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与名家”故事郭兰英篇(1)

山歌郭兰英(郭兰英与左权县的民歌情缘)(1)

歌剧《小二黑结婚》剧照,郭兰英扮演小芹。 资料图

记者 路丽华

开栏语

以民歌与花戏的名义,左权县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方水土养育的人们几乎开口就能唱“民歌”,会走就会扭花戏。而民歌和花戏,作为土地上生存的老百姓最好的抒情表达,成为蜚声中外的中华艺苑并蒂奇葩。

“左权民歌汇”期间,这个蕴育着太行精神,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沃土上,更是漫山民歌,遍野花戏。来自全国90%以上省(市、自治区)的民歌手参赛,来自国外的民歌手热情参与,“左权民歌汇”开幕当晚,线上点击率竟达5亿之多。一时间,太行山上万首民歌千出戏,人们用民歌讴歌时代,感知生活,吟咏太行精神。左权民歌坚定了晋中人乃至山西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民歌汇”给了全域旅游的晋中歌起太行的道路自信。

民歌唱出今天的空前盛况,得益于民歌与名家的互相成就。音乐名家因民歌而“名”,民歌又因名家而“传”。国内音乐界的许多旗帜性人物,都与左权民歌以及我市各地民谣、小戏种有着千丝万缕的缘份。今日起,本报特开设“民歌与名家”专栏,挖掘民歌与名家的台前幕后故事,以飨读友,同时,为“民歌汇”擂鼓助阵。

轰轰烈烈的左权民歌汇·2019年国际民歌赛开始了,晋中籍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是主办方的特别邀请嘉宾,可是由于90岁高龄,她这次没有来左权县。但是,她和晋中,与左权县的情缘却很深。

郭兰英老师1929年底出生在平遥县香乐村。从小听着秧歌、皮影戏、晋剧长大,并专门进行了晋剧学习。后来,她在张家口放弃旧戏班生活,参加主演《白毛女》。1949年4月,新组建“中国民主青年文工团”,她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且是重要成员之一。

在郭兰英乘坐的开往国外的列车上,阮章竞是“中国民主青年文工团”创作员。团长周巍峙把他找来,给郭兰英准备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作品。阮章竞像过去一样,请郭兰英把她自己熟悉的民间曲调唱出来,于是郭兰英把很多年里听母亲或者村里其他人演唱的秧歌小调,唱了几段:“家住(儿就)在太谷(儿就)城,鼓楼(楼楼楼楼)东(嘞)有家门,小奴家的名儿叫怀田秀英,(吼嗨呀)苦命命(得外)人。”……“家住在文水半山坡(得儿坡坡)上,小奴家的名儿(名)叫(一怀)翠兰(兰兰兰)花。”……“家住汾阳住城(儿就)南,离城二十里地(就)有家园,小奴家(的就)名儿俺们叫(怀)程秀兰,外号儿(呀就)唤(呀嘿)俺们(一怀)毛毛毛毛旦。(嘞门儿吆)外号儿唤成俺们(一怀)毛毛(得儿)旦。”……“奴家(的在)心(吼)好命不(就咦门)好,(么的哼嗨)每日(那就)起来把菜挑,今打(就)早(么那就)起来(来)的早,(呵呵呵)梳一梳(这)头来奴缠一缠(就)脚。手提上篮篮(这)往外跑,(嗨嘞哼嗨)急慌忙扭回身来把门子锁好。”

根据这些曲调,阮章竞和周巍峙商量,完成了《妇女自由歌》的填词工作。郭兰英说:“四个曲调不是他们选的。在火车上没法做曲,来不及了,就跟我商量,干脆你唱民歌。想了一下,我张嘴就来。后来阮章竞他们就根据这个写了《妇女自由歌》。大概写了那么一天,因为从北京到满洲里得一个礼拜,弄完了以后就让我唱。”

一开始的两段,是《苦伶仃》调:“旧社会好比是黑格洞洞的苦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看不见那太阳看不见天,数不清的日月数不尽的年,做不完的牛马受不尽的苦,谁来搭救咱?”

