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1)

作者 | 天雅

责编 | 陈沉沉

关于女性权益,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好消息: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2)

残害妇女儿童等犯罪当判死刑的判死刑△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3)

怀孕女子被辞退,上诉公司获赔△

而在这之前,恶性新闻持续发酵,令人窒息——

妇女被拐卖,沦为生育工具,遭受精神、躯体虐待……

看着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文字、图片,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从中受到残害的,难道仅仅是女性吗?

不,远远不止。

我敢断言,

在一个女性不被尊重的社会里,伤害无人能幸免。

这个问题,在一些思想闭塞的地区,尤为重要。

我们来看A女士的故事。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4)

被无视的女儿

40岁的A女士,从小命运坎坷。

成长在一个女性严重被轻视的地区,在当地观念里,女娃一文不值。

A一出生,父亲就把她卖给一户人家;3岁时,养父母嫌她吵闹又送了回来。

当时父母忙着备孕生儿子,对她不理不睬,毫不关心。

A到6岁时,弟弟出生了。

那一刻,A开始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男女有别」。

弟弟只要一哭,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围过去;

弟弟有一堆好玩的、好吃的,她什么也没有。

除此之外,她还要负责给弟弟换、洗尿裤等……

为了回避内心的失落,A常常以学习的名义躲进房间,眼不见为净。

也因此,她的成绩非常好。

而这,也成了她跟弟弟抗衡的唯一资本。

因为当她把第一名的成绩单、奖状拿回家时,妈妈的目光多多少少会从弟弟身上挪开,转而看她一眼,或给她些许奖励。

后来,A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术贡献突出,不到7年便被提拔为副院长。

但弟弟却截然相反,学习成绩非常差,连初中都念不下去,只能辍学打工。

重男轻女之下,类似这样「姐姐强弟弟弱」的真实故事,非常非常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固有的关系模型。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像A一样的女孩,在重男轻女逆境之下,还能顽强茁壮地成长,应该很了不起吧!

但遗憾的是,这并不是A人生的全貌。

30岁时,她生下儿子。

令她崩溃的是,作为一名母亲,她没有母乳。

与此同时,儿子也不亲她,别人抱都好好的,一到她怀里就闹个不停。

加上产后抑郁影响,A常常不自觉冒出一些可怕的念头——想抱着儿子从阳台一跃而下。

经朋友建议,她来到心理医院寻求帮助。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5)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6)

爱不了孩子的母亲

面对心理医生,A愤怒地控诉儿子:

孕期被他在肚子里折腾得死去活来;

好不容易生出来,又不认我这个妈;

我真后悔生下他,早知道流产算了!

当时,医生问了她一句:

“你爱你的儿子吗?”

她愣了一下,马上回答说:

“他天天折磨我,凭什么要我爱他?”

很多母亲面对孩子,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无条件的爱,会涵容孩子的哭闹与攻击。

但A面对儿子,似乎只有嫌弃、愤怒与憎恨。

她不想成为母亲,也不爱自己的孩子。

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 母性功能缺失

在一些童年缺爱的女性身上,尤为常见。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

他说:

“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叫「原始母爱贯注」。”

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并及时回应孩子。

“我看见你了,这个世界欢迎你。”

对婴儿而言,在一次次被看见、被回应的过程中,Ta会不断感知到妈妈的爱,并将它带入心中,获得被满足感,甚至是存在感。

于是,在「被爱」中,Ta也学会了「爱人」。

相反,如果婴儿的感受没有被看见,得不到回应,Ta就感受不到存在感。

这时,Ta就会彻底陷入恐慌,拼命寻找母亲的目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A就是如此。

由于是女娃,她一出生就备受忽视、嫌弃。

弟弟一出生就可以获得的关注,她却需要拼尽全力“打败”弟弟,才能分到小小的一杯羹。

从而也就理解了:为什么A身上的母性功能会缺失。

因为:

从未获得过「原始母爱贯注」的她,

在心理上更像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而不是一名成熟的母亲。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7)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8)

围绕男性发展“假自我”

A的经历,像一面被放大的镜子,映照着许多女性成长的影子。

我们也许没有这么悲惨的童年,但多半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

因为是女性,经常被外界有意无意地忽视、贬低,甚至剥削。

比如在成长中遭受到的区别对待——

哥哥弟弟总能获得更多的关注,拥有更多的特权。

亦或在职场中遭受的不公待遇——

因为你可能要生小孩休产假,所以把机会给男性。

除此以外,还有各种以“关心”为名的隐形攻击:

别太拼命了,你终究比不过男人;

一把年纪还不结婚,小心没人要;

离婚对男人没什么,你就掉价了……

类似上述的种种现象,都给女性传达一种感觉:

你的女性身份不如男性。

为了在这般艰难处境中生存,女性往往会通过2个路径发展自己。

其一:超越男性。

她们坚强果敢地追求成功,最终成为了学院女博士或职场花木兰,给父母带来骄傲和自豪的资本。

“看,我们家女儿比你们家儿子强!”

