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属加工领域,一百多年来我们对麻花钻的热情和钟爱始终没有减弱。发明麻花钻之前的钻头很简单,大多像现在的扁钻,顶端有二条刃,背部磨平用于排屑。

140多年前,莫氏(Stephen A. Morse)在钻头二条切削刃的前刀面处首次划时代地磨成圆弧槽,保留其背部的其它部分。该槽沿着刀体外周螺旋状似的伸向钻头柄部,这样,钻孔时刀刃处切削产生的切屑就可以顺着槽轻易地被排到孔外。麻花钻的英文为Twist drills,直译过来应该是螺旋钻,但是因为这种钻头的外形酷似小吃摊上的麻花,所以在中国就顺理成章地被叫做麻花钻。

麻花钻在金属加工中最常用到的,但是日常交流中要想将钻头的各个位置沟通清楚也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在ISO中定义的一支钻头的术语定义多达40多项,可谓错综复杂,眼花缭乱。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1)

最近查阅资料,发现一个比较简洁清晰的钻头标注,与大家分享

直柄/锥柄麻花钻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2)

切削部分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3)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4)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5)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6)

直柄麻花钻型号规格(尺寸和角度根据)(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