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

最近,《唐人街探案》又有点火。多数网友们乐得惊叹它对宝宝现实生活的神预言时,一小部分人却注意到,这部影片默默地进入威尼斯日特别放映单元,又被本格派推理大师岛田庄司点名表扬。

葛格前些日子跟陈思诚做过一个学术对谈,发觉这些能从明星转行当导演的,像吴京、陈思诚等,都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绝不是只会坐在监视器后看执行导演拍戏的木偶。

说到底就是聪明,智商情商都高。既懂市场,也有迷影精神。

《唐人街探案》今年“不幸”地进入了一月份的黑色档期——这个档期夹在12月贺岁和2月春节档之间,是公认的最差档期,但仍旧斩获超过8亿票房。但陈思诚不满意。他对我说:“下辈子拍戏我死也不进1月份档期了!”

如今《唐人街探案》还真被做成了一个IP,续集的故事要被放置在美国唐人街,第三集则有望在日本取景拍摄——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岛田庄司表扬的启发,那里可是推理剧的原产地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2)

唐人街探案(陈思诚,2015)

看《唐人街探案》的时候,你能感受一部电影制作的用心和迷影趣味。比如那段致敬《老男孩》中的横移摄影打斗场景,就非常有心思,陈思诚说自己就是要拍这种屌炸天的镜头,以显示“我能”。

而电影的故事同样富有诚意,一波三折,尤其最后张子枫在医院里,毛骨悚然地对着镜头一笑,让人依稀想到《大逃杀》里满身血迹却迷之微笑的胜出少女,真是忍不住地打了几个哆嗦,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3)

神作欣二遗作《大逃杀》:史上最瘆人的微笑

葛格没有会想到,《唐人街探案》的质量可以如此地超出预期。

记得《唐人街探案》刚上映的时候,俗辣的海报,草根味明星,共同拼贴出一副烂片的面孔想象。但看完影片,大家都很惊叹。就连诸多影评人大炮组队的影向标都全票通过,集体给出推荐牌。

因为《唐人街探案》不只是陈思诚导演履历里的亮点,更点亮了死气沉沉的国产推理片

过去,推理和国产片天然就不怎么搭,更不用说侦探推理片。

推理在中国,称破案、称刑侦更严谨。国产电影的破案担当一般都由警察蜀黍垄断来扛。毕竟事关国家形象,怎么写,写什么,麻烦;写得人格化,更麻烦。于是,想看破案的国产影视作品,都要等到夜深人静的十点档。当年风靡的《红蜘蛛》《红问号》《红蝎子》等红字系列电视剧都是这一卦,带点擦边球的猎奇,肩负性教育的启蒙。至于电影,相形之下更是寥寥。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4)

小时候挺喜欢重案六组的

警察有身份包袱,那写侦探行不行?

也不行。因为侦探没有营业执照,要破案就是以身试法。个体户都可以破案,国家颜面何在

所以,当代国产片,写大反派的多,作案的多,但写破案人的少,推理的少。

不谈今,便问古。中国好看点的推理都是祖师爷级的IP,代表有包青天、狄仁杰系列;还有一派也和推理沾边,便是《风声》重启的间谍片及反特片热潮。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5)

风声(陈国富 / 高群书,2009)

推理的现代缺席,不仅是审查的问题。其实也不太敢想象,原创推理文学的匮乏以及编剧上基本叙事逻辑普遍缺乏的现状下,能冒出神采飞扬的以推理为核心的电影作品。

审查,有时也是块好用的遮羞布。《唐人街探案》让人看到一种另类的可能和希望。

侦探片的重点并不是谜底,它的核心是人物和过程。特别是系列侦探片,首先要有一个经典深刻的侦探形象。

为什么一说到侦探片我们立马想到的是神探夏洛克,是大侦探福尔摩斯?即使盖里奇把后者拍成了个动作片,也不算难看。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6)

就要放伊爷爷

妹子会说,是因为小罗伯特帅,卷福腐

葛格我冒着被打的危险要说,这首先归功于原著对福尔摩斯形象的成功塑造,软布帽,烟斗,放大镜,这些都是福尔摩斯凹造型必备,即使没有看过几本福尔摩斯,多数人也会对这一独特而充满英伦风味的男人有视觉印象。

而当代编剧对于福尔摩斯的形塑,更是抓住他对女人的漠视和与华生的亲密不放,吊紧腐女胃口,强化对现代文化的调试和腐国文化形象的输出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7)

哦...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虽然垮掉的前辈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这种搭在探案片中很常见,但唐探却做出一对全新的、讨巧的、鲜明的神探。唐仁和秦风舅甥,一丑一帅,一疯癫一冷艳,互补而平衡。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8)

王宝强,刘昊然 饰 唐仁,秦风

宝宝扮演的唐仁,回应着本土庶民的喜剧趣味,镶金牙烫卷发,猥琐胜过高大。与之匹配,他全部的超能力就是锁喉开锁掏裤裆之类的小聪明;新人刘昊然扮演的则是偶像派少年,无论是他的衣着还是口音,都缺乏明显的地域属性,与现实社会有疏离,因此他可以被赋予一些异于常人的能力而不显得突兀。

当代中国侦探银幕形象的确立,本就是个人对过去英雄垄断的一种打破,《唐探》更以非主流的草根气息对高大全的英雄取向彻底颠覆。这必须有赖于人物本身性格的鲜活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9)

据说陈思诚为影片写了十万字的人物小传,细致到星座血型。影片不但塑造了独特的神探和笨贼,也成就了与过往国产片中不同的警察形象。

肖央饰演的坤泰和陈赫饰演的黄兰登,作为符号群体的警察是低智的,甚至宝宝光天化日闯入警局,通缉他的警察却对他视而不见,可见侦探推理中常有的对公共体制的轻微批判;但是,作为个人的警察,虽有缺点,却都仗义可爱,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市民图景,有广泛群众基础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0)

