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

六盘水市常态化防控(六盘水六枝特区)(1)

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萌到六枝特区检察院评议调研检察工作 虎佳娥/摄

六盘水市常态化防控(六盘水六枝特区)(2)

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禄祎到六枝特区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调研工作 吴健娇/摄

六盘水市常态化防控(六盘水六枝特区)(3)

六枝特区政府、六枝特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府检联动”工作推进会 岳朝晖/摄

六盘水市常态化防控(六盘水六枝特区)(4)

贵州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周德林与贵州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一行到六枝特区对“遇检未来”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改革工作进行调研。 邓昕/摄

六盘水市常态化防控(六盘水六枝特区)(5)

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

  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我们如何守护绿水青山?

  当耕地锐减与发展矛盾加剧,我们如何守护耕地红线?

  当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被侵害,我们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当国有资产流失,我们如何守护“国家的钱袋子”?

  当英雄烈士精神被遗忘,我们如何守护英烈荣光?

  当老年人权益被漠视,我们如何守护老年人权益?

  ……

  为进一步畅通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沟通协作,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检察院与区政府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在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政府部门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设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该机制强调构建“三四五”工作法(“三”即三联:信息联动、线索联动、案件联动;“四”即四看:看回复是否及时、看整改是否到位、看成果是否巩固、看问题是否反弹;“五”即五定: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定措施),促使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上实现联动,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做好合规监管;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实现联动,强化行刑衔接,共同打击影响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实现联动,聚焦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群众关切、发展迫切的重点领域,拓宽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渠道;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上实现联动,将检察机关的专业性意见建议与联合开展调查核实相结合,共同发力;在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上实现联动,健全常态化普法协同机制,共同做好前端普法和末端释法,充分实现“府检联动”“1 1>2”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新机制运行以来,六枝特区检察机关与区政府开展“七大守护”工作,打造出画廊六枝“府检联动”的新靓点。

  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金山银山

  自贵州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六枝特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勇于亮剑。2016年1月,六枝特区检察院就贵州省镇宁县丁旗镇政府违法行为向清镇市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经审理支持了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该案的办理引发了实务界关于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条件、行政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乡镇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内涵、跨行政区划管辖原则、办案权限的协同以及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法院的审判职责等问题的讨论,为在试点工作中办理同类型案件提供借鉴,具有示范意义。2018年,该案入选“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案例”。

  办好公益诉讼案件,一方面要加强跨区域协同,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协作。在脱贫攻坚期间,六枝特区检察院控申检察部门在收到群众反映该院帮扶村银壶街道杨丰村养殖场非法排放污水线索后,第一时间进行研判,及时将线索移送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调查处理。案件办理期间,六枝特区检察院积极与区生态环境、水务部门共同协作开展案件调查。相关行政部门对养殖场违规排污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并积极协调资金在水源点安装净水器。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多方协调促使养殖场搬迁,确保村民喝上健康放心水。

  强大的公益保护合力,离不开机制的创新驱动。六枝特区检察院致力探索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加强与行政机关信息联动。自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以来,六枝特区检察院与区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水务局及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六枝分局定期通报信息、座谈磋商,针对行政机关报送的信息线索,督促相关部门清理各类垃圾50吨,清淤河道60余公里,建立补植复绿基地1个,补植复绿面积280亩。

  守护耕地资源

  确保红线不破

  六枝特区面积约1792平方千米,煤炭资源遍布全区,煤炭储量约为175亿吨,已探明储量约为27亿吨。因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六枝特区耕地面积仅为70.16万亩。六枝特区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的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落后,部分煤矿、砂石厂在关闭后,未严格按要求进行矿山修复,导致矿区周边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大量的碎石、松散矿渣裸露于地表,造成严重粉尘污染。长期雨淋或内部污水的侵蚀,使得矿区极有可能出现塌方或滑坡,对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险。如何守护耕地红线?如何以法治力量恢复生态环境并助力乡村振兴?这给生态修复、复垦复绿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检察机关一头牵着绿水青山,一头挂着金山银山。六枝特区检察院主动当起“安全生产守夜人”,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专案组,联合行政机关共同走访全区18个乡镇(街道)关闭的砂石厂、煤矿,建立“一矿一策”,将修复不到位和未修复的矿山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座谈磋商、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手段,努力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公益诉讼检察还积极配合保企专项工作。六枝特区检察院凝聚行政机关合力,督促新窑乡华际煤矿和中寨乡凸山田煤矿开展生态修复。两个煤矿三个月内投入300余万元对矿山进行修复,昔日废弃煤矿山变成耕地,有效助推企业合规发展。

  六枝特区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破除“就案办案”固化思维,围绕“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达到“办理一个案件、形成一个标准、治理一个行业”的最终目标。截至目前,六枝特区检察院共督促修复关闭矿山23处,复垦复绿300余亩,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难题。昔日满山乱石矿坑,风起扬尘四散,如今满眼葱郁,长风吹过绿波荡漾。

  守护“舌尖安全”

  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六枝特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6月,李某在经营养殖场期间,为了预防产蛋鸡生病,将含有金刚烷胺、磺胺类成分的兽药添加到饲料中,喂养进入产蛋期的鸡。同年7月,李某将生产的3000余枚鸡蛋全部送往超市销售。经行政机关抽样检验,李某销售的鸡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021年4月,六枝特区检察院就李某生产销售的“毒鸡蛋”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李某在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进行惩罚性赔偿,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该案入选贵州省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

