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1)

《花样年华》剧照

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由梁朝伟饰演的男主周慕云说:

“从前,人们要是有了秘密”

“就在树上挖个洞”

“把秘密用泥巴封起来”

从前的人,把秘密都讲给树洞听,而且用铁盒子把秘密密封得严严实实的。

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现的片段一样,男主也将书信埋在远郊的树下,留给途径的好友,那是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2)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这是属于从前的浪漫。就像树下埋女儿红一样,等女儿出嫁了酒也就酿好了;门前种一棵树,等孩子长大了,树也就硕果累累了。

一切都交给时间去慢慢发酵。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3)

现在,当人们有了秘密,会选择性地释放给“陪护师”听。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但承载这份“喜”的背后,是独自面对和默默承受。

许多人都不太擅长诉说,却渴望被理解。

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时,情绪“树洞”为孤独开启了一扇窗,同时也衍生出了孤独经济。

只要有需求,就会被满足,只要有群体,就会有产品。

“陪护师”成为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树洞”。

“陪护师”通常以陪人聊天,线上监督,线下陪护的形式进行。

商家开发出了很多聊天类APP,在这类型的APP上,你可以找到兴趣相投的同类人,共享当下的情绪。当你需要长期陪聊时,固聊便延伸出了付费的陪聊模式。

当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成为“熟人”圈子时,会在匿名式的社交软件上释放情绪,或与陌生的“陪护师”倾诉情绪成为了一种选择。

拖延症是人们进步的绊脚石。很多有考研、健身、减肥、学习需求的人不能做到自律时,云监督成了“陪护师”的另一种陪伴模式。

当你有被监督的需求时,你可以按时、按天、按周、按月甚至更久去订阅这项服务,会有专门的“陪护师”在线监督,提醒你完成目标任务。

这也为一些如起床“困难户”,熬夜“依赖者”,做事“拖延党”开设了一个人工定时闹钟。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4)

线下“陪诊师”是“陪护师”这一职业最易进入大众视野的角色,“陪诊师”为异地就医者,不会操作智能机器的老年人跑腿。

除此外,也为需要陪护的个人提供跑腿和陪聊。现在很多人去医院都不想“麻烦”朋友或家人,通常选择一个人就医。当你一个人去医院时,或可请一个“陪诊师”为你缴费取单子,也可充当你一时的“好友”为你聊天解闷。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5)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6)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7)

来自网友评论

“陪诊师”为许多就医的人便捷了流程,节约了时间,也为某些人的即时处境缓解了尴尬,以使他们的孤独感不那么强烈。

医院、养老院或将成为陪护的场所,就医的人、养老的人都需要被关爱和陪伴。

倘若,“陪护师”这一职业真正被职业化,那么应该如何明确“陪护师”与当事人的责任关系?很多就医的人都是子女付款,父母看病,“陪诊师”陪同,若就医的当事人出了问题又该由哪一方来承担责任呢?“陪诊师”是否有连带责任?这也是很多人所担心的问题。

树洞时间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当陪伴成为一种奢侈品)(8)

来自网友评论

而“陪护师”的渠道又如何正规化?很多打着“陪护”旗号行骗的人会挡道,如何应对和处理是商家值得考虑的又一层面。

此外,“陪护师”如何专业化真正便利于民?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一个职业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前,或将需要一定的教育成本和承受一些非议。如滴滴车发展成为现在的滴滴出行前也经历了一些“黑暗时刻”。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有专家指出:

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会以躯体症状获取平衡。

人的不良情绪需要被适当倾倒,但当我们在释放情绪时,无论向陌生人倾诉还是让相关专业人士介入,都需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被骗钱骗色。我们都不确定向我们伸出善意之手的人是否也暗藏着黑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