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皇明疏钞序〉注释【正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及翻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及翻译(皇明疏钞序注释)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及翻译

刻 〈皇明疏钞序〉注释

【正文】

余少时业好观国家故事,比通籍①,备员辇毂②,为行人咨诹③之。暇时从史馆中秘④诸郎,阅所藏书并台省所下章奏,有当于心者,辄手为抄录,纳之箧⑤中,自谓稍稍见虎一毛已。幸主上拔置⑥台端⑦,日发视故箧,不废顷⑧。

奉命榷鹾⑨吴越,而是箧也载轺车⑩中相随以往已。事而竣而代者,业复报迁⑪,余优游坐食无他营,于是毕取箧中诸钞彙次之。间裒⑫诸名家所尝编辑者,以广吾所未备,藻质具存、法巽兼采,盖自国初迨⑬嘉隆间,总之,凡若干篇,题曰:《皇明疏钞》,授梓以传。余惟古者有记言记事之史,即今太史所注《起居实录》,及公卿百司所上章奏是也。《周礼》宗伯⑭之属,有御史一人居柱下,典掌书史。而《汉官仪》⑮亦曰:殿中御史兼典兰台⑯秘书,外督部刺史,内受公卿章奏,乃知纲罗旧文以彰法戒,固御史事尔。

【注解】

①通籍: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通籍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辇毂:1.天子的车驾。用以指天子。2.京师。

③咨诹: zī zōu,是指访问商酌;谋划。

④ 中秘 :亦作中祕,中书省和秘书省的合称。

⑤箧:qiè,指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箧。

⑥拔置:意思指提拔安置。

⑦台端:唐代侍御史之称。

⑧顷:通 “倾”。

⑨ 榷鹾:榷盐使, 唐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行盐专卖。安邑、解县两池盐先属度支使管理。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置榷盐使,掌两池盐专卖及查禁私盐。元和十五年(820),又改河北税盐使为榷盐使。

⑩轺车:yáo,一马驾之轻便车。 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

⑪报迁:完成任务,报请迁官。

⑫裒:póu,聚集,~集。~辑。

⑬迨:到。

⑭《春官宗伯·大宗伯》是西周时期文学家周公创作的一篇散文。周公旦,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⑮《汉官仪》:基本信息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是两汉典章制度汇集。今本两卷。汉应劭撰。成书于东汉末年。

⑯兰台: 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

【正文】

明兴以来,祖宗制令金匮所藏,职在太史,沨沨乎①与三五明圣并丽,而名卿、硕辅,诤臣、拂士诸所论,思匡纠②鸿猷③石书,迄④无成书以备史官之缺,亦司职事者之过也。余不佞⑤,逖⑥观两汉诸臣,贾谊⑦太息⑧而危明主,鼂错⑨慷慨而陈大计,汲黯⑩、匡衡⑪之徒或志在拾遗,或心存补阙,言无诡激、事有明征,方⑫之典谟⑬,亦其流亚,降及李唐魏征,密⑭勿于熙朝⑮,陆贽⑯徘徊于庸主,厥⑰有敷陈,并称遗直,宋之先代,典则犹存,至其末叶枝蔓,滋甚窽言⑱累牍,强所难行乖本实矣。

【注解】

①沨沨乎:形容乐声宛转悠扬。

②匡纠:矫正;纠正。

③鸿猷:hóng yóu,意思为鸿业,大业;深远的谋划。

④迄:至。

⑤不佞:nìng不才。

⑥逖:(tì),远:“逖矣!西土之人”。

⑦ 贾谊 (公元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⑧ 太息:叹息,叹气,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

⑨鼂错 (公元前200—前154)cháo亦作“晁” 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历任博士、御史大夫。

⑩汲黯(?-公元前112),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⑪匡衡(生卒年不详),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⑫衡方(106-168) 字兴祖,东汉平陆(今汶上)人。原系唐尧苗裔,本姓伊。其祖先伊尹,商之贤相,相汤伐桀,遂王天下,汤尊之为阿衡,后即以衡为姓。

