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28年。说的是,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不一样的空城计(你不知道的空城计)(1)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不知道,在比三国时期早894年的春秋时代,也曾上演过一出空城计大戏。说的是,公元前666年,诸侯强国楚国要攻打郑国。楚军突如其来,很快兵临城下。

不一样的空城计(你不知道的空城计)(2)

图片来自网络

郑国措手不及,难以进行有效防范。面对强敌,郑国国君郑文公采纳谋士叔詹的建议,一面向盟国求援,一面设计诈敌。令人将内城城门打开,任人出入,一番若无其事的样子。楚军攻来,见城门处人来人往,有些人还说着楚国话,非常疑惑。以为郑军在城中设有埋伏,故意装出没有防备的样子。所以,楚军不敢贸然进城,只好在城外扎下营寨,以待时机。

不一样的空城计(你不知道的空城计)(3)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楚国探子传来消息,说郑国的盟国齐国、宋国、鲁国的援军,很快就要打来了。楚军慌了,怕腹背受敌,就连夜撤军。对此,郑国人并不知情。只觉得楚军既然在城外安营扎寨,空城计谋不久就会被识破。到时一旦攻城,郑国就会很快完蛋。商量了一番,觉得还是赶快逃往桐丘为妙。第二天一早,郑文公派人察看楚军动静,以便悄然撤退。结果发现,楚军营帐上落着许多乌鸦,不像有人活动。凑近再看,营帐中早已空无一人。

不一样的空城计(你不知道的空城计)(4)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楚军怕郑军趁楚军撤退时趁机出城追杀,与援军一起对楚军形成合围之势。于是,部队悄悄撤走,将营帐原封不动地留下了。

呵,又是一出“空城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