接着变到了《割莜麦》调:“多少年来多少代,盼的那个铁树就把花开。共产党毛泽东,他领导咱全中国走向光明,他领导咱全中国走向光明。”

然后转为《卖烧土》调,唱两段:“中国人民大解放,受苦的老百姓见了太阳。土地改革闹翻身,砸开了封建的老铁门,砸开了封建的老铁门。从前的妇女关进阎王殿,今天打断了铁锁链。妇女都成了自由的人,国家大事咱也能管,国家大事咱也能管。”

最后换成《大挑菜》调:“翻身不能翻一半,彻底解放闹生产。铲除老蒋反动派,前方后方一齐干。努力生产莫消闲,个个都要加油干,建设咱们新的中国万万年,建设咱们新的中国万万年!”

郭兰英说:“小时候听村里人家唱的,大家都会唱。过去唱秧歌的都是男的,没有女的。根据这四个秧歌调,我在那儿唱,作曲的记下来了,让把那个词填上。”郭兰英带着《妇女自由歌》参加了联欢节的声乐比赛,获得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初,由作曲家马可主持下完成得歌剧《小二黑结婚》剧本,女主角“小芹”最适合郭兰英来演。因为年纪相仿,形象相仿,气质相仿。仿佛“小芹”就是照着郭兰英的模样写的。而“小芹”所熟悉的民间曲调,郭兰英都会很快掌握。歌剧《小二黑结婚》所体现出来的“轻松愉快”,一反《白毛女》的沉重压抑,给观众以新鲜感。

《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发生在左权县。编剧杨兰春出生在河南省武安县,后来这个县划归河北。从武安县西北最边远的村“盘根”北上“九里十八盘”太行山路,就是山西省左权县的“盘垴”村。这条山路是挂在山崖上的路,所以,两村直线距离更短。从盘垴再向西走,就是羊角古镇,镇门上石刻四个字:“东接豫省”。因此,杨兰春的家乡武安县和小芹、小二黑的家乡左权县,虽属两省,实际是邻居。左权县地处太行高处,历史上人口不甚稠密。所以,河南、河北发生水患等自然灾害,深邃的太行山成了灾民的避难所。左权县定居的人口中,半数来自河南、河北。小芹、小二黑生活的村庄,靠近武安,小芹本身也是生在武安随父亲逃荒上的太行山。

为了完成好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大家都到河北、山西的太行山区体验生活。郭兰英是十几个体验生活队伍中的一个。郭兰英为塑造好“小芹”而和村里妇女们打成了一片,她和村民们聊“小二黑”岳冬至、“小芹”智莲香的旧事,郭兰英告诉记者:“小二黑被金旺打死了,有的说金旺把他推到井里淹死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总而言之是死了。小芹嫁给别人了,不在村里,没见着小芹。”

郭兰英住了大概有一个星期左右,就在村里住,借农民家的房子。人家下地劳动,郭兰英就跟她们一块儿下地;人家拔麦子,郭兰英也跟着一块儿拔。富人家有种小麦的,不是割,是连根拔。劳动回来,中午睡得都打呼噜。

在郭兰英塑造过的众多舞台形象中,有一个就是左权县的姑娘——小芹。而在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大量地使用了左权民间曲调。郭兰英告诉记者:“剧中正派人物,区长唱的也用了民歌。有的完全就是民歌,比如小二黑唱的《石匣有个狼牙山》,一个音符都没改,完全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左权民歌。”

后来,在不同场合,郭兰英和左权籍艺术家刘改鱼、李明珍有过交往。她到广州办学,还曾经希望刘改鱼和李明珍能到她的学校教学,虽然没有成行,但是可见郭兰英老师对左权民间艺术家的尊重。新世纪,石占明成名后,他也有机会见到郭兰英老师并受教。而郭兰英听到左权盲宣队队长刘红权演唱的《光棍苦》,和她的名作《绣金匾》几乎就是一个曲调时,非常高兴。她说:“红权演唱完全是民间的味道,非常好!”她不仅在家中接待来访的刘红权,而且去年年底听说《2019刘红权新年演唱会》举办时,写了热情洋溢的贺信,鼓励民间盲艺人。郭兰英在贺信中说:“今天收到红权在家乡举办《2019刘红权新年演唱会》的消息,我非常高兴。本来我听过他的歌,就觉得很好,有浓郁的民间味道,就是土地上应该有的声音。夏天他还到北京来看我,一起聊天、唱歌。咱们山西,咱们晋中,有深厚而丰富的民歌土壤,在基层,就是由红权这样的歌者传承的。红权和他的盲人兄弟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乡村带去了欢乐,用歌声为人民服务,非常了不起。我衷心祝愿演唱会成功,祝愿太行老百姓生活美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