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网络、电视还未普及时,收音机简直就是一家人的快乐源泉,不管是听新闻也好还是听广播剧、音乐,都靠它。那时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可以抱着它从早到晚听。第一反应是,真好,不伤眼。好,不说废话了,我们来看看收音机的来历吧!

收音机第一代(收音机简史)(1)

123年前,31岁的犹太科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在实验室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的所有电磁波单位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20世纪初,Greenleaf Pickard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矿石收音机。它不需要任何电池和电能就能工作,所以能在大众中获得普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战争带动的科技革新,比如,军事科技中,飞机之间接受信号等。这也让所有家用收音机都使用上了电子管,这使收音机以最快的速度在大众中普及开来,希特勒也利用收音机获得极高的声望和对德国民众的全民洗脑。

收音机第一代(收音机简史)(2)

收音机解锁后,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也被解放了,那个年代,你在美国任何一家电器商店前都会看到蜂拥购买电子管收音机的普通民众排出的长龙队伍。它的音质比矿石收音机更浑厚,使用者也不需要任何电子基础就能对收音机进行操作,接收信号也更强。

收音机第一代(收音机简史)(3)

晶体管收音机的诞生,宣告着人们可以把收音机拿到家门之外或者放兜里随身随地使用,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个时候大街上,有不少手中提着哑铃一样沉重收音机的年轻人在摇头晃脑地听歌跳舞。市场对超小型便携收音机的渴望已经变得无比强烈了。这就是随身听的前生啊!

收音机第一代(收音机简史)(4)

晶体管收音机的放大单元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因而比电子管收音机更小巧,更省电。1950年代典型的便携式(电子管)收音机大小如同午餐盒,内置多个大型电池:一个或者多个A型电池负责加热电子管灯丝,剩下的45-90伏特“B”型电池给其他电路供电。而一个晶体管收音机完全可以装到口袋里,重量不过250克,用手电筒的电池或者单节9V电池供电。

收音机第一代(收音机简史)(5)

在之后的岁月中,收音机朝两个方向发展了。一是倾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主要面向爱好者和发烧友;二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通过在手机、MP3、手表等产品中附加收音机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前者市场较小,后者市场相对较大。但它仍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在新技术方面,有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无线传播的数字广播。它可以不仅具有接近CD的高音质,而且还能抗干扰、每个数字电台只需使用一个频段,可有效节约频道资源。目前熊sir最爱的收音机,就变成了苹果手机上的播客(podcast)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