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饮品,每种都是两块钱一杯,喝完还可免费续杯。每晚,67岁的谢永安会到武汉科技馆附近摆摊卖绿豆汤、红豆汤、酸梅汤、银耳汤、冰糖雪梨、米酒、桂花糊、冰粉等饮品。

一名顾客问他:“两块钱一杯,还无限续杯挣钱吗?”老谢呵呵笑着说:“不图赚钱,喝好就行。”老伴多次劝老谢涨价:“这不是眼瞅着亏吗?”但他坚持不涨价。有网友评价老谢:“良心爷爷!”

小伙卖水1瓶2元(老汉街头卖饮品)(1)

7月27日晚,谢永安在摊位前忙碌。记者张维纳 摄

“现在两块钱只能买一瓶矿泉水。你想买一杯绿豆汤得要四五块钱。谢大爷真是良心价。”7月26日晚,记者现场看到,顾客们站在摊位前,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和老谢聊天。还没等顾客喝完,老谢就催促着:“来来来,再加点,随便喝,管饱。”

“两块钱随便喝,还这么真材实料!”市民郑先生骑着一辆电动车路过时,买了一杯老谢的绿豆汤,杯中四分之一都是绿豆。他又喝了一杯冰糖雪梨,能吃到四五块梨子。他接着又来一杯米酒,并感慨地说:“比外面卖的米酒都实在。”这三杯饮品,他一共花了两块钱。

18岁的丁齐已是第三次光顾老谢的摊位。这一次,他带上了两名好友一起来照顾老谢的生意。来之前,他特意交代朋友:“只能喝一杯,喝多了大爷不赚钱。”

小伙卖水1瓶2元(老汉街头卖饮品)(2)

谢永安在摊位前忙碌。记者张维纳 摄

30多年前,谢永安从河南省固始县老家来武汉打拼。最初,他卖菜,后来才开始卖摆摊卖饮品。“前些年一杯我只卖一块钱,三年前才涨到了一杯两块钱。”老谢说,一杯水,他不好意思卖太贵。

在江汉路卖饮品时,有老顾客喝完就自己动手再打一杯。他担心顾客喝一杯不解渴,索性在招牌上写下了“免费续杯”。

看到老谢这边顾客多,隔壁摊的老板熊阿姨撇下自己的生意过来帮忙。“老谢心态好,总是笑呵呵的,就是不太会赚钱。”熊阿姨曾劝老谢“涨个价”,但老谢说“两块钱就挺好”。

小伙卖水1瓶2元(老汉街头卖饮品)(3)

在老谢这里,老人、小孩喝水都不要钱。记者张维纳 摄

“老头子摆摊卖饮品已有17年,一辈子都不会做生意。”64岁的张同兰是老谢的老伴,她也多次劝老谢涨价,但他就是坚持不涨价。

“外面一杯都是卖四五块,我们规规矩矩卖个三块也行啊,你卖两块还无限续杯,这不是眼瞅着亏吗?”劝了谢永安无数次,老谢就是不听。无法说服老谢,她就自己去出摊,把价格改成了三块钱一杯。第三天,老谢得知张同兰涨价了,“夺”回了糖水生意,价格也改回了两块钱一杯。

谈起老谢,张同兰向记者提起:1989年,谢永安一个人从老家来到武汉做蔬菜生意。干了四五年,也没赚到钱。老家的房子漏风漏雨,急需翻新。无奈之下,张同兰带着两个孩子也来了武汉。“等我来了才知道,别人一袋土豆卖百把块钱,他一袋土豆卖四五十块钱,你说能挣钱吗?”夫妻俩又一起在武汉打拼5年,手上攒了点钱决定回乡盖房子。村里人听说后,都不相信,“谢永安做生意还能赚到钱?”后来大家才知道,是张同兰打工攒下的盖房钱。前几年,张同兰在餐馆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就靠捡废品赚点生活费。

小伙卖水1瓶2元(老汉街头卖饮品)(4)

出摊时,老谢会带一个闹钟,方便自己看时间。记者张维纳 摄

在武汉打拼30多年,两位老人如今租住在一个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每月租金700元。老人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大儿子和儿媳在武汉卖菜,买了一套小房子;二儿子在武汉打工,结婚多年还没买房,小孙子身体不好,二儿媳只能全职在家带孩子。

小伙卖水1瓶2元(老汉街头卖饮品)(5)

没有生意时,老谢喜欢坐在椅子上,用随身带的小音箱播放他爱听的老歌。记者 张维纳 摄

采访临别时,老谢送记者出门。走到小区副食店门口,老谢碰到了几位邻居。听闻记者是来采访老谢的,副食店老板丁建国说:“老谢是个老实人、热心人、好人。哪个邻居说要搬个东西,老谢开着他的平板车就去了,帮忙搬了东西也不要钱。”邻居们又一次劝老谢的饮品应该涨涨价,他听后只是在一旁呵呵笑着。只听有人说:“你看,怎么说他都不听吧!”(记者张维纳)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