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简述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收发存拣是最常见的四大基本组成模块,而其中关于拣又是备受关注的库内重要作业环节,它的用工量、耗时、成本比重往往在仓储管理全过程中排名前列。故有说法, 解决好拣选问题,是提升仓储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那么在这里,重点和大家探讨的是“拣”环节中人到货和货 到人两种方式的变迁趋势。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1)

02 传统的“人到货”

传统的人到货拣选,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仓储管理方式,在面对单一或者海量的商品库存下,普遍采取将货品按照各种规则分区、分类进行存放,然后人工前往所在地进行拣货。在过往的技术升级长河里,人们实践了借助RF扫描枪、语音技术、电子标签灯光拣选技术等手段来提升拣货过程中的作业效率。在作业策略上,亦有顺序拣选、边拣边分、接力、分区合并等等流程来改善和优化,输送、搬运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辅助,甚至有包括AR视觉识别配合辅助人工等尚未成熟应用的新技术来改善和提升人到货拣选效率和准确性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2)

在人到货拣选的持续优化过程中,大家普遍发现一个行走路径优化的问题,提出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商品货位分布、订单的拆分重组计算等手段来减少行走距离和等待时间。这里便凸显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作业单元(人)的非直接操作时间,在很多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由于占地面积和商品SKU数量甚至库存量的庞大,拣选过程中每个作业单元的非直接操作时间累积起来假若能够转换成直接拣选作业时间,那么效率优化空间明显。于是一个新的优化趋势便产生了,能否让拣选的个体-人站定不动,而让货品主动到他的身边来,供其进行分拣?货到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应用变迁。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3)

03 “货到人”模式及优势

在早年仓储拣选技术升级过程里,AS/RS(托盘/箱)的在线拣选环节;垂直旋转柜/架、水平旋转货架的进出货口;带动力输送线的DAS电子标签播种模组,等等都属于货到人拣选的应用方式。而近两年随着亚马逊Kiva机器人及众多国内的AGV工作站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则进一步实现了货到人的高效和成熟应用。通过硬件的设备来完成货品的存储和移动,结合信息系统、移动终端、灯光指引、电子标签等等技术辅助,真正实现了拣货人员不再大面积行走,而是站定原地双手不停的将队列好的待拣货品进行高速分拣。每个作业单元-人的有效劳动时间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比货到人和传统的人到货两种方式,可以发现货到人具有以下优势:

1、拣选效率提升,由于节约了行走时间,同等作业量下货到人拣选效率更高,有数据表明甚至能达到普通人工拣选的3-6倍;

2、拣选准确性更高,由于简化了劳动者的操作流程,相对单一化的重复动作使得拣选差错率的控制更为有效,在常规拣选差错率3~5‰的基础上通常有10倍的准确性提升;

3、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大幅减少的行走距离,在减少拣货人员作业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补货、容器周转等仓库内其他环节劳动强度。另由于传统仓储作业场地占地较大等原因,无法大面积改善劳动者作业环境,如夏季高温期的库内作业、冷藏冷冻仓储库内的作业等,通过工作站方式,在不大幅增加成本前提下改善员工作业环境条件。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4)

货到人拣选技术仍然在迅速发展中,AGV机器人,包括背驮式机器人的各种延展应用已逐步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获得不错的使用效果;而结合多向穿 梭车、Miniload等密集储存技术应用的拣选工作站,则在很多中小件分拣场景下表现优异,如医药、零备件等行业应用。对于完全智能化、无人化的机器人技术应用来实现货到人拣选,则仍需有一定的时间来验证和寻找应用场景。当下在一些个案应用中,已有高速分拣机、吸盘机械手等技术对满足机器取拿的包装货品进行自动拣选作业;亦有将交叉带分拣机、小滑块分拣机等进一步升级的万向轮分拣等技术的应用展望。

04 展望未来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5)

畅想一下未来的仓储内场景,或许“无人化”已不再遥远,局部模块的少人化和无人化,已在推动整体仓储技术的升级迭代,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分摊成本更低的综合无人仓储会全面接管人工么?大家怎么看呢?

------------------------------

说明:配图源自百度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南昕爸(南硕供应链高级研究员)

仓储现场管理十大手法(仓储管理技术介绍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