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拳把逆腹式呼吸当作拳式呼吸,“气沉丹田,意到气到”,呼气时随着气息下行,丹田发力,从而“一动无不动”。那么,这种呼吸方式有没有生理科学依据呢?
人的呼吸方式可以分为胸式、腹式以及胸腹混合式 ,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主要靠横膈膜纵向伸缩活动、以带动肺部伸缩的 ,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顺逆两种:顺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扩张,呼气时腹部收缩;逆腹式呼吸正好相反,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外张。
太极拳为什么要使用逆腹式呼吸?研究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方式进行了生理指标测量【1】,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行拳时运用自然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的两组人员对比,使用逆腹式呼吸者,最显著的特点是手指温度明显上升,皮肤温度升高与心肺机能代谢有关,说明逆腹式呼吸对微细循环和心肺机能的正面影响,也就是中呼吸过程中血液回心量大,输出量大。
逆腹式呼吸主要靠横膈肌收缩活动而形成 :吸气时, 腹腔壁的肌肉收缩 ,横膈膜上升,挤压内脏向上帮助推动血液充分回流心脏,同时肺部扩张使血氧充分混合 ; 呼气时 , 腹腔壁的肌肉舒张、腹壁膨出产生腹空腔抽吸血液充分泵出心脏 , 把充分混合的血氧输送出去 , 通过不断地循环往复 ,内脏器官不断地受到强有力地按摩 ,促进了血液循环的流畅。
对于呼吸的频率,研究表明5次/分对于心率提高和改善入颅供血效果最显著,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
呼吸有力,使单位时间内供氧量增多,肌肉收缩力更大,所以行拳时发力宜呼气,即“气沉丹田”,而且呼气时间越长,越是能有绵绵之力。
当然,站桩初级阶段主要是调整身形,注意力应该放在全身的放松上,这时候只要自然呼吸就好,或者说不要去关注呼吸,否则容易出现憋气的现象。只有在桩功熟练以后,才可以尝试改善呼吸,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极拳语云“拳打十年,其理自通”,实际上,以自然呼吸站通顺了,也可能会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
参考文献:
【1】文建生,苏 敏。太极拳逆腹式呼吸的生理效应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