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耷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影评人,执行制片,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本文系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狙击手风评(如火炬般微小而精妙)(1)

  张艺谋的《狙击手》是今年春节档电影中综合口碑最高的作品,但在商业片密布的情况下,影片票房表现并不抢眼。好在,当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次惊艳世人后,我们才意识到,他的诚意之作《狙击手》同样不该被忽视。

  相对于更大制作规模的战争电影,《狙击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沉着气质,就如同冬奥开幕式上的火炬一般,虽微小,但精妙、温暖,直抵人心。

电影狙击手风评(如火炬般微小而精妙)(2)

  和多数战争片不同,《狙击手》在交代战争背景和核心故事方面,几乎没有滞延一秒。一条平实的画外音,就瞬间将观众拉回70年多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狙击五班战士,将和美军在冰天雪地里展开一场殊死较量。影片的观赏性在于,它并未通过突显主角的传奇性来提升观感,而是放大双方在人性上的焦灼,来夯实整个故事近乎分毫不泄的张力。

  从美军口中,我们知道了狙击五班班长刘文武是一个传奇。但当镜头对准战场另一端时,揪心的现实是:这里从来就没有创造传奇的任何条件,刘文武用极简陋的装备,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让自己成为了美军眼中的“幽灵”。

  正如战士放声大哭时所言,当时的志愿军唯有一腔热血。影片一方面强化了这个真实故事所具备的核心精神,彰显了中国人的爱国、勇敢、无畏;另一方面则让每一个直面历史的人开始思考,半个多世纪之前,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强大起来,强大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也是《狙击手》除了故事之外,所显现的更深层的意义。

电影狙击手风评(如火炬般微小而精妙)(3)

  影片在展现敌我双方的拉锯战时,将斗智斗勇的过程进行了相对平均的分布,确保了情节的紧张。但更重要的是,影片弱化了战争片主角惯有的“开挂”时刻,而对志愿军和美军在搏命过程中内心逻辑和个人观念的变化,进行了更细微、更具层次的描写。

  从双方心理变化的差异中,你可以逐渐找到志愿军战士赢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当美军总以完成上级任务、避免被推上军事法庭、逃避个人责任而采取荒诞策略,并彻底乱了阵脚时,志愿军则时刻从组织的利益出发,在不断失去战友的悲愤氛围中迅速吸取教训,以更忘我的状态去拼杀。不得不说,这其间所显现的强大精神感召力令人为之动容。

电影狙击手风评(如火炬般微小而精妙)(4)

  《狙击手》的叙事篇幅可以用短小精悍形容,因此有种声音认为,影片对主要角色的前史缺少充分描写,可能会影响角色行为动机的可信性。但客观而言,影片用极简的笔触,是勾勒出了角色的过往经历的。譬如,大永在接受采访前点出了和侦察兵亮亮的关系,以及亮亮和当地孩子的情感连接。这些都可以让观众很容易了解志愿军战士何以艰辛成长、何以长期扎根战场。

  张艺谋在影片的视觉表现上,坚持冷峻肃杀的视觉风格,但相对于《悬崖之上》的精巧构图,本片画面的写实感更强。稍显遗憾的是,子弹穿越雪地的镜头在视效处理上略有瑕疵,除了肉眼可见的质感问题之外,对“见火再敲,后发制人”策略的演绎也稍显拖赘。

电影狙击手风评(如火炬般微小而精妙)(5)

  影片在主要演员的选择上,也贯彻了“写实”的方向。除了张译的客串之外,多数“非明星”的演员都贡献了不俗的演技。扮演刘文武的章宇,是近几年崛起的实力派演员。其塑造的这个集智慧与勇气于一体的人物,不仅霸气显露,在情感细节上也十分细腻。譬如,他呵斥战士不要因悲伤而哭泣后,自己独处时却也忍不住拭泪,极具表现力;五班战士的戏份分配有限,但在精准的镜头调度下,也都留下了各自的形象记忆点。

  当片尾曲《回家》响起时,多数观众都没有离开座位,五班战士们的形象再次浮现在银幕上,每个人似乎都想多看他们一眼。这便是《狙击手》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