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天一则关于我国 #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的头条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我看了一下评论基本上都是在抱怨,主要抱怨的是生活压力大,房价太高,工资低,养育小孩成本高,单身挺好,为什么要再结婚生小孩被资本压榨等。

还有人嘲讽说:“少生优育政策”很成功,对我们90后来说生育的确是个问题,我们出生的时候,是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结婚的时候是二三胎政策,也就是:生我时难,我生时更难。

晚婚晚育对买房的影响(建议通过房产税和)(1)

其次关于这类话题还有很多,比如:#晚婚不婚成流行#,#90后已进入晚婚年龄#,#28岁还没结婚算晚婚吗#等。

晚婚晚育对买房的影响(建议通过房产税和)(2)

关于婚姻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问题?

这些话题其实都是在说一个问题,中国在从人情结构为主的社会向资本结构为主的社会转变,而资本是逐利的,当人人以逐利为第一目标,什么人情,亲情,爱情都变味了。

生活常见的现象就是,当人们都远走它乡,为赚钱而奋斗时,就远离了亲人、朋友,老家有什么喜事都不再走动,自然和亲戚朋友的关系都疏远了,而爱情就是明码标价,注重的是物质条件。

中国近十几年发展太快,传承了上千年的传承婚姻文化,已经不适应现代逐利的金钱社会,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最典型的就是相亲和自由谈爱,在几代人之间,只有部分90后的婚姻观在转变。

而大部分人尤其是父母他们还是传统的婚姻观念活在现代社会,但真正适应现在代人的婚姻观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以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年轻人崇尚的是婚姻自由。

但这个自由给了现代人婚姻上最大的不自由,因为婚姻自由跟其它自由不同,在讲求男女平等的社会,男人有男人想要的自由,女人有女人想要的自由,如果都要自由,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结婚,因为这样才能满足各自的自由。

但是又不能完全不结婚,因为有上一代人绝对不允许,所以就按上一代人的要求结婚,按自己的自由选择要不是离婚,而是在父母摧促下结婚的人多,然后因为自由,选择离婚的人也多,后面发现这样成本太高,干脆不要急着结婚,而是晚婚人群就形成了。

还有些人提倡的是不婚,但是问题来了,不结婚的话,你是自由了,但你幸福吗?社会真的就为了自由,而需要婚姻了吗?显然不是,如果真是这样,大家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人生七苦,求而不得是其中之一,抱怨的人是因为想要,但得不到,所以才抱怨的。

因此那些抱怨的人,正是因为他们需要婚姻,但是求而不得,所以才抱怨资本,抱怨房价,但抱怨没有用,抱怨的人多了反而会让大家都变得很焦虑。

一大批人“单身成瘾”这个病有得治吗?

有很多专家提出针对晚婚的建议,比如:降低结婚年龄,结婚生子高考可以加分,还有说要满30岁未经济独立的女性回家等。

晚婚晚育对买房的影响(建议通过房产税和)(3)

我觉得这都不算什么好建议,解决晚婚和不生育的问题,还得从更高层的面来考量,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结了还可以离的嘛。

晚婚晚育对买房的影响(建议通过房产税和)(4)

在提出建议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聊聊,这个问题有必要解决吗?我的观点是有必要,因为有些人可能觉得没必要,原因是立场不同,一个立场是资本立场,他们看到的是人口红利消失,用工成本高,所以希望你们多生娃。

另一个立场是,我们小老百姓,凭什么辛苦一辈子,还生个娃继续给你剥削?在这里我也是个小老百姓,我理解老百姓们的苦楚,也认同这样的想法。

只是这是一种眼光很短视,从长远看,物竞天择,不婚族的声音很快就会消失,因为他们最终最灭亡了,基因得不到传承,这一类人就让他们单身吧,人各有志,没什么好救的。

但社会还是需要人类繁衍才能生生不息,结婚还会是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也能包容少数不婚族,现在的问题只是结婚的人变少了,出生的人也变少了,没必要过于唱衰,但问题终需解决,解决那些想结婚,但因为各种问题结不了人群。

现代年轻人晚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晚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阶段向资本倾向严重,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前所未有地提高了,择偶时人人都想找条件比自己更好的,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要想回去是没有可能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问题,还得通过资本来解决,所以必须得跟个人利益有关才有驱动力。

如何提高结婚率,我给一条建议性意见

我的建议是以国家实现“共同富裕”为宗旨,展开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引导人们为实现共同富裕努力,而不是为个人富裕努力,咱们国家在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就说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可现在呢?先富用资本的力量在剥削穷人。

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先了解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城乡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

