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1)

跟踪科研成果,掌握最新动态!

1 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文明的孕育和形成离不开农业生产作为最基础的资源储备和动力来源。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文明起源阶段的农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指出多样化的土地利用和作物人为干预为中原地区早期文明的出现积累了物质基础。

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2)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该研究聚焦嵩山南麓地区王城岗、瓦店、新砦、程窑等四处龙山时代晚期遗址,借助植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形成了三点新认识。首先,先民很可能利用了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地形条件,将粟、黍、稻、大豆种植在不同地形的土地上,提高了农业产量,为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奠定了经济基础。其次,嵩山南麓地区的农人在龙山晚期可能较普遍地运用了施肥技术,这为今后探讨古代农田管理技术及其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最后,瓦店遗址的部分居民食用了经过精细化管理的稻以及施肥程度较高的粟和黍,也有部分居民食用了施肥程度较低的粟和黍,作物种类与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研究指出,龙山晚期中原地区农业系统已经包括对不同地貌的利用和对作物生长的人为干预(施肥),为探讨农业、社会、文明等相关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潜力。

内容来源:

https://news.whu.edu.cn/info/1015/68198.htm

2 罕见的猫抓病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曹清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袁聪俐研究员团队首次系统描绘了免疫功能正常的“猫抓病”患儿出现全身骨骼损害和内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并详细阐述了导致骨骼损害的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特征及诊治现状。

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3)

猫抓病是宠物传播最主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后侵入人体而引起感染,临床表现多变,以引流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伴有发烧疲倦等相关症状。由于临床上对猫抓病的认识比较局限,且针对巴尔通体的检测技术尚未商品化,猫抓病易被漏诊误诊。

本研究中展示病例为一名反复发热1月余的9岁女孩,MRI扫描时发现全身骨骼异常及肝脾病变,在早期诊断过程中多次被怀疑为恶性肿瘤。该病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后,经过全面检查排除了其它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根据患儿猫抓史及肝组织活检病理初步判断为猫抓病,随后通过农业生物学院袁聪俐团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免疫化学、核酸检测等不同技术对病患血清及受累器官进行巴尔通体感染检测,最终确诊为急性播散性猫抓病。

内容来源:

https://news.sjtu.edu.cn/jdzh/20221026/175584.html

3

暴雨影响水库河口区有机碳组成与碳排放

水库作为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其碳源汇动态对全球碳循环与碳收支具有重要影响。暴雨过程中微生物高代谢率以及来自上游有机物的持续输入和降解或是水库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暴雨导致水温、溶解氧和水化学特征,尤其是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组成发生变化。这些参数通常在几个小时到几天内迅速波动,并显著影响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产生和排放。然而,对水库水体理化参数和DOM来源组成的分析依赖逐周、逐月乃至逐季度的野外观测。

常规周期性监测手段无法捕捉到暴雨等偶发性事件发生发展规律,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研究组副研究员周永强等在千岛湖上游新安江流域,对暴雨事件前后水体理化性质、DOM来源组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碳排放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

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4)

研究显示,暴雨事件会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流域内的陆源有机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通量。暴雨导致流域内大量高度不稳定有机质在水体内富集,为生态系统异养呼吸提供了优异的基质,同时DOM的降解和颗粒状有机质的存在,在水-沉积物界面创造了适合厌氧微生物产甲烷的厌氧环境,从而增强甲烷排放。此外,暴雨过后的低压环境以及水库中氮/磷水平的显著升高,也影响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通量升高。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暴雨的发生频率和降雨强度的增加,可能增加不稳定有机质对水库的输入,未来应当加强在极端暴雨事件期间的高频监测,以期为水库碳排放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内容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210/t20221023_4852192.shtml

4 可穿戴变色应变传感器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管理需求不断提升。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够实时对生理信号进行分析判断,为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带来契机。相较于可穿戴电子健康检测设备,可穿戴变色传感器监测方式更加简便易行。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可穿戴变色传感器往往制备繁琐,并且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高性能的可穿戴变色应变传感器件。

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5)

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何刚、邵金友、刘子顺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黄永安组成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研制出具有应变感应性能的变色传感材料。此类材料露置在空气中数月甚至两年之后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超过500次的拉伸循环和电致变色循环)。更重要的是,该变色凝胶可将拉伸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从而实现了对应变的可视化传感。这项工作为研制可穿戴变色传感器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

内容来源: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8445.htm

5 发光材料在可穿戴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智涛副教授撰写关于“发光材料在可穿戴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评论文章,文章系统讨论了发光材料的可穿戴应用,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多功能电子设备与人体的结合将在能源、传感、健康监测和治疗等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缺乏用于实时信息显示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许多潜在的应用受到阻碍。传统的发光显示器体积庞大且坚硬,无法与人体很好地相结合。新兴的发光材料有望减少可穿戴、可贴合和可植入电子发光器件与人体的机械性质的不匹配程度,从而使得人体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能产生稳定的界面。这些与人体结合在一起的发光器件不仅可用于柔性显示器,也可用于光学成像、神经刺激和光动力学治疗。

目前,可以与人体很好地结合的发光器件大致可分为三类:可穿戴发光衣服、可贴合发光皮肤和可植入发光生物器件。下一代发光材料将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特性,其中包括高亮度以及高分辨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适应人体的形状和运动引起的大形变,发光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低杨氏模量和高机械拉伸性。发光材料还需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来延长可使用时间。理想情况下,发光材料也应具有生物可吸收性,无需额外手术即可将其从体内排出。最后,生物相容性将是一项要求,特别是对于可植入应用。

内容来源:

https://news.sjtu.edu.cn/jdzh/20221026/175569.html

排版 | 弢弢

审核 | 六朵 苍翼蝴蝶 苏苏

人类历史发生几次瘟疫(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视角)(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