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今天(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下达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同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率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正式被揭开。为什么抗美援朝纪念日是10月25日,而不是10月8日?这背后承载的是怎样一种历史荣誉?
1950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红灯高悬。新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正与群众共度第一个国庆之夜。
广场上沉浸在节日欢庆气氛中的人们没有想到,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不顾此前中国方面的多次警告,决心大举北进,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南朝鲜军队悍然越过了战前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北纬38°线。同样也是这一天深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约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政务参赞柴成文,直接向中国提出了出兵援助的请求。
1950年10月初,南朝鲜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图为安东市对岸朝鲜新义州笼罩在浓烟烈火中
为讨论出兵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1950年10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经过充分讨论,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10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下达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并同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率军入朝作战。
跨过鸭绿江
历史会记住这一刻。195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作出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于十九日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第二天黄昏,在萧瑟的秋风里,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秘密开赴厮杀正酣的朝鲜战场:40军和39军主力及炮兵1师从安东(今辽宁丹东)渡过鸭绿江;39军117师、炮兵2师和高炮团从长甸河口(位于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渡江;38军、42军和炮兵8师从辑安(今吉林集安)过江。所有渡江部队都遵照毛泽东的电令,严格保密,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到翌日4时停止,白天隐蔽。至22日晚,由4个军及3个炮兵师所组成的强大兵力,已经进入朝鲜战场。
1950年10月19日晚,志愿军40军从安东(今辽宁丹东)渡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当时渡江的志愿军部队中,有一个名叫麻扶摇的年轻人(时任志愿军炮兵第1师26团5连的政治指导员),他怀着誓要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激动心情写下了一首短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保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郎,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短诗后来经过作曲家的修改和配曲,成为从那个时代传唱至今的著名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疯狂的“北进”
195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命令成立志愿军司令部,任命原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同日,志愿军炮兵司令部在政委邱创成和副司令员匡裕民率领下入朝参战。10月26日、27日,担任志愿军战略预备队的50军、66军入朝。这样,志愿军入朝作战总兵力已达6个步兵军,3个炮兵师、1个高炮团和2个工兵团。
按照中共中央起先的想法,抗美援朝战争不同于国内解放战争,人民军队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强大敌人——高度机械化装备、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美军以及一个新的陌生的战场——朝鲜战场。由于作战对象、作战环境等均出现了重大变化,为进行有把握的作战,志愿军入朝之后,将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第一个阶段进行防御作战。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分割歼灭;如敌守在平壤、元山不北进,我也不主动进攻,6个月后视情况再转入反攻作战。
然而,朝鲜战局的急骤恶化,还是出乎意料。“联合国军”分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快速向中朝边境逼近。志愿军先敌到达预定地区组织防御已不可能。
当时,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包括美第8集团军的第1军(辖骑兵第1师、步兵第24师)和第9军(辖步兵第2师、第25师),司令部直辖的第10军(辖陆战1师、步兵第7师);另有英军第27、第29旅,加拿大旅,土耳其旅;南朝鲜军则编成第1军团(首都师、第3师),第2军团(辖步兵第6、7、8师),第3军团(辖步兵第2、5师)。此外,南朝鲜的第1师配属美第1军。同时,支持作战的还有美国第5航空队,拥有各种作战飞机700余架;第20战略轰炸航空队,拥有各种轰炸机300余架。“联合国军”的总人数已经达到40多万人,各种飞机1000多架,各种军舰300多艘。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就有4个军、10个师、1个旅、1个空降团,共十多万人。1950年10月18日,美军及南朝鲜军以三面包围之势合围平壤,并在炮兵的支援下,以坦克为先导,向平壤发起总攻。第二天,平壤陷落。“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随即全速“北进”。至10月24日,“联合国军”的第一线已推进到“三八线”以北200公里的清川江畔。
