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

编者按: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未来属于实干家。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表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河北有38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他们,或是以技取胜、以精立业的焊工,或是把群众当亲人、把警事当家事的民警,或是痴心技术创新、精益求精的输电运检员……但所有成绩的取得,无不源于点滴日常的努力;所有事业的突破,无不得益于积年累月的奋斗。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今天,请跟随我们一起品读这群平凡而又不凡的劳动者的故事,去感受他们生活、工作里的酸甜苦辣咸。

我热爱数控加工,工作是我唯一的爱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培养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优异成绩,再多的辛苦,内心都是甜的。

——刘明

劳动实践周成长感悟(劳动是我最大的享受)(1)

刘明(中)指导学生学习。刘伟摄

人民网石家庄5月4日电 (林福盛) “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日,原本寂静的校园传出一阵阵机器设备的切削声。在河北省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生实训车间内,装备制造系一位数控加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正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机床旁,一边操作、一边思考着相关技术问题。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明。“‘五一’假期,别人都休息了,你还忙什么?”面对假期加班,刘明说:“正好趁着今天休息时间,校园安静,能静下心来研究思考一下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熟悉刘明的人知道,加班对他来说已经成了习惯。

作为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数控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刘明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坚持“项目教学法”,按照教学计划,针对教学内容,把传授知识、指导操作与实训项目结合起来,探索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道路。

“先教授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实践操作,最后学生互评老师总结。”刘明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在大赛中斩获奖项,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为此,刘明乐在其中。

劳动实践周成长感悟(劳动是我最大的享受)(2)

刘明在工作室进行实验研究。 刘伟摄

“要想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放弃休息时间,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训练,不停地操作,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自于各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高手过招,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刘明看来,给学生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在比赛中正常发挥。

“在比赛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突发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沉着冷静,不慌张,千万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为了理想的成绩,在训练中,刘明和同学们并肩战斗,平时牺牲了休息时间,双休日也常常在一起奋战,有时经常坚持训练到后半夜。“不怕累、能吃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即将到来的技能大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刘明说。

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奋斗终有回报。任教期间,刘明和同学们的喜报一个接一个。2016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数控大赛河北省选拔赛五轴加工中心师生组合项目第一名;2016年12月荣获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赛项院校教师优秀奖;2019年12月荣获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职工组决赛优胜奖;2021年6月荣获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

干一行,爱一行。钻研和执着,让刘明成为数控加工领域的行家里手。

劳动实践周成长感悟(劳动是我最大的享受)(3)

刘明研究学习数控相关技术。 刘伟摄

连续多年,刘明奋战在教学和生产一线,以“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从事多轴数控加工十余年,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2015年参与“准直器框架”项目;2018年参与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合作的“氧化铝陶瓷碗陀螺仪”项目;2019年参与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螺旋叶轮”项目;2021年参与与河北乐恒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压缩机叶轮”项目,均取得成功,为学校与其他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园里,刘明带领的团队,让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在他的带领下,技研技改项目达到40多项,组织多项先进技术培训,推动了技术革新进步。

眼下,刘明负责学校装配制造系数控加工的实训工作,已是数控教工专业带头人。倾囊相授,刘明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400余名学生,均取得了中级工、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工作,还可以有所作为。”刘明说。

“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全国技术能手”......这些是对刘明多年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工作的认可。

2022年4月,刘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问及他的获奖感受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劳动是我最大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