第二:城乡工作地位上的不平衡。

第三:城乡资产结构上的不平衡。

第一:地域不平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土地价值的巨大差异造成的,比如:广东人有一块土地拆迁了,就能获得上百万的财富,或者建个房子收租,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在广州一个村庄农民的自建房,租小单间10平月租500元,一栋5-8层,一栋小楼每月收租几千上万不等。

同样一块中国的土地,在农村,用来建房子是自住,没有任何收入,用来种菜也只是省了买菜钱,用来给别人种,只是为了别让他荒了,是免费请人帮忙,也没有钱或者很少收入,是没法和城里相比的。

你出生在这种地方,天生就不用上班,只要躺着收租房就可以了,你要结婚,肯定也要找同等生活条件的,而农村人在30岁,要赚到上百万在城里买房落户的人是极少数,可能工作一辈子也没买一起,在这边打工,还得给他们交房租,这是城乡第一大不平等。

第二:工作不平衡是城里综合条件好比农村好得多,城里人在国企、事业单位,有五险一金,工资高、待遇好,而农民种田、畜牧,收入少,没有什么保障,看天吃饭。

农村人的生活简单,人际关系也就是方圆十里地,活动范围很小,因为他们要守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而城里人没事就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去哪就去哪,自然见识面要比农村人高得多。

第三:资产结构上的不平等,主要是农民的收入非常单一,主要靠体力,积累财富的速度很慢,主要靠储蓄还一直在贬值,而城里人可以收租,可以代款、融资,投资各种生意、购买股票等,因为有复利效应,所以积累财富的速度要比农村人快上很多倍。

如何提高结婚率,我给一条建议性意见

解决这三大不平衡,实现共富裕富,让大家的财富水平线接近一致,让大家在择偶上不再有过大的财富水平歧视,那么大家找对象的意愿自然就高了,结婚率就会提高。

关于第一条不平衡,有专家提出,土地共有制,也就是说把农村的土地和城市的土地绑定在一起,建立土地共有制的基金,按面积,让大家共同持有,城市有拆迁,那这个钱就是城市人和农村人共同获得这些钱。

问题是城里人肯定不愿意了,你农村的土地不值钱,凭什么能和我一样获得这么多收入呢?假如咱们在改革开放之前,土地都不值钱时,就绑定了这种土地资源共有制的关系,那么就可以有效防止这种贫富分化,但这是后话,现在要实现就比较难了。

后面二大问题国家其实已经在解决了,比如促进农业生产,扶持农产品等,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农村的资源跟城里差太多,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缺点,比如:保质期短,价格便宜,天花板高,看天吃饭等,加上人口流失,年轻劳动力和知识分子都离开农村了,要想振兴乡村何其困难。

建议通过房产税和“共同富裕”来引导城乡通婚

国家现在准备收房产税了,但可能因为各种考量,还没有开始正式颁布房产税的政策,即使颁布开始可能也收得很低,我认为可以颁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城乡通婚,以此可获得减免房产税的资格。

比如:城市户口有房子的人都要收税,具体按城市不同税点不同,假如一线城市有房者,收房产税2%每年,一套房子按200万算,那一年要交2万的税。

但是如果城市户口家庭中有人和无房产的农村户口人结婚了,就可以免房产税10年,或是永久,那在利益上说,和农村户口的人结婚是有价值的,起码10年能少交20万税,如果离婚,那不好意思,税接着交。

可能有人说,城里有房的人不差那点税,那没关系,还有出租税,但凡房子不是用来自住,是出来出租的,都要交租金的10%作为税收,如果和农村户口的人结婚,也可以减半或者全免,前提是你不能离婚,离了那不好意思,税还得交。

这样一来那些有几套房子的人就会增加很多房产税,但是如果自己做不婚族的话,就没有机会获得这些税收减免的资格。

这样会不会提升结婚率呢?我觉得会,今天的人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的,这条政策是引导有钱人和穷人结婚,也是符合共同富裕这条宗旨的,别忘了最早咱们国家靠的是工农联盟起家的。

这个政策你可以自由选择,并没有强迫,这是以共同富裕为宗旨,也是在体现城里人的价值,如果二个有房的人结婚了,房子其实是多余的,只是你们的剩余价值,但如果你和一个没房的人结婚了,你可能帮了他一家人。

从这点来说,你是有功劳的,国家甚至可以为这类人发一个”共同富裕榜样青年”的勋章,以此鼓励更多的城乡人通婚,这才是真正的先富带后富,让全国数亿农民快速脱贫的好政策。

但城乡通婚会不会相处困难,如果有那就需要国家和城里人再次思想扶贫了,这是后面要解决的问题,但离婚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因为要向钱看嘛!

不要再传递晚婚的焦虑了,除此你还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吗?欢迎探讨!

晚婚晚育对买房的影响(建议通过房产税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