  六盘水市检察机关以“一枚蛋”案件为切入点,会同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制定《2021年六盘水市“一枚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市开展为期6个月的蛋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行政机关发挥日常监管职能,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依法规范,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检察院共摸排食品安全领域案件线索92件,立案办理8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7件,纠正行政机关违法、督促履职77件(次),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判决2件,诉讼请求全部得到支持,取得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又安心。

  守护国有财产

  防止国资流失

  为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六枝特区检察院研究部署落实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府检联动”为契机,打好组合拳,更好地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六枝特区检察院以国有财产、国有土地出让金拖欠为切入点,多渠道开展调查摸排工作。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企业,查阅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缴资料,发现多家企业在与行政机关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未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六枝特区检察院立即与区自然资源局和税务局沟通,积极运用诉前磋商、座谈方式推动问题解决。该院先后召开磋商协调会5次,分别向区自然资源局和税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仅用40天时间督促追缴收缴土地出让金11347.78万元、违约金270余万元。此项工作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检察院、六盘水市检察院和六枝特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以“我管”促“都管”,助推机制建立。在办理土地出让金追缴案件中,六枝特区检察院发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水土保持费等仍存在欠缴情况。在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机关权力职责的基础上,办案人员深刻分析原因,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案促改、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抓好源头治理,推进风险隐患清零。建立“问题调研 检察建议 制度机制建设”模式,坚持“从实践提炼经验,由经验形成制度,用制度推动工作”路径,推动区税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及中国人民银行六枝特区支行联合出台《征收“国财、国土”协作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有效衔接。依托联动机制,六枝特区检察院督促追缴收缴国有土地出让金2亿余元、违约金480余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00万元,水土保持费595万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社会治理难题贡献了检察智慧,体现了检察担当。

  守护革命史迹

  捍卫军人权益

  历史的记忆不应当被遗忘,革命的英魂不容许被亵渎。

  六枝特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郎岱镇“三·三暴动”烈士陵园垃圾成堆,碑体脱落,墓碑掉漆,严重影响了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氛围,侵害了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六枝特区检察院依法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落实整改,扩宽了烈士陵园道路,在沿路栽种松柏、修建花池,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维护,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为该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此案成功办理后,六枝特区检察院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协作配合机制》,对全区烈士纪念设施是否存在被侵占破坏、利用不当、应保未保等问题进行重点摸排,向有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4份,督促相关部门将34座散居烈士墓迁入龙桥烈士陵园集中管护。

  军人保家卫国,在他们身处危困之时,则需要社会共同守护。六枝特区检察院在办理某行政监督案件时,发现退役军人郭某、刘某及退役军人家属罗某3人所在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3人工资被拖欠。六枝特区检察院积极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及时对3人开展司法救助,让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切实感受到检察关怀和司法温情。

  守护未成年人

  绽放绚丽花朵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保护,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1年4月,六枝特区公安机关查获一辆严重超载的面包车,核载8人实载15人,除驾驶员外,全部为区第十一小学学生,且住同一个村。这是巧合还是事出有因?该院检察官带着疑问深入学校,发现实际情况较为严重。

  区第十一小学有1800名学生,因学校教学资源整合,其中有352名学生来自九龙街道五龙村。因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多学生上下学都是靠三轮车、摩托车出行,经常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开车,后排座椅上坐着五六名学生,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六枝特区检察院强化“公益之诉、督促之诉、协同之诉”,及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督促履职的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区交通、交警部门积极作为、密切配合,在线路勘查、手续审批上打通绿色通道,不到10天时间,便开通了“区十一小——五龙村”的公交车,消除了300余名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安全隐患。

  六枝特区检察院注重加强未成年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护,对安全监管、生活管理、教育改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监督。在驻所检察工作中,检察官针对六枝看守所存在将成年在押人员与未成年在押人员混关混押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及检察建议,推动全市41名未成年在押人员实现集中统一关押,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在守护未成年人的路上,六枝检察人从未停歇。六枝特区党委也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区党委书记领衔、政府领导主抓、检察机关牵头、行政机关配合,以“办案 治理”为导向,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抓手,建立“智能帮教 中心筑防 基地教育”,构建该省首个智慧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平台,打造未成年人观护实践基地,营造呵护涉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无痕融入社会的温馨环境,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质效。

  守护“夕阳红”

  保障老年人权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充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检察机关义不容辞。

  六枝特区检察院凝聚公益诉讼检察、刑事检察合力,“检察蓝”牵手“夕阳红”,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共受理涉养老诈骗案件5件,审查逮捕4件13人。在办案同时,该院还注重分析研判养老诈骗犯罪手段,深入探究案件背后反映的群众诉求和社会治理难题,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份。

  防未病,促源头治理。六枝特区检察院主动与区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局座谈,实地走访各乡镇(街道)、社区、村等基层组织,针对老年人爱喝散装白酒的习惯,该院对各处白酒小作坊生产资质、卫生状况、食品检验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线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乡镇(街道)发出检察建议15份。该院还深入思考案件所折射出的管理漏洞,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六枝特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出台管理机制,规范全区行业治理,强化执法及过程监管,要求白酒蒸馏、运输及存储过程不得使用塑料管、塑料桶,确保白酒中塑化剂不超标。并建议相关部门以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育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打造“模范小作坊”,带动经营者实现规范化经营,推动白酒小作坊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

  “益”心为公,天下为公。六枝特区检察院与区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充分展示了六枝检察人不忘初心、“益”心为公的检察担当,也体现了六枝特区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民生情怀和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法治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