国内的创作者不乏有种种奇思妙想,但如何付诸可行的操作则需要灵活的变通。选择泰国唐人街作为背景,一方面很机智地用异域规避掉过往侦探片中的限制,一方面也以历史早已有之的成功策略打造标准的工业产品。今天我们看福尔摩斯这个最成功的形象IP,拍成了各种系列。在电影诞生早期,类似的侦探系列已不不新鲜。像法国的《宝林历险记》等,那时候的创作者就意识到要创作一条能够贯穿每一集的主线,并辅以抓获罪犯、丢失财宝、异国风光及大胆营救之类的惊悚元素,源源不断生产着受观众热捧的影片。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1)

武打片大侦探福尔摩斯(盖里奇,2009)

《唐人街探案》的结尾,陈思诚用一个英特尔硬广预示了下一站侦探们将漫游纽约。唐探形象的开发,不仅一次性填了中国侦探推理的坑,更是开发出现今中国系列片的潜能。这种结合地景展示、城市行销,开发稳定长销的系列片的商业意识相当难得说回《宝林历险记》这部影片,民国时期传进来就很火爆,甚至开启了中国侦探片探索的漫漫长路。在对法美两国的借鉴和学习中,中国的时代侦探片多取材自真实案件,最著名的就有一步之遥和的原型阎瑞生。然而,中国的侦探片在本土化移植的过程中逐渐倚重奇巧耸动与怪力乱神,从而与侦探片的严密推理背道而驰。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2)

宝林历险记(1914)

至今,国产推理也有民国遗风,和国产恐怖片一样是虚张声势不成反沦为闹剧的重灾区。

《唐人街探案》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真的把推理做扎实。很多人说背名人名言和展示书架显得掉书袋,但平心而论,《唐人街探案》确实活学活用了本格推理。首次看影片的时候,案件推理很容易被笑料和动作分解冲淡。但唐探的推理相当严密甚至精彩,经得起回头检验。日本的本格推理最注重的就是逻辑至上,它不故弄玄虚,而是尽可能让读者和侦探处于同一平面,共享同等公平与理性的逻辑推理。案件的核心不是犯罪结果和揭露罪犯,而是罪犯,侦探,观众三者共同面对不可能犯罪,如密室杀人/孤岛杀人,用智力所制造同时开解出谜团。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3)

本格电影..一时只能放个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秦风作为一个推理迷,坦言自己的愿望就是完成一场完美的犯罪。《唐人街探案》的难度在于,与以往悬疑片或者社会派推理所不同,整个案件如同密室本身被封印,并没有随剧情发展而持续推进。

它的推动在于案件线索的发现与重组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4)

对于案件的解密,再不用开天眼发神力,更不是想当然地利用语言叙述的障眼法。《唐人街探案》相当出彩的一个段落是对案件的真实再现,很独特地用舞台化的定格方式,让观众看到现场,构建现场

陈思诚从不讳言自己对日本推理的借鉴,无论是借主角之口直言的歌野晶午、《体育馆杀人》的密室杀人方式,还是那划过书架上的一排东野圭吾的小说,都显示出十足的推理迷瘾趣。

这种趣味在结尾处形成一个漂亮的反转,雪诺名字与行为干净利落地建立在小说《白夜行》的前文本之上,又与开篇的东野圭吾小说扣成一个完整的圆。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5)

《白夜行》日剧版

除了迷影借鉴与致敬,陈思诚的创新在何处?

且不说整合各类文本而非生硬拼贴的难度。《唐人街探案》的本土化的创新更在于它把喜剧和侦探两种气质完全不搭界的类型缝合在一起。很多人都认同商业片要做到类型杂糅,也认同国产喜剧的头号吸金地位。“喜剧是它的商业属性,侦探和推理是它的艺术属性”。陈思诚低开高走,用一个很低的门槛招揽观众,但是他很清楚侦探推理片才是影片的核心。《唐人街探案》的社会文化是立在侦探推理之上的,他甚至用易经等宗教来解释复杂人性中的善与恶,从这个角度来说,破案与犯罪也犹如一体两面。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6)

肖央,陈赫 饰 坤泰,黄兰登

至于对喜剧的运用,尽管笑点有些勉强,但能看出在结构方面的努力。《唐人街探案》的喜剧是脱离当下喜剧常见的网络段子,一方面很有意识地建立重复—重复—反转—重复这种经典的喜剧结构模式,一方面又利用喜剧延宕了悬念的揭秘,调试出自己的节奏

拿掉搞笑和动作的装饰剔推理的骨架,就会发现原本是单一凶杀的案件被拆解成偷金和杀人两个案子,而原本对真凶的追查的明线也在不知不觉间转移到另两条复杂的杀人陷害的暗线上,无辜的人有罪恶,有罪的人也有无奈,善与恶在复杂的结构中被模糊了。

能玩这种结构和深度的,前有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后有朴赞郁的《我要复仇》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7)

惊魂记(1960)

至此,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惊叹,《唐人街探案》竟然是这样推理片。无论是从社会文化的深度,还是电影的结构语法,它确实为中国侦探推理类型做了一次成功而可行的创新。

在期待唐人街侦探走向纽约的同时,也忍不住思考,如何书写和确立完全以本土为背景的侦探推理类型。这看起来是个不可能的挑战,但“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

诶?你们知道岛田老师有部新片么?(望天

这是你见过最诡异的笑(深度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笑背后)(18)

视频 | 《奇爱博士讲电影》视频节目,本期主题是“国产青春片的N宗罪”,有颜值,有趣味,更有文化深度,点击“阅读原文”欢迎大家收看,更希望大家留言区提出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