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广东省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光正)在短短8年办学史,学生规模已突破万人;在往届高考中,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每届中考也是名列前茅。光正总校长谢柏林将成功经验归纳为:着力提升五大核心竞争力,办素质教育全面、教学质量卓越的名校。

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标志(广东惠州光正实验学校着力提升五大核心竞争力)(1)

繁重的课业以及漫漫成长路所带来的烦恼,造成学生对所谓“自由”的极度渴望。不少家长也忙于事业,没有太多的精力关照孩子的学习。对此,光正致力于最大程度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助力学生学业提升。

“我们的孩子成绩好只是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好、习惯好、才艺也好。”谢柏林介绍说,除了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惠州光正每天还有大课间和下午阳光运动一小时活动。学校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成绩是暂时的,习惯是良久的。很多光正的毕业生,在大学里仍然坚持高中养成的良好习惯,专注学习、早起锻炼,收益颇多。

20年来,谢柏林一直在教育行业打拼,前12年他在东莞工作,从普通教师、年级长、德育主任、副校长,一直做到校长。2015年,在东莞民办教育超激烈竞争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的谢柏林来到惠州。当时惠州光正初中一个年级只有4个班,到2019年初一年级就已经有40个班。2019年、2021年中考全市第一都在光正。2017年第一届高考就有学生考到清华大学,当年被惠州市政府授予高考特别贡献奖和高中教学成果一等奖。

谢柏林说,用7年时