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沙洋发现一座古墓(荆门有座升天塔)(1)

升天塔里的秘密

荆门月亮湖广场的角落里有座古老的石塔,虽然这里每天路过的人熙熙攘攘,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来历。后来有文物部门在塔前立了石碑,铭上“升天塔”三字,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座塔并不是没有名字的。

用“升天”两字做塔名,很是奇怪,塔总共三层,高不过十几米,其貌不扬,普普通通,岂能升天?仔细想想,在我们语境里,升天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死亡的一种褒称。

升天塔的“升天”正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座塔里隐藏着一段十分悲惨的往事,时间要上溯至几百年前的明朝。

升天塔最初不叫升天塔,而叫胡家塔,因为建塔的人是荆门本地的一个官员,叫胡化,所以就顺口取了这么个通俗易记的名字。

荆门沙洋发现一座古墓(荆门有座升天塔)(2)

胡家塔本是一座风水塔,建在荆门古城北门外北关街附近的竹皮河边,这里离金虾河、竹皮河的交汇口不远,建塔目的就是锁住水口、防止河流泛滥的意思。有《荆门州志》为证。

荆门沙洋发现一座古墓(荆门有座升天塔)(3)

〔升天塔〕即胡家塔旧址,在州治北门外。前明乡官胡化欲建此塔,以关锁州城水口,仅修二尺而止,遗基犹存。乾隆辛未,州牧舒成龙卜其地,瘗旧署所掘众骨,建塔其上,颜曰“升天”。盖为诸忠魂祝也。

上述记载说得很清楚,这塔是明代动工的,不知是什么原因,最初只建了二尺高就停工了,是因为没钱修了,还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不得不停下来,不得而知。总之,它就莫名其妙地停了工。

这一停大概停了至少一百年出头,到了乾隆年,它派上了用场。知州舒成龙用他来埋葬尸骨,并把塔完整建了起来,还取了个名字——升天塔,目的就是为这些亡者祷告求福。

这些尸骨从何而来,死的都是些什么人?《荆门州志》有详细记载,这正是一段令人心惊的悲惨往事。

升天塔详文

荆门州吏目萧式汤为忠魂已妥,禋祀宜隆,恳请入志、勒石以垂不朽事。窃式汤,东粤庸材,参录十载。莅任之初,因职廨距宪署甚远,疑非体制。考其由来,始知荆门古称岩邑,唐、宋以后称为用武之地。至明季,被祸尤惨。闻闯逆之攻承天也,一日而下。惟荆门城小而坚,七日未破。时有“铁铸荆门,纸糊承天”之谣。贼怒其久而不下,遣兵伐木,积与城平,贼藉以入,阖城官吏兵民数万人尽歼焉。且执署州卢公学古,骂贼不屈,阖家遇害。复褫其皮,被之土门碑上,忠义不磨,至今每逢阴雨,血痕宛然。维时学博张效芳、程之奇及诸生黎性醇等二百余人,同被贼邀之署中,且屠且焚,靡有孑遗。尸骸堆积,玉石无分,旧署因成瓦砾矣。

我朝承兵燹之后,迁就民舍以为官署,百年以来,未经修复。自执事临莅兹州,百废具举。旋于乾隆丙寅年鼎建旧署,捐金庀材,士民乐助,委令式汤督工。荆民素戴宪仁,子来趋事,数月而成,规橅宏敞,视旧署不啻什伯焉。方新署之初修也,诛蒿莱,除瓦砾,至楼基,才掘尺许,则白骨凝堆,纵横颠倒。其中有顶踵支节分明可辩者,亦有仅存头颅或臂骨或颈骨者,余骸琐屑,杂于瓦石灰烬中,是诚无贵无贱,同为枯骨矣。执事目击心惨,命作大槥以殓之,其槥高三尺八寸,四面各宽四尺八寸。爰卜葬地,得北关外水口废塔基,周围石栏,积土其中。启之,尽甃以白石,内似穴形,槥置其中,广长高下不爽分寸。上覆石墩,宛若古之石椁然,似前人故留空穴以瘗此纷纷藉藉忠臣义士之骨者。于是,执事鼓吹送之,瘗骨塔下,香帛酒醴,以奠以祭,既安且吉矣。乾隆辛未,复购募匠料,涓吉兴工,于塜上建塔三层,周围计八方,共宽一十八丈二尺,高六丈五尺。顶盖筒瓦,脊吻兽头、走马,角安响铃十有六套。起工于乾隆辛未年三月望日,讫工于明年五月十日,共捐发四百金,仍命汤董其事。既落成,颜其额曰“升天”。上供天后以镇水口,中塑地藏以妥忠魂,诚千万年不朽之盛举也。传曰:“鬼有所归,则不为厉。”今兹众骨,世远年湮,祭享无主,将安所归乎?冤抑之气郁不得伸,则依草附木,啸风啼雨,为祥为异,未可知也。式汤不揣愚昧,用敢缕悉详情,祈将殉难诸公事实、名姓勒之石碑,载之州志,并附于厉坛三祭,春露秋霜,各沾享祀。庶忠臣义士,虽蒙难于生前,而青史明禋,得享荣于死后,是其遭祸为最惨者,其受福亦为最长矣。蒙本州正堂舒批:“升天塔所瘗白骨皆昔年被难诸贤,披阅兹详,足征表忠彰烈,具有同心。如详载入州志,以垂永久,并勒石附厉坛,致垂忠义可耳。乾隆十七年十月初一日。”

这个记载把升天塔的前世今生说得非常清楚。其梗概就是,明末李自成围攻荆门,荆门人奋力抵抗,后来城破数万人被杀。其中两百多个读书人也参加了战斗,最终被围困在州衙中,被闯军边杀边烧一个不剩,州衙也因此被烧成瓦砾。到了清朝,因这个州衙一片废墟,所以官员们就在别的地方办公了。这么一拖就拖到乾隆年,舒成龙想修复旧衙,清理废墟的时候就发现瓦砾之下白骨森森,正是当年数百读书人的铮铮铁骨。

人们一想起这事就感觉太惨了,又敬佩他们都是忠魂义士,所以就想给他们找个妥当的地方安置起来,后来一找就找到了胡家塔的遗址。大家做了个棺材,挑了个好日子吹吹打打,郑重其事的将两百多人的遗骨安葬在塔下面,又捐钱把塔修好,还立了祭坛,定时祭祀,不让他们成为孤魂野鬼。

后来有个叫罗应箕的人写了一首诗:

二百人直授命死,求仁耻独为君子。血淹髑髅日月腥,荆门人肉饱蛇豖。孤塔指点夕阳中,收骨异代贤刺史。塔虽有时毁,名终传不止。七尺崒嵂势万仞,浩气共看中宵起。春草蒙茸野花斑,藓碑剥落暮山紫。慷慨卢沈多大略,风流张程亦国士。城破挺剑声疾呼,事到不支死而已。风车云马棂星门,抔土寂寞西郊里。精灵往来应不散,高居南宫七宝几。英雄无代不刼灰,故国铜驼何处是。男儿愿为忠义鬼,读书不过聊复尔。仰天差不负儒冠,沉沉匣中三尺水。一恸苍茫齐诉高皇帝。呜呼!胜国养士之报乃如此。

现在,塔底下仍然忠魂犹在,可是人们早就忘记了这么一回事。

荆门沙洋发现一座古墓(荆门有座升天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