在居庸关西8里的西山沟里有座佛岩寺,旁边有一洞。传说杨五郎在金沙滩打了败仗,落荒至此,卸甲洞中,奔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

23、荫凉庵,在四桥子村南,庵已毁,现在是一片空地。庙宇坍塌后,遗下一尊小石佛,传说石佛长年背对太阳,过路行人如果把石佛面向太阳,第二天他会自己转回去。现在小石佛已不存。

24、寿星山,在居庸关北3里,四桥子村南一个山头,山形如寿星,当地人称为寿星山。

25、乌龟石,在上关城北公路西侧城墙下的一块巨石,形似乌龟,翘首俯视下面的公路。

26,上关积雪,上关在八达岭南17里,居庸关北8里。这里是明代之前的居庸关。明永乐二年(1404)重建上关城,周长285丈,修筑京张公路此关被毁,上关积雪是妫川八景之一。

27、金鱼池,在三堡公路下面,有一个水潭,外面用石砌成池子。传说潭中有一条金鱼,今泉水干涸,池也不存。

28、杨六郎洗脸盆(水盆石),上关城东侧山顶上有石似盆,石刻“燕窝”二字,相传辽萧后梳妆处。元代称之研石。

29、仙人桥,三堡火车站对面的公路旁半山腰上,有一块天然生成的石块,长1米多,宽约50公分,浮跨于两峭壁之上,形如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上刻“仙人桥”三字。桥后边还有一个山洞。

30、弹琴峡(五贵头山洞 琴峡清音),五桂头山洞东侧有一条花岗岩峡谷,溪水在谷底乱石中流淌,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加上峡谷的回音,远听犹如弹琴声,故名弹琴峡。修建京张铁路展宽路基,弹琴峡谷已无。崖壁上镌刻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春月,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宦游关沟,题“弹琴峡”三个大字。 五桂头山洞原是旧京张铁路一个隧道洞,现路基已拆除废弃不用。洞高7米,宽4米,长30米。五桂头原名乱柴沟,为关沟七隘口之一,在五桂山下。五桂山本名五龟山,在八达岭南9里,因山势如五龟相聚,故名。也叫五贵山。传说元末,明军进攻居庸关,乱柴沟有元兵防守,有火家庄火氏五兄弟用火炮轰开乱柴沟,为明立下汗马功劳。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6)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7)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8)

31、弥勒听音(琴),五桂头隧洞对面小山的山腰处,原有一小庙,庙内刻有一尊1米多高弥勒石佛,坦胸露乳,象侧耳聆听弹琴峡发出的琴声。

32、五郎像(五郎影),在石佛寺西隧道洞口上方的半山腰峭壁上。有人工刻凿的一尊盘膝而坐的佛像,高1米左右,佛像上边还雕有人字形屋顶。是元代人为祈祷行人旅途平安吉祥而雕的佛像。叫它五郎影乃后人附会。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9)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0)

33,六郎影,在五桂头隧洞右上方山腰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有一人工刻凿的坐式佛像,雕工精细,传称为六郎影。

34、雄震燕关碑,弹琴峡东山魁星阁下面有清同治年间,延庆知州屠秉懿刻的“雄镇燕关”四个大字,修京张铁路复线时毁掉。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1)

35、关帝阁(关帝庙、观音阁),在五桂头山洞南口西侧,距地面5米。庙门为天然石洞,上下两座庙各一间,上为关帝庙,下为观音阁。这里原来只有关帝庙,清同治二年(1863)黄大元中武状元,第二年重修关帝庙,创建观音阁。传说延庆下水磨杜诗携徒弟大元赴京赶考曾祈祷于此。黄大元是怀安县人,年十五、六岁佣工于延庆州上水磨杜诗家,杜诗培养他成才,中了武状元。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2)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3)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4)

36,石佛寺,在水关长城石佛寺村,有石佛寺石佛造像。石佛寺建于明朝,寺中原有千手千眼佛和十殿阎王像,古寺早已被毁,寺中佛像也多遭毁坏。1985年,延庆县修公路时,在五贵头和石佛寺附近出土了许多缺头断臂的石像,于是便在公路边专门修建了一座平台,将残损的石像加以修复后置于平台上。平台被称为佛爷台,台上最显眼的是一尊千手千眼佛,两旁四尊小石佛原是弹琴峡关帝庙中的关平、周仓、王甫、赵累,另外的八尊石像据说原供奉在石佛寺的偏殿内,这些造像均为元代遗物。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5)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6)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7)

37、骆驼石(石骆驼),三堡隧洞西边的半山腰,有一块巨石横卧,其形状像一头大骆驼趴在地上。这块巨石离公路较远,游人不易找到。

38、磨刀石,猴面壁隔公路对面的远方山头上,有几块大石垒起的一个尖状石台,在台顶又有一块略小的岩石,两头翘起,中间凹陷,很像一块磨刀石。传说是关老爷的磨刀石。

39、棺材石,五郎影对面的西山山腰上有一块白色大石,大头小尾形状像一口停放在半山腰的棺材,人称棺材石。因与五郎影遥遥相对,又称五郎棺材石。

40、青龙桥,建在青龙桥车站附近的一座石桥,已毁。

41、金牛洞,在八达岭南停车场南侧公路旁。一个小山包的岩壁上有一圈直径2米多近园形岩缝,好像一个洞口被一块大石头堵住,当地人叫它金牛洞。

42、青龙倒吸水,八达岭东门外公路北侧山脚下原有一个水潭,水从灰黄色岩壁上一条20厘米宽的青色岩脉石罅流下,形成的一个深潭,水出而又入,恰似从潭中汲出,看去就好像一条青龙头朝下汲水。居住在八达岭的人,过去都饮此水。现在水已干涸,用一个四方铁盖盖着。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8)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19)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20)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21)

