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甘肃酒泉报道

2022年6月5日早上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奥运冠军武大靖现身观众区为3名航天员送行。上午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正式开启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直击神舟十四号发射全程回放(直击神舟十四号发射)(1)

火箭发射

冠军来送英雄,歌声中迎着朝阳出发

6月5日的酒泉,晴空万里,微风和煦。东风小学的学生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场区家属代表早早来到问天阁广场,身着盛装,手捧花束为即将进入太空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送行。

在欢送的人群中,一位熟悉的身影吸引了现场众人的目光,他就是奥运冠军武大靖。武大靖站在观众区的前排,他手摇国旗,不断向问天阁方向张望,等待着3位航天员的出现。现场不少人争相和武大靖合影留念。

武大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运会期间,航天英雄在为我们加油,这一次,我也代表运动员送英雄们出征,祝福他们平安归来,一切顺利。”

其实,为了出征这一刻,武大靖几天前就来到了东风航天城。6月3日晚8时,武大靖与东风航天城的科技工作者及航天娃娃们面对面畅聊,共话“北京奥运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开启了一场别样的“中国速度”与“中国高度”的对话。

5日上午7时54分,陈冬、刘洋和蔡旭哲3名航天员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依次走出问天阁一楼出征大厅,出现在问天阁广场上。

“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问天阁广场彩旗飘扬、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隆重而热烈。

三人在航天员照片墙前站定,随后迎着朝阳缓步走向前方。航天员照片墙上都是大家熟悉的身影: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王亚平……

直击神舟十四号发射全程回放(直击神舟十四号发射)(2)

出征仪式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陈冬。”指令长陈冬首先作报告。

“航天员刘洋。”

“航天员蔡旭哲。”

“出发!”上午7时5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他们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问天阁广场上,人们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着对航天员的祝福。3名航天员面带笑容,挥手向欢送人群告别。

3名航天员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登车前往载人航天发射场。

时隔六年,陈冬即将实现他“更想上太空”的梦想。

十年过去,刘洋终于又要回到她曾经敬礼挥手告别的太空。

十二年的坚持和努力,蔡旭哲终于也要实现属于他的太空梦,他要在太空看一看伟大的祖国,找一找长江和黄河,还要找一找自己位于河北深州的家乡。

出征前一天,陈冬发布朋友圈:“还未离开,却已开始想念,想念祖国,想念你。”所配图片是他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时拍摄的太空美景。

发射圆满成功,开启六个月太空之旅

在发射现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除了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以外,还有很多群众代表前来观看发射盛况。现场有一家三口,夫妻二人牵着女儿,爸爸手里挥舞着小国旗,妈妈和女儿脸上贴着心形的红色国旗纸贴,3人手拉着手,一起等待着火箭点火发射的那一刻。

一位远道而来的航天知识博主,正向周围人讲述着自己观看火箭发射的经历,“过一段时间,我还要去文昌观看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的发射。”

已经多次看过火箭发射的大巴司机,还是忍不住要和火箭合个影。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发射塔架回转平台徐徐打开,工作车辆陆续驶离发射架。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扶持火箭的摆杆打开,发射塔架上与火箭相连的各系统设备自动脱落。

随着发射时间一次次临近,零号指挥员邓小军一次次下达口令,发射现场众人的心情也越发紧张和激动。

“5、4、3、2、1,点火!”现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地齐声倒数。上午10时44分,撼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戈壁大漠,火光耀眼,烟雾升腾,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在人们的祝福和欢呼声中,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踏上征途。

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浩瀚太空再添一抹耀眼的中国红。

据了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关键一战,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年来,几代航天人奋力拼搏、接续奋斗,载人航天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即将成为现实。6月4日晚,网友的一段话让人感动又自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晚就是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太空中没有中国人的最后一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