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同仁

客人较多时,一般都会用“壶泡法”待客。简单易行,而且供给充足。但茶壶中的茶汤,上下浓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将壶中茶汤依次分入杯中,势必导致“前淡后浓”的问题。不用入口,光看茶汤颜色就已经差别悬殊了。这样一来,放佛给客人厚此薄彼的感觉。

传统泡茶手法中,有一招叫“关公巡城”。具体方法是,将众多茶杯一字儿排开,从第一杯倒起,依顺序倒茶。这一轮中,每杯都倒少半杯(2/5杯),只有最后一杯倒多半杯(4/5杯)。随后再按逆行的顺序倒,最终每杯都达到多半杯(4/5杯)。这样一来,每一杯茶汤的浓度就基本一致了。茶壶在茶杯间这样来回斟茶,放佛是关老爷在城楼上巡查一样。因此,得了个“关公巡城”的雅称。

喝茶有哪些礼数 喝茶的礼数你知道多少(1)

广东、福建以功夫茶待客,客人切不可一饮而尽。正确方法是手持茶盏,先闻其香,后品其味。要是拿出喝酒干杯的架势,反而要让主人嗔怪“不懂规矩”了。到了藏民家中,则是用酥油茶招待贵宾。饮用酥油茶时,绝不可吹着喝。客人一吹,仿佛是在说茶中没有酥油只有茶。这样的动作,会让主人非常难堪。

中国各地茶俗迥异,本文只能是挂一漏万了。一方面,我们做客前要事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于禁忌的部分,尽量能够规避。同时,爱茶之人还应做到客随主便。

饮茶习俗本无对错,只是因地制宜而已。到了人家的一亩三分地,自然应该尊重当地的传统和习俗。怀着包容与欣赏的心态去饮茶,才可体会出其中的乐趣。虽然茶俗不同,但以诚待客之心却是始终如一。

赞不绝口

喝茶有哪些礼数 喝茶的礼数你知道多少(2)

至于茶是否顺口,其实倒在其次。毕竟人与人之间,口感差异很大。各地的饮食结构,也是各具特色。但是主人以茶待客,总是怀着一份好客之心。这时过多的讨论茶叶优或是冲泡方式的优劣,反而显得有些大煞风景了。

如果茶叶确实不错,那客人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有时候中国文化过于含蓄,家长对于孩子都很少夸奖。更不要说,是区区一杯茶了。可其实,适当的夸赞是一种善意的表达。在宾客之间,更是一种礼貌的象征。如果茶不尽如人意,也尽量不要苛求。李白曾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确实,茶中蕴含的浓情厚意才是最贵重的。这份情谊,难道不值得赞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