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细雨霏霏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我们眼前常常是一片让人眼花缭乱的避雨遮阳伞。

在这色彩斑斓的热闹中,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竟然常常会产生若有所失之感,好像少了点什么?那就是被淘汰了多年的斗笠。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1)

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见过斗笠,有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斗笠的故事。

那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个佩戴红卫兵袖章的北方学生到南方来串联。正好碰上下大雨,他们没有带雨具,接待站的老大娘们给他们一人发了一顶斗笠。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2)

北方人没有见过斗笠,觉得挺新鲜的,戴在头上,洋洋自得。雨过天晴,他们还舍不得取下,说是可以用来遮太阳。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3)

不久,他们就发现斗笠除了挡雨以外,实在是没有多大用处,还是一个不小的累赘。怎么办?扔掉吧,舍不得,还想将这稀罕的物件带回家炫耀一番。带上吧,占地方,太麻烦。用我们南方话来形容,就是猴子拣块姜,取舍两难啊。最后,他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决定将斗笠带回去。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4)

进入河北地段,看见一地区文工团的演员们,正在徒手排练《万泉河水》的歌舞。没有道具,也就没有情趣。一位眼尖的演员发现了他们手中的斗笠,借来用一用。没有想到,道具一上手,那气势就来了,效果立即不一样。演员们手拿斗笠半遮面,翩翩起舞。婀娜的舞姿,优美的形象,将海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下子,观众就将演员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许多人就是冲着看斗笠而来的。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5)

于是,学生们做了个顺水人情,很大方地将斗笠送给了文工团,演员们欣喜若狂。一个减轻了负担,一个物有所值,各取所需,双方皆大欢喜。

听说,没隔多久,斗笠就坏了。不是使用太频繁,也不是演员们不爱惜,而是北方天气太干燥。斗笠是竹叶和竹篾编织的,自然而然地干枯了。我这才知道为什么在北方,没有见过斗笠了。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6)

在五彩缤纷的遮阳伞面前,其貌不扬的斗笠,确实是不堪入目的灰姑娘。不仅在城市很快地没有了市场,就是在农村也被淘汰了。尽管斗笠已经成为文物,却依然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渔夫帽的真实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7)

抛弃落后的,迎接先进的,喜新厌旧,也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了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