其二:讨好男性。

她们按照男性喜欢的样子去塑造自己的外貌和性格,会撒娇发嗲。

她们不期待事业有成,却期待着早日嫁个好夫婿,飞上枝头变凤凰。

悲哀的是,这2种路径,均与一个人正常的心智化发展背道而驰。

心智化是指:以“我”为中心,去感受、去观察、去反馈,助“我”成长。

如果一个女性,始终围绕着「男性」去竞争、去讨好,才能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

那么可以说,这个女性她本身并没有自我价值。

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女性,多半是一个「假性自体」——

表面上应有尽有,风光无限,但内在却极度匮乏,孱弱无力。

因为:

她天然的女性身份,始终不被看见,不被认可;

她内心的自我部分,始终不被滋养,无法成长。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9)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10)

代代相传的匮乏

当然,「假性自体」也有功能,它能帮助女性更好地适应社会。

然而就像前面所说的,假性自体之下的女性,内在自我从未获得滋养,依然停留在婴儿时期。

也由此,真正成为母亲后,她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走向2个极端。

其一:循环伤害。

即:将自己从小不被爱的经历,原封不动地复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就像A一样。

她出生的时候,从未获得来自父母的关注,体验不到爱的联结。

当她的孩子出生,同样感受不到来自妈妈的爱。

在这个过程中,A不自觉地伤害着孩子,孩子也不自觉地重复着妈妈当初的命运。

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其二:过度补偿。

即:将自己从小到大的种种缺失,加倍地补偿给自己的孩子。

一个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母亲A,拼命把食物塞进孩子嘴里;

一个从小丧失读书机会的母亲B,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

一个从小缺乏陪伴的母亲C,天天跟着孩子,一刻也离不开……

她们形态万千,方式各异。

但无一例外的,她们都是在利用孩子去填补自己内在的匮乏。

无形中,就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意愿。

逐渐地,孩子便成了一个“工具”,不再是一个人。

由此可见,

在一个女性被严重轻视的家庭里,

母亲很难为孩子释放母爱,而女孩也很难获得充足的母爱;

当女孩长大成为母亲后,同样很难为自己的孩子释放母爱。

从而造就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母爱匮乏」,形成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

这个过程,残害的不仅仅是女孩,也包括男孩。

因为一个内在匮乏的母亲面对儿子,

无论是像A那样,通过「竞争」制造循环伤害,

还是像A母亲那样,通过「讨好」去过度补偿,

本质上都不是爱,而是伤害,都会阻碍儿子成长。

所以说,

在一个女性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伤害无人能幸免。

女生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11)

写在最后

回顾我们社会,近几代女性的历史:

我们的祖母,大多是从封建、战乱时代走过来的;

我们的母亲,大多是在饥荒、计划生育中存活下来的;

甚至时至今日,在某些地区,女性仍被视为“一文不值”……

如果抛开历史背景去一味指责这些可怜的母亲,这对她们是不公平的。

因为关于女性的身份认同,关于女性的存在价值,

她们的环境,她们的母辈,着实没能给予她们足够的接纳与肯定。

从这个维度来讲,她们既是时代的「幸存者」,也是时代的「受害者」。

回到当下女性地位急剧动荡的时代。

我能看到先辈们的忧伤、苦难和匮乏的眼睛,我也能看到她们的执着、坚强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看见」,我们才能走到今天。

如此的旅行是痛苦的。

它需要一代代女性不断去回顾过去的创伤,不断去直面内在的匮乏,从而一点点地修复自我,走向成长。

面对她们的匮乏,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责备,也不是教化,而是:

从最基本处着手,帮助她们找回作为人的尊严。

一个女人要有自信,首先要接纳自己本来的性别特征:

首先她是一个人,其次她是一名女性。

因为这个身份,她已经遭受了太多太多的忽视、贬低,甚至剥削。

所以,请给她一个温和的拥抱:

“这不是你的错,你无需为此感到羞愧。”

一个被尊重的女性,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选择:

她可以选择追求卓越,但不是为了击败男性;

她可以选择柔情似水,但不是为了讨好男性;

她可以选择结婚,或不结婚,也可以选择生孩子,或不生孩子……

因为这是她生而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所以,请坚定且温和地告诉她:

“大胆做自己,我支持你。”

身为当代的女性,她们是特殊的一代,是背负沉重的一代,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所以,请给予她们足够的支持、鼓励、尊重与涵容。

女性的成长之路,它无法一蹴而就,但它从未停止。

最后,我想对千千万万的女性说一句:

请别害怕,继续向前走。

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起在路上。【END】

作者: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绵羊倾诉APP倾诉师;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文章部分观点参考:童俊《中国文化中的女性身份认同》;李孟潮《重男轻女与齐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