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很多农村人来说,年轻人如果想要结婚成家,除了十几万到几十万的彩礼不说,还必须得到县城甚至市里买了房子,女方才会答应嫁过来,否则连媳妇都娶不到家。

但是,如今的农村人想要在县城里买房,一家人恐怕一辈子的积蓄,都难以买下一套全款的房子。因此很多人为了趁早买房,都是先付个首付直接贷了房贷来过日子。

1月9日,一位网友在山东沂蒙农村,采访了当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问他的儿女是否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居住,是全款买房还是背了房贷买房。老人讲出了一番话之后,让很多网友称太真实了!

我是“正哥看生活”,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如何理性看待父母住哪里(儿女住楼父母犯愁)(1)

老人对采访者说:“那你不打房贷行吗?打着房贷还得给他捎着青菜啊,他买起了啊?这不是实话?在这个城里住的,上班一个月四五千块钱,打着房贷,又是这种费那种费,小孩上学,他打出滚来了吧?

必须老的还得给他送个青菜啊,送个粮食了,送个油啊。这个(老人)挣了钱,这就不割舍花,这就得给他送了去,帮着他打房贷啊!你寻思寻思吧,你走访!你不但访我,你访谁他也是这个样!”

听完老人的一番话,很多网友却有点心酸,纷纷表示:“儿女住楼,父母犯愁”,是很多家庭最真实的写照。老人的一番话,更是讲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也是最真实的“民声”!

如何理性看待父母住哪里(儿女住楼父母犯愁)(2)

现在很多农村不仅年轻人找工作不方便,而且小孩子上学更不方便,撤并了农村小学之后,很多农村的孩子们就必须跑到县城里读书,说白了就是刺激老百姓从房地产商手里买房,从而来解决房子的销售率而已。

如今,农村很多无人居住的老旧房子给拆除了,而有人居住的老房子很多还不允许翻盖,“一房一户”使得很多人不能在农村盖新房,但是却可以到城里贷款买楼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说白了就是冲着老百姓的口袋去的。

口袋里没有钱的老百姓,可以给你提供了“房贷”购买,等你真正把房贷还完了,房子也住得差不多报废了。而所还的房贷却比全款买房金额,要超出了很多,但是你还必须感恩戴德,能够把房贷拿到手。

如何理性看待父母住哪里(儿女住楼父母犯愁)(3)

像该名大爷口中说的那样,农村人到城里买房、找工作,上班一个月最多四五千块钱,除了还房贷之外,还得给小区缴纳各种各样的物业费、卫生费、水电费、管理费,到最后每个月剩的钱,连自己吃喝都紧张了起来。

如果再有小孩子在城里上学的话,那么开支就更大了,夫妻俩还得一个人专门在家里看孩子,每天接送小孩子上学、放学,各种家庭作业和补习费、课本费,额外的活动费用,把一个小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

农村的老人就得给城里的孩子,送一些季节性的蔬菜,粮食,食用油,挣个外快也得把钱交给儿子,让儿子用来还房贷解决一点压力!

如何理性看待父母住哪里(儿女住楼父母犯愁)(4)

当然,像这样的现象在农村绝非个例,而是很多贷款买了房子的,都是这个样子。看上去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城里人生活,实际上却坠入了无限循环的打工赚钱,还贷款的漩涡里面出不来了。

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无私帮助儿女们的,也就是自己的父母了,殚精竭虑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说父母不犯愁的,除非是家财万贯的富一代、富二代;否则就都是像这位犯愁的大爷一样,属于农村的负一代,负二代了。

虽然国家多次强调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但是住房仍然是普通中国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消费,也是不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边是房地产商准备降价售房,一边是当地政策控制房价下跌。

如何理性看待父母住哪里(儿女住楼父母犯愁)(5)

高价时期买了房子的人,看到房价下跌公然跑到售楼处进行打砸维权,而一边又是趁着降价来买房的人开心地出手买房。晚上九点左右到小区里一看,真正居住在小区里亮灯的,也就是寥寥无几的几户居民。

这就说明了真正买房的还是有钱人等着房子上涨的,真正买不起房子的人还是买不起,大城市里的空房子就是一种证明。真正向三四线小县城里,因为年轻人工作和小孩子上学的原因,出现的购房热的状态,也大多数都是背了房贷在负重前行。

山东济宁一位网友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农村家庭有个好老人,帮衬着年轻人在城里买房,算是很幸运的了,否则年轻人真的透不过气来了;山东德州一位网友称,老爷子说出了我们最底层人们的生活,太真实了!

大家对于农村人在城里贷款买房的现象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这位老人说的情况对吗?欢迎跟帖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