1950年10月,大举向平壤推进的美军,右边的一辆谢尔曼坦克正在向朝鲜阵地开火
就在这一天,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亲自下达了总追击命令,要求“各级指挥官,全力以赴向鸭绿江突进”。在美军上层看来,平壤的陷落象征着朝鲜人民军的彻底失败。“联合国军”以师甚至以团或营为单位,以车载步兵为前驱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骄横的美国人开始着手处理战争的“善后”事宜。第1骑兵师中的许多官兵都想象着在即将到达的“感恩节”里,自己佩戴着鲜艳的黄色骑兵标志游逛于东京集市中的情景。这个师甚至已经开始回运它的装备,以便成为首批返回日本的部队。其他部队的许多士兵也纷纷丢弃印有圣诞礼品价目表的邮购广告传单,他们都认为完全来得及在节前回到日本,亲自去市场采购节日礼物……
从当时的战场形势看,由于南北走向、人迹罕至的狼林山脉的存在,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齐头并进的“联合国军”东线(美军第10军)和西线(美第8集团军)中间形成一个80公里宽的巨大间隙。这显然是军事上的极大疏忽。对此,与麦克阿瑟同样出身陆军的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有些不以为然:“假如提出这个作战计划的人是指挥学院的某一名少校的话,这名少校一定会在哄笑声中被赶出课堂。”不过,更多的美国人眼里已经看不到敌人了。甚至大名鼎鼎的《时代》周刊也在一篇社论里断言:“除非有意外,我们现在很容易对朝鲜半岛的局势得出简明的结论。”仿佛是在验证这一点,10月26日,担任先锋的南朝鲜军的一个摩托化步兵营(第6师第7步兵团第1营)进抵楚山(在鸭绿江上游),随后直抵江边(当时他们绝不会想到自己成了唯一一支来到鸭绿江南岸的南朝鲜部队)。此前的一天(10月25日),绰号“猛狗”的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讲出一句后来曾被人引用的话来描述那时的情形——“一切的一切都很正常”。
出国第一战
真的是这样吗?命运仿佛给“联合国军”开了一个玩笑。恰恰是在1950年10月25日这一天,进入朝鲜的志愿军前卫部队与南朝鲜军交上了火。
这天上午,南朝鲜第6师第2团在晨雾中编成战斗队形,从位于交叉路口的小村庄温井沿公路向西北方向行进到了两水洞。按照计划,南朝鲜军以2营为先头营,1营随后,3营在炮兵和坦克队的配属下乘车。在他们看来,这次军事行动不过是普通的行军,因此尖兵根本没有进行火力侦察,并且连车都不下,反而坐在车上啃着苹果谈笑风生。作为乘车的机动营,3营虽然最后从温井出发,但此刻它已经超越了作为先头营的步兵2营,结果由中型卡车牵引的12门榴弹炮成了整个2团队伍的先头。在炮车的后面,是20多辆载着辎重和步兵的汽车。这种把炮兵放在最前面的阵势显然就是没有准备打仗。
突然之间,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志愿军40军118师354团的士兵们在公路侧翼的山坡上向着南朝鲜军射出了密集的子弹。3营8连的迫击炮手何易清将一发炮弹打到了一辆已经掉头准备往回跑的卡车上,瘫痪的汽车把逃跑的公路堵塞了。这门具有历史意义的60毫米迫击炮今天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20师与南朝鲜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遭遇,刚刚部署完毕、正在构筑工事的志愿军突然开火,令南朝鲜军猝不及防,遭到迎头痛击后退回云山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里的第一个歼灭战就这样开始了。实际上,这样的开局甚至也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计划之内。鉴于“联合国军”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界冒进的态势,毛泽东迅速改变原来的防御作战部署,决定充分利用战略上的突然性,采取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方针,并决定先打南朝鲜军后打美军。10月21日,毛泽东正式电令彭德怀,以42军一部在长津湖阻击东线敌人,主力用于隔断两线敌人的联系,集中三个主力军各个歼灭南朝鲜军第6、7、8三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志愿军司令部随即调整作战部署,准备在西线集中40、39、38军(附42军第125师)在温井、云山、熙川以北地区,分别歼灭南朝鲜军第6、第1、第8师,66军主力立即入朝,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军第27旅;以42军主力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及其以南地区阻击美第10军及南朝鲜第1军团,保障西线主力的侧翼安全。根据这一歼敌部署,40军决定以118师占领温井至北镇公路以北高地,以伏击手段截歼来犯之敌;以120师一部迅速在云山以北组织防御,坚决阻击云山出犯之敌,师主力向温井方向机动;以119师向云山方向机动,相机投入战斗。
正是在敌进我进的情况下,志愿军40军118师在开进途中与南朝鲜第6师第2团遭遇。118师在渡过鸭绿江后,于24日进到北镇地区。两水洞位于北镇至温井公路的三四千米处。这段公路沿线东侧是连绵起伏的山林,西侧是20多米宽1米多深的九龙江。公路东侧的山上草深林密,利于部队设伏。与南朝鲜军接火之后,志愿军遂采取“拦头、截尾、斩腰”战法,在一阵猛烈射击后向敌人发起冲击,这股敌人遭到突然打击,蒙头转向,乱作一团,火炮未及开架,弹药未开箱,即全数被歼。是役,志愿军全歼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队,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同样是在10月25日的拂晓,南朝鲜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以坦克14辆,自行火炮一部,后随摩托化步兵,沿云山至温井的公路北犯,7时许进入我40军120师360团的防御阵地。刚刚部署完毕、正在构筑工事的志愿军指战员突然开火,南朝鲜1师先头部队猝不及防,遭到迎头痛击后退回云山。