⑬典谟:《说文》典,经也。《尔雅·释言》谟,谋也。

⑭密:李密。

⑮熙朝:指兴盛的朝代;使王朝兴盛。出自《贺翰林曾学士书》。

⑯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宰相。

⑰厥:文言代词。相当于“其”。相当于“之”。才;乃。

⑱窾言:kuǎn yán,不实之言。

【正文】

本朝郅隆①綦②盛,上轶③黄虞④,一时言议之臣类皆攄忠⑤佈悃⑥,不离。故实而诚意周浃⑦,蔼然⑧忠君爱国之思。上视两汉,殆⑨与之方驾而趋矣。乃今所次,要在阐皇王之略,析理乱之源,烛事机之会⑩,用以翼君德而禆⑪民生。其他猥琐务疵求瘢索⑫,不属陈善之科者,既不敢录。昔人称:废明圣盛德不载,灭贤士大夫之美,不为忠言也。其所陈说经书,匡翊纠正⑬,孰非忠言?即有一,或远于事而未始不有独见也。则又所谓难而无难者,总之,曰:主圣臣直,夫惟臣直,而主之圣益以光显而洪延我国家。所以远迈汉唐宋,而上齐二帝三王者,要在兹乎。

今国史密在金匮石室,其副亦不颛⑭殿中柱下,又其副乃在今世所编疏录与诸所纂《名臣录》中,盖如奕之有谱、医之有案,存什一于千百,岂其尽之,然奕不尽于谱,而善奕者或繇⑮谱而心巧,医不尽于案,而善医者或繇案而意神。故网罗佚⑯简缀缉成事,以待世之奕秋。仓公⑰若曰:明圣之盛德具是已,二百余年之文献具是已,中寰外宇、海徼山箐、夷荒戎莽之情状具是已,立诚君子逢时遇主,傥由是以考镜之,则其端委可见、流变可睹,而所谓神巧可从出也。无谓言难,其斯孙公之意乎。

【注解】

①郅隆:昌盛。

②綦:qí,文言副词。极。

③轶:yì,超过。

④黄虞:黄帝、虞舜的合称。

⑤摅忠:shū zhōng,意思是尽忠。

⑥佈悃:宣告、陈述真心诚意。

⑦周浃:普遍深入。普遍湿透。犹周到。

⑧蔼然:ǎi rán,意思为和气友善的样子。

⑨殆:几乎;差不多。

⑩事机之会:事情和时机的交汇点。

⑪禆bì:禆辅助(副手)~益|无~于事。

⑫疵求瘢索:寻瘢索绽,吹毛求疵。

⑬匡翊:kuānɡ yì.匡正辅佐。匡: 匡 kuāng 纠正;匡正。匡谬。

⑭颛 zhuān,同“专”。

⑮ 繇 yóu:古同“由”。

⑯ 佚 yì:散失。

⑰仓公(公元前205-前140) 本名淳于意。临淄人,汉初医学家。曾任齐太仓令,故又称仓公。他辨证审脉,医术高明。

【正文】

孙公名旬①,东莱人,其按吴越职鹾赋,而奋身以靖越变,悉心以济吴艰,遭逢明圣,有言辄行而立诚识体,宛与诸钞相望。第以事,在万历身任编劘③,不入刻,而以余尝逮④事穆皇,间有陈说,则出其旧所钞者一二,缀之末简以刻,余止之而不能。其委序也,则又辞之而不可。

嗟乎!余亦尝侧殿中柱下之职也。其忠言嘉谟⑤,既有愧于在钞诸君子。而纪明圣,不泯贤哲大业。又有愧于孙公,即序之,不益有余愧乎。然以不能而又不可也。则又强其愧心而序之。

万历甲申四月望日(1584年4月15日)

钦差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地方、督察院右副都御使五云萧廪⑥书

【注解】

①孙旬:孙旬,明代官员,山东莱阳人。字若穆,号浒西。历任明代陕西道监察御史、巡盐浙江、顺天府丞、大理寺少卿、巡抚操江佥都御史、代表作《皇明疏钞》七十卷。

②靖越:靖是平安、安静的意思,越表示昂扬、飞越、超越。

③劘:切削。

④逮dài:达到;及。

⑤嘉谟:良谋。

⑥萧廪:字可发,万安人。祖乾元,以御史劾刘瑾,廷杖下狱,终云南副使。廪举嘉靖末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御史。改巡茶马。万历元年,巡按浙江。请祀建文朝忠臣十二人,从祀王守仁于文庙。寻擢太仆少卿,再迁南京太仆卿。九年,由光禄卿改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进右副都御史,移抚浙江。迁工部右侍郎,召改刑部。进兵部左侍郎,以官卒。赠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