43、猪拱窝,又叫狼窝,在岔道城西南,一处花岗岩峭壁底部的岩石向里凹进一块。传说古代妫川发大洪水,有只仙猪要从这里拱一道沟把水洩下去,拱不动,遂往西直拱到怀来官厅,拱出一条河道,取名猪拱河。此景修京张公路时已遭破坏。

44、青龙潭,八达岭林场对面的西山沟中的一个水潭,潭水清澈。此潭主管关沟一带的阴晴旱涝,遇到天旱,当地人就到此潭祈雨。

45、桃山,又名羊头山,在八达岭北5里,其山昂若羊头,故名,山又像桃形,也叫桃山。

46、石羊山,八达岭火车站对面坡上,布满白石,远看象羊群在吃草。

47、岔道秋风,岔道在八达岭西北3里,经此地往西去可到宣化,往北去可到延庆,是一个三岔路口,嘉靖三十年(1551)在此建城,周长2里13步。岔道秋风为妫川八景之一。

48、烟墩(烽火台); 又叫烟墩,建筑在易于瞭望的山头、大道或长城上。明代居庸关隆庆卫官军把守的烟墩有124座,有敌情时,利用烟墩举烟报信。“烟墩高17米,烟墩围墙高约5米,烟墩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坑,门道上置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盛冰,守军以绳梯上下。清代延庆有烟墩29座,关沟大道上有石佛寺、四桥、道阳坡、狼窝4座,其性质已变成驿卒的休息地。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22)

七道沟和八道沟哪个风景好(关沟七十二景的位置都在哪里)(23)

49、古长城,从水关长城至解字石村的北齐古长城。

50,上关城西山坡元代三世佛摩崖造像,造像在上关城西侧山坡的崖壁上,造像上方有“人字形”屋顶和孔洞,推测在开凿之初应有殿宇结构。三尊佛像头部均没有佛冠,没有螺发肉髻,而是戴着喇嘛教的帽子。

51,石佛洞,在岔道东沟村东南,长城敌台北侧,有一天然石洞,洞高2米,宽4.7米,深5米,内有坐式石佛1尊,高2.85米。《西关志》说,这里名佛岩寺,兴废无考。惟石佛一尊,刻辽开泰四年(1015)字迹。上有石洞刻金明昌元年(1190)字迹。壁间又书元大德十一年(1307)造的字迹。石佛大约创自辽金时期。

52,北山雪立,四桥子村正北,有一峰拔地而起,岩石层叠整齐,每逢大雪,雪覆山岩,层层陡立,气势独绝,谓之北山雪立。

53,驼山晓雾,明代居庸八景之一,金柜山对面的东山上,有一条伸延的山岭,岭上有3座小峰,形状极似一头昂首骆驼,夏日清晨岭上常有云雾缭绕,故名。

54,青龙山,在八达岭南5里青龙桥附近。

55,东平柏山,也叫东屏柏山,在居庸关附近。

56,达摩山,也叫达摩岩,在居庸关附近。

57,浅煤山,在居庸关附近。

58,观音泉,在居庸关北8里上关玉峰山下,其水清冽沏凉,石刻“观音泉”三字。

59,潄玉泉,在居庸关南4里。明初,永乐皇帝朱棣北狩至此,欲饮水,遂在此地挖井三四尺深,水出。实际上是地面泉眼之水。嘉靖年间已干涸。

60,双泉合璧,在居庸关城东侧岩石下,有双泉涌出,势若燕尾,故名。为居庸八景之一。

61,黑龙潭,位于岔道西3里,延庆县烈士陵园对面马路南约1里。这里有一条小山沟,名叫小南沟,沟的尽头,由5组石壁围成一筒状石潭。东、南、北三面是峭壁,水从西口入,水面约100平方米,深2米。水从峭壁上流下,形似瀑布,水击潭底,发出啌啌声,如万马嘶鸣,其景甚为壮观。潭中立有一巨石。潭北石坎上刻有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览胜诗五言二首。是年五月五日辽东参将高胜云同上谷总兵官欧阳□、□□周一先、游戎张承焕等奉钦差总督宣大兵部尚书之命修南山长城,因见石潭胜景而纪。

62,猴面壁,过八达岭林场1里,旧公路右侧半山腰的峭壁上,有一块比较平整的岩壁,如斧剁刀劈一样整齐,在岩壁上沿崖缝生长的青苔、小草,自然形成一个猴面的轮廓,有眉、眼、鼻、咀,非常形象,当地人称之猴面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