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婷半清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曾说: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这评价可以说很高了,《金锁记》真的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吗?

客观来说,《金锁记》这部作品很经典。张爱玲用她一贯冷静的文字,无比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心理扭曲、被金钱束缚的恶毒老妇的形象。她的青春荒废在豪门大院里,她把自己的不幸都转移成对他人的厌恨,甚至是对子女的摧残。

但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女主曹七巧也有过单纯善良的时期,也曾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可当她走进深墙大院,在一日复一日的压抑和麻木中,她最终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疯子”。

谈谈张爱玲的爱情三观(无爱无性的婚姻)(1)

1. 世上最难走的路,就是“近路”。

小说中的女主角曹七巧,颇有几分姿色,可家里是开麻油店,长得再美也只能算是小家碧玉,本来是和豪门无缘的。

可是姜家二少爷身有残疾,患有软骨症,想娶个正经官家小姐,也是奢望。

曹七巧的哥哥想攀附权贵,非常同意让妹妹嫁入姜家。就这样,出身卑微的曹七巧,摇身一变就成了姜家的二奶奶。

虽然她照顾残疾丈夫有功劳,可在姜家,人人都看不上她,嫌弃她的寒酸出身,嫌弃她说话不得体,甚至家里的丫环也敢在背后看她笑话。

这富家少奶奶的风光只是表面,背地里她过得委屈又隐忍。不仅要应对婆婆和妯娌之间微妙的关系,还要不断接济上门来“探亲”的哥嫂,同时还要照顾残疾没有人形的丈夫。她不得不忍受着这一切,她的地位虽高,但从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

世间事总是公平的,想要一步登天,势必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对等的豪门婚姻,往往有着不可言说的陷阱。

就如《妻妾成群》里的颂莲,放弃自我谋生的道路,选择给有钱人家做姨太太,最终沦落到发疯的地步。

世间最难走的路,往往就是那条“近路”。

谈谈张爱玲的爱情三观(无爱无性的婚姻)(2)

2. 最可怕的婚姻,是无爱也无性。

曹七巧嫁入姜家的时候,还是一个妙龄女子,也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关怀。但可想而知,那个整日歪在床上,连坐都坐不直的软骨症丈夫,给不了她想要的爱情。

连她自己也说,自己的两个孩子,还真不知道是如何生出来的。可见,他们夫妻之间那点私密事大概是比较病态的。

可凡事越是压抑,就越是渴望。曹七巧在丈夫那得不到爱情的滋养,也得不到情欲的满足,渐渐就把对爱情的幻想转移到姜家三爷的身上。

姜家三少爷本就是一个花花公子,整日里流连红尘,挥霍掉大笔家产。但他还是有底线的,他不想在自己家内部惹下风流债,哪怕也曾对这个寂寞美貌的二嫂动过心思,但终究还是选择了克制。

曹七巧的爱情幻想也落了空,就这样,在她最年轻貌美的十年里,她对爱的渴望无法满足,同时也在忍受着常年的性苦闷,在这样的压抑和束缚中,她的心理渐渐扭曲。

爱情和欲望,就比如灵与肉,都是人的本性追求。一旦这种原始的需求一再被压制,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就会掉入无边的深渊。

这样的生活,曹七巧过了十年,终于把她病恹恹的丈夫熬死了。

同时,十年的光阴也终于把她从一个年轻的新妇,变成了阴毒的妇人。

谈谈张爱玲的爱情三观(无爱无性的婚姻)(3)

3. 见不得别人幸福,是心理扭曲的重要表现。

在感情世界里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曹七巧,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转移到对金钱的掌控上。姜家分家的那天,她不惜大哭大闹,以求获得更多的遗产。财产分割后,曹七巧带着子女和一帮佣人自立门户,本该过上温馨一些、自由一些的闲散日子,可她偏不,她一刻也闲不下来,紧紧盯着日渐成人的一对儿女。

女儿长安便是她手上的第一个牺牲品。

她逼着长安缠足,沦为亲戚朋友的笑柄;送长安去学堂读书,在长安逐渐适应学堂生活的时候,她又无理取闹,变着法给长安添堵,最后长安不得已退学;到了长安该婚嫁的年龄,她又引诱着长安吸鸦片,让这种坏名声流传到外,使得媒人们不敢登门提亲;好不容易女儿长安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和童世舫订了婚,她又见不得长安沉浸在爱情中的甜蜜样子,几次三番骂长安不知廉耻,从中作梗迫使这对情侣分道扬镳。

对于自己的儿子长白,她更是有着至上的控制欲。

她觉得儿子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男人,于是在儿子新婚时期,她故意让儿子留在自己屋里吸鸦片,还邪恶地打听儿媳的私密事情,第二天就添油加醋地向外人泄露,使得儿媳无地自容,最终悲惨死去;而后扶正的娟姑娘,不到一年就吞金自杀;儿子长白从此不敢娶妻,只得流连于烟柳之巷。

曹七巧的心理扭曲的最大表现,就是见不得别人幸福。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但凡流露出了幸福的神情,她就会从心底厌恶,势必要把这种幸福破坏掉。

也正是因为她的变态和扭曲,她的一双儿女在她的诱导中都染上鸦片,也都失去了爱情和婚姻,最终只能陪着她不断颓废堕落下去。

老年的曹七巧不仅喜欢掌控自己的儿女,还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连她曾经钟爱的姜三爷登门拜访时,她为了守住财产不惜对他破口大骂,也把过去唯一的那点念想彻底掐灭。

不管是谁接近她,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对方想要她的钱,她把外面的所有人都设想成坏人,却从没料到,她自己才是一个心理极度扭曲的“坏人”。

谈谈张爱玲的爱情三观(无爱无性的婚姻)(4)

张爱玲在《金锁记》这篇小说中,很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被封建婚姻毒害的女性形象,她因为缺爱而心理扭曲,又因为心理扭曲而选择毒害自己的儿女,她自己不幸,她就觉得所有人都应该不幸,她是可怜的,同时也是可恨的。

时过境迁,那个旧时代早已经远离我们,现在的男女恋爱自己,婚姻自主,自然也就少了很多这样的婚姻悲剧。

也许仍然有人遭受着婚姻的毒害,在崩溃的边缘挣扎,请记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会在沉默中死亡,如果没有转身离开的能力和勇气,也请从容地接受一切,千万不可把自己的不幸转移到下一代身上,让自己的儿女继续堕入不幸的深渊。

我们试想一下,社会上那么多的“妈宝男”,不就是因为母亲缺爱,才想拥有对儿子的控制权嘛,如果这个母亲有丈夫宠着,她又何必在儿子身上找安慰呢?

谈谈张爱玲的爱情三观(无爱无性的婚姻)(5)

任何病态的关系,根源都是因为爱的缺乏,在伴侣身上得不到,就寄希望在子女身上,最终,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下一代。

有些道理,千古流传,就像曹七巧这样“攀高枝”的婚姻,有的也不过是表面的风光,个中滋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想要在豪门婚姻中获得自己的地位,想要得到真正的尊重,自己也必须也要有真材实料,当你无可替代时,自然会得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