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那些流传下来的老话,始终能将真理剪破,彰显出人世间的真相,为后世来者以启发。

比如老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99%含金量的金块中,仍然含有1%的杂质,绝无可能纯净无暇。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贵重金属,被人们争相纳入收藏的角色地位。

至于人,就更不用说了,其复杂多变,机器AI进化30年也赶不上。

所以,老祖宗对人的识别历来有之。

好人、坏人、不好不坏之人、圣人、恶人、十恶不赦之徒、至纯至心者等语言称谓,都是近千年历史中,人们对自身属性的一种识别、分辨与归类。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1)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在《道德经》写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利而不害的意思是,若一个人心存善念,就会给身边的人,甚至其他生命体带去更多温暖和关爱;而不是损害他们、伤害他们。

这样做,长远看来不一定马上就能获得利益或得到好处,但是,老子说:天道好还。

一个人向外发送出什么,即使人不回馈你什么,天道也会回馈你相应的东西。

所以,只要一个人能做到对他人“利而不害”,天道就会回馈你更多正向的能量。而这些正向能量必然会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生命轨迹,并一步一步的,引导你走向更好的未来。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2)

只要你向外发送的,始终是爱和温暖,那么你周围的能量场就会“境随心转”,而这样一来,你周围最后呈现的局面,往往就是你想看到的。

那些来到你身边的,也一定就是你最初就想得到的。

如果想达到圣人的标准,那么就必须做到为而不争,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好自己该做的,同时坚守原则,遵循天道、自然与社会规律。

千万不要强求什么,只需淡定从容地面对一切结果就好,一个人如果能这样做,天道是不会让你失去所有的,而只会让你得到更多。

好人之道,慧人利他

所谓好人,通常是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在《三国志·吴志·楼玄传》中对好人的描述是:“旧禁中主者自用亲近人作之, 彧陈亲密近识,宜用好人。”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中说道:“ 丰乐不谄,是好人也。”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3)

明代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三七回中提到:“ 宋江道:‘惭愧!正是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且摆脱了这场灾难。’”

好人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和事佬”。

A与B发生矛盾或吵闹,C不偏不倚居中调停。角色很好,但和事佬往往混淆价值观念、是非黑白,为调停而调停,对于事情的解决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

所以,在中文语境中,和事佬一样的“好人”,含义和作用力通常不是很正面。

此外,好人并非简单的不做坏事,那些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只是平常人;真正所谓的好人,一定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以及利已又利人的公益者。季羡林老先生就曾说过:考虑别人的得失利益,比考虑自己得失利益更多的人,就是好人。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4)

在这个常识标准之上,我们对好人的辨识会相对容易。但身边有一些好人,却是需要人们去反思,甚至是防范的。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和珅,曾经得到过乾隆皇帝的极度信任和重用。

哪怕乾隆知道和珅贪赃枉法,也从不处理他。因为对于乾隆而言,和珅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为啥呢?


从乾隆皇帝角度来看,和珅在整顿财政、敛财积蓄方面,算得上难得一遇人才,他不仅能将大清帝国的财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通过创办议罪银制度,把贪官污吏手中的钱,不经过国库,就直接搜刮到乾隆皇帝自己的小金库里,从而让自己有了奢靡生活的花销。

这样贴心有手段的人,能不叫好吗?乾隆皇帝能不喜欢吗?

除此之外,好人和珅还是乾隆独揽皇权的重要臂膀。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5)

乾隆晚年时,虽垂垂老矣,但仍不肯将手中皇权下放给嘉靖帝,还是在群臣催促下依依不舍交出来的。然而,尽管交出皇帝宝座,但凡军国大事和人事大权,乾隆皇帝还是通通自己来处理,不仅坚持每天临朝,还通过和珅,操纵朝政,独揽财政,让嘉靖帝形同傀儡。

正是因为和珅一心一意为乾隆着想,帮乾隆办事,在皇帝面前做足了好人的本分,因此,乾隆对于和珅的贪赃枉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乾隆而言,和珅是实打实的好人,对自己有用的人,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和老百姓而言,和珅却是十恶不赦之徒,不仅应被拉垮下台,更要严加防范。

所以,关于好人坏人,关键看环境,看人。本质上,并无绝对。

心理学让对方自我怀疑(留意身边的这一种)(6)

在具体环境之下,每一个人看待人的标准和使用人的目的均不相同。

人人都是从自己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衡量事实的,所以,识别人性,并对好坏有所辨别,才是通透而睿智的处世态度与方法。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