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时节,杜牧的这一首《清明》又让人想起。有人说,以前的清明时节比较热闹,全家族人都聚集到祖先的坟前祭拜,同时还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但如今情况不同,清明比较冷清,且形式化较多,有的人甚至给祖先祭拜塑料物品。
《礼记》曾说:“生而养,没而丧,丧则祭”。千百年来,国人无不是遵守这一礼仪,后人在先人去世以后,都会到齐坟前祭拜,祭告慰祖先安好,也祈祷活着的后人平安。
最初的时候,祭祖活动还是比较散乱的,时间和节奏上没有统一,有的是元旦之后就展开祭祀祖先的活动,如清皇族通常会在元旦的第2天祭祖,民间则通常在死者的忌日去祭拜。
当然,比较统一的节奏还是在的,那就是大多数的民众都会在清明时节去为祖先扫墓。民国以后,基本上都集中到这一段时间来了。据说祭祖的时候还有几个忌讳,如“一家坟,不烧两次纸”等。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清明节及其规矩“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自从国人在清明时融入祭祖与寒食以后,它就兼具了人为与自然两大内涵。
我国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有农耕活动,千百年发展以后,二十四节气也随之被发明出来,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也影响着中国古人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
《易·说卦传》规定了二十四节气在文化概念方面的表达,认为清明这一节气让万物生气旺盛、吐故纳新,使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适合人们到郊外去进行踏春和扫墓。
《易》成书于周代,说明清明在此之前就被人们意识到,并在这一时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历史渊源虽然悠久,但让清明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还是唐宋以后。
据《新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许多官吏由于回乡扫墓而耽搁政务,为解决这一问题,唐玄宗决定给官吏们以一定的时间去扫墓,颁布了清明时节放假的命令。如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唐玄宗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此后不久,有《唐会要》等有相关的记载,唐玄宗将每年的敕令转为制度,让衙门依例放假五天。从规定上来看,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而唐朝同时也结合寒食节,丰富了清明的内涵。
基本上存在以后,祭祖由官方的活动转变为民间普遍遵守的一种行为。祝如今的国家法定节气假日来看,清明节已经被列入国家法律之中,民众的节假日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所以,清明不单单只是官方的祭祖活动,民间也在这同一时间里面去祭拜祖先。
千多年来,随着祭祖活动在清明节变得越来越流行,民间结合传统文化和各地域的特色,造就了一系列清明时节的忌讳和要求,被后人继承与尊重。其中就有一个很奇特的规矩,即“一家坟,不烧两次纸”。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特殊的规定呢?
二、为什么“一家坟,不烧两次纸”?“一家坟,不烧两次纸”并不是特殊的民俗传说,而是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到达以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的地步,但各类宗教活动依然以宗族为核心,有的甚至依赖集体劳动来获得生存物资。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我国的文化内涵中增添了“团结”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一个和尚只能渴死,三个和尚才有水喝。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虽然占主体,但并不普及,集体劳动仍然起到很大的社会作用,在如此情况之下,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只能以集体为中心,而不是个人。为解决内部问题,团结成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理念,它也因为起到重大作用而融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那么,团结和清明时节的““一家坟,不烧两次纸””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家庭是否团结,又或是一个家族是否强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清明时节的祭祖。封建社会时期,虽然社会基层单位已经突破以血缘组织为基础的特殊关系,但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血缘关系。简单而言,就是许多人都以拥有共同祖先和血脉而团结到一起,祭祖的时候,烧的当然是同一家的纸。
所以,祭祖并不仅仅只是单个人的对于祖先的纪念活动,而是要求有多人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如此以来,祭祖当然是在多人参与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只是一次简单的扫墓活动而已。
从这里也可以得出结论,祭祖活动中掺杂着人们的社交和社会活动,起到联络与团结后人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在皇族的祭祀活动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皇帝通常会设有宗庙和祖庙,宗庙是主人活动的重要场所,祖庙则是祭拜的地点。
比如清朝时期,皇帝们通常都会在元旦之后的第2天进行祭祖,仪式相当隆重,不仅聚集了众多王公大臣,还让天下共同悼念。如果哪一个皇帝没有这么做,当年遭遇到的许多意外事件都会归咎于“祖先的不显灵”,从而让该统治者下台。
其实,期盼祖先保佑后辈只是一种无形中的约束,人们是否团结,在祭祖的过程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没有必要去进行强制性的规定。所以,如果一家坟烧两次纸,不仅代表这一家人不团结,而且会让烧纸的人在往后的交往过程中将矛盾愈演愈烈。
只能说,祖先还活着的时候,后人们则团结到他们的后面,当他们离开以后,清明时节的扫墓便是让人们再一次团结起来的重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流行于父系家族公社以后的祖先崇拜与这一功能有极大的关系,人们通常都会通过祭拜共同祖先来维系族内的团结,让族人越来越兴旺。
结语“一家人,不烧两次纸”是有科学依据的,在这一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强制力的习俗后面掩藏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每一项看起来“诡异”的举动,其背后都有极深的内涵,不知道原因的人会将其归结为“荒唐行为”,而了解人为知识和民族学知识以后,对其理解自然有不一样的角度与结论。从民族学的角度而言,清明时节祭祖活动是一种集体性行为,人们通过这一些特殊的聚会来达到内部团结的目的,有其极强的社会性功能。
对于历史学而言,清明时节是周朝兴起、唐宋全面流行以后的历史文化活动,人们应当遵守这一些特殊的习俗,将祖先发明的东西保留下来,不至于到新一代人的身上以后,文化就此消失。其实,对清明时节表示担忧是多余的,无论是以前还是如今,在清明时节到来的时候还是非常热闹的,虽然某一些人走形式主义地给祖先一些不该有的东西,但至少心意已经表达了。
参考资料
《新唐书》
《唐会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