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的鼠疫是怎么消失的(关于鼠疫的一切)(1)

鼠疫的定义

鼠疫(英语:Plague)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的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并藉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属于甲类传染病。在历史上,鼠疫常会在特定时间从特定地区(如东非)突然爆发,如气候变化造成动物繁衍迁移传播,以及跳蚤的跨物种传染。

历史上发生的鼠疫是怎么消失的(关于鼠疫的一切)(2)

鼠疫分类

感染按症状可分成三类:淋巴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

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通常叮咬的局部无明显反应,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感染的腺体极度肿胀,充血坏死,即为“腺鼠疫”, 周围组织亦水肿、出血,死亡率在50%左右。鼠疫菌可冲破局部的淋巴屏障, 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鼠疫菌及内毒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故鼠疫曾被称 为“黑死病”),不经治疗,死亡率100%。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死亡率在95%以上,当 人类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


历史上发生的鼠疫是怎么消失的(关于鼠疫的一切)(3)

鼠疫历史大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查士丁尼大瘟疫

因为瘟疫发生在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代,公元541年-542年,是历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公元541年,鼠疫沿着埃及,也就大概是埃及艳后时代500年后,侵袭整个东罗马帝国。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数字统计多少人因此死亡,然此次流行导致帝国原来三千万人口,锐减一千万人口,至少1/3人口死亡。严重影响该帝国经济税基与军制兵源,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实力,从此,东罗马帝国由盛转衰,使当时整个地中海贸易衰退,更造成许多昔日王国的势力因此消失,并改写整个欧洲的历史。


第二次大鼠疫

因为中亚的一次地震和水灾导致鼠疫再次爆发,黑死病被认为是蒙古帝国军队西征欧洲带来的。蒙古帝国围困克里米亚一个叫做卡法的小城,军中发生鼠疫,准备撤退,在撤退时,蒙古王子命令向城中投掷鼠疫感染死亡士兵的尸体,后来几天卡法小城内人纷纷丧命,逃出来的意大利商人把鼠疫带到了欧洲,黑死病在1346年-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死亡率高达30%。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最后在1351年传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地区。估计欧洲有约2500万人死亡,而欧、亚、非洲则共约5500万—7500万人在这场疫病中死亡。这场黑死病严重打击了欧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削弱封建与教会势力,间接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在中国,明朝万历和崇祯二次的大疫被认为是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分。据估计,华北三省人口死亡总数至少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间接导致明王朝灭亡。


第三次大鼠疫

1855年中国云南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广东爆发,广州城在十日之内全城蔓延,并传至香港。广州和香港成为鼠疫流行中心,经过航海交通,最终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估计在中国和印度便导致约1200万人死亡。一直持续至1959年才正式结束。


历史上发生的鼠疫是怎么消失的(关于鼠疫的一切)(4)

鼠疫斗士伍连德

其中,哈尔滨东北大鼠疫的防疫总指挥官伍连德用3个月控制疫情,创造防疫史上的多个史无前例,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发明了伍氏口罩,中国防疫事业奠基人。温兆伦饰演的《浴火危城》完整地记录了这次防疫的细节,《国士无双伍连德》详细书写了伍老的生平。


历史上发生的鼠疫是怎么消失的(关于鼠疫的一切)(5)

鼠疫诊治

确诊标准:疑似病例 以下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或眼分泌物, 或尸体脏器、管状骨骨髓标本中分离到鼠疫菌。

或者上述样本中针对鼠疫菌 cafl 及 pla 基因的 PCR 扩增阳性和检出鼠疫 FI 抗原。

或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被 动血凝实验检测,针对鼠疫 FI 抗原的抗体滴度呈4 倍以上增长。

治疗药物主要是链霉素,也可根据病情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注意支持对症治疗。


全球2例艾滋病治愈!详解历史、发病机制、症状、诊疗及治愈案例

新型肺炎增至440例,传染病如何传播?

科普: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表现、诊疗

手绘|武汉肺炎始末、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表现、诊疗


关注知易社,更多简单易懂医学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