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和唐岩现状(唐岩说陌陌6.0)(1)

陌陌6.0改版的尺度不小,自称“非常讨厌开会”的唐岩今天也开了个开布会,关于改变,唐岩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开头还是再捋一遍陌陌改版的要点:

这次改版的目的,用唐岩的一句话总结就是“连接本该连接的人”,落实在产品上这恰恰是从引入用户的现实生活身份为filter切入的。

社交产品总会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阶段,如今的陌陌已有2亿人的用户规模,从前LBS附带的效率已大打折扣,“尤其女孩子每天会收到无数个打招呼”。这个身份标识就是在重新效率化。

而现在的身份标签其实重新组合了陌陌的社交场景,比如我的身份标签有“互联网”、“中国传媒大学”,结合地理位置因素,我连接的是潜在的同行业或者校友。但不变的一点是:都是为了连接本来不认识的人——也就是找网友。而且留言板时间feed的展示则告诉其它用户“我处在一个可社交的状态”。

纯“LBS 脸”的匹配机制下,陌陌的社交生态已然是鱼龙混杂,如今引入现实身份建立场景和秩序也是对杂乱生态的抗衡。在我看来,这有些回归陌陌早期的状态,早期用户多为iPhone用户,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优质,而身份其实是让社会梯度相对平了,每个梯度理论上讲相对更能找到自己的“优质”。跟早期陌陌的野蛮自然生态不一样,唐岩也希望陌陌的社交生态更接近现实生态。

把附近的“脸”换掉也跟陌陌目前的新老用户不同需求有关,唐岩说:

而“聊天室”的加入希望解决“特别轻的即时互动,不需要人的批准,你不需要那个门槛,至于你们是不是能够搞到一个特别兴趣小组里边,甚至还产生一些线下的活动,那个必须通过兴趣小组完成的。”至于聊天室里用户质量不好控制的问题,陌陌会以技术手段将某些聊天室针对某些用户隐藏。

除了这些,聊天室的增加也跟唐岩当年患的BBS聊天室情节有关,而且当年的聊天室是不带社交关系沉淀功能的。如果说当年QQ的聊天室是基于管理成本没有多余力量承担才衰落的,那么陌陌现在想把这事重新做起来。陌陌内部创新决策有民主也有独裁,像聊天室这个就偏独裁一点。

“抛开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你平时怎么使用陌陌?”

“我完全按照用户的角色使用的,我也改了名字,生怕他们知道我是谁,我的群组大部分都是我的兴趣所在的地方,我是大概三个兴趣小组的我是创建者,也需要去组织话题,维系关系。可能我唯一比较难做的就是组织线下活动吧,因为时间不允许。每天我大概会有2个多小时使用陌陌。”

说到陌陌今年会不会有投资并购,唐岩意思大致是“赶上就合适”。还有,他最近也买了个表,不过他“不看好手表,觉得智能穿戴设备除了眼镜之外什么都不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