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10 月28日,毛泽东致电志愿军司令部:“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
后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之际,经总政治部建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1950年10月25日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不言而喻,这是给予40军全体指战员的特殊历史荣誉。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2007年
痛打王牌军
10月26日,志愿军118师与120师一起乘胜追击,攻占温井。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约瑟夫当时是这样报道的:“次日清晨,中国人沿公路直捣温井,驱逐和击溃了南朝鲜剩余的守备部队。当南朝鲜的另一个团赶来救援时,也与为数众多的中国人相遇,并丢弃了该团所有的车辆和炮兵连。”
此时,志愿军司令部决心采取侧后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先打南朝鲜军,而后视情歼灭美英军部队,力争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各个歼灭敌人。10月28和29两日,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前出到古军营洞、塔洞、泰川(北)、云山(北)、温井、熙川一线,完成了战役展开,并在展开中歼灭了南朝鲜军第6师大部和第8师2个营。南朝鲜第1师进至云山以北亦受阻,并于10月29日被志愿军39军从东北、西北、西南三面包围。
即使已经发现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仍然认为中国参战最好的时机是仁川登陆前:当时美、南朝鲜军仍被朝鲜人民军压制在釜山,中国只要出兵巩固人民军的后方,则美国再无登陆翻盘的可能性。而现在,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已被击溃,残部被“联合国军”向北压迫,中国在此时介入已不关大局,只会是“象征性”出兵,出兵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保卫向东北地区提供电力的鸭绿江水电站。
在这方面,倒是南朝鲜军人的脑子稍许清楚一些。驻扎在云山的南朝鲜第1师师长白善烨(1920—2020)其实是个伪满余孽(“满洲国”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在抗日战争里参加过日寇对华北八路军的“扫荡”,相当熟悉中共军队的战术。第1师的连续损失和面临的强劲阻击,令他本能地感到自己遇到的肯定是中国的军队:“在云山周围,全是中国的正规军。总之,有很多兵力。”
连遭志愿军打击之后,南朝鲜军队已成惊弓之鸟。在沃克看来,再这样下去,战机就会白白地消失,他的第8集团军将无所作为。于是沃克下了决心打出自己的“王牌”。他指示第1军,将在平壤执行守备任务的美骑兵第1师调往战局最扑朔迷离的云山方向,任务是超越南朝鲜第1师,打开北进的局面。
云山位于朝鲜平安北道,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着的不足千户人家的小镇。当时的守军是南朝鲜军第1师12团。根据敌我双方态势,志愿军39军打算动用3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对云山之敌发起总攻。11月1日下午5时,美骑兵第1师第8团前来云山换防,趁着交接的混乱,志愿军发起了进攻。战斗刚一打响,领教过志愿军厉害的南朝鲜军顿时作鸟兽散。美国人后来评论道,“这些士兵仨一群俩一伙地堆挤在公路上,对往来的车辆一点儿不在乎,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在乎了。在这一特殊的时期中,他们已经被彻底地击败了。”
但自恃兵强马壮的美骑兵第1师第8团却拉开了架势,准备和志愿军大干一场。这个“骑兵第1师”的历史可追溯到1855年创建的第2骑兵团。1921年9月13日,它在得克萨斯州的布雷斯堡正式成立。虽然他们的坐骑已由过去的高头大马换成了装甲铁骑,但部队却依旧沿用着代表着荣誉和辉煌的“骑兵第1师”的番号。
战斗打响之后,早已蓄势待发的我军8个团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进攻。战至11月2日3时30分,我116师率先突入云山。在公路大桥上,美军将这些志愿军误认为是南朝鲜军,给他们让路并和他们一一握手。战士们沉着机智,将错就错,大摇大摆地通过大桥,一直冲到美军第3营的指挥所。还没等美军反应过来,战士们手中的自动火器已经泼风般地扫了过去。经十几分钟激战,4连的勇士们毙敌70多名,击毁敌汽车10余辆,坦克1辆。美军第3营指挥所被完全摧毁。
1950年11月云山战斗中,战败的美骑兵第1师第8团兵士们狼狈逃命,被我志愿军部队截获,举手投降
在志愿军的强大攻势面前,骑1师第8团的战斗意志崩溃了,纷纷向南逃跑,但是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截断了。在一个叫作诸仁桥的公路路口,几十个美军士兵在猛烈的攻击下举着白旗投降了,他们对翻译说,美军的军官说过,投降有四个条件:一是没有子弹了,二是没有干粮了,三是联络中断了,四是突围不了了。他们符合投降的所有条件……
云山战斗,是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的首度交手,39军以劣势装备歼灭了美国最精锐的陆军骑兵第1师第8团大部和南朝鲜军第1师第12团一部,歼灭敌军共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1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16辆、各种炮190门以及大量的枪支弹药。这场战斗后来也被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作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的模范战例,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
1950年11月14日,云山战斗后美骑兵第1师第8团幸存者之一的罗伊·拉金中士(中坐者),接受了上尉阿尔弗雷德·奈莫(右)的采访。云山战斗中,我志愿军 8个团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发起进攻,美军在强大攻势面前战斗意志崩溃了
参考文献:
王树增:《远东 朝鲜战争》,
胡海波:《云山大碰撞:第一次战役战事报告》
郑军:《血染的星条旗:美国军队败战录》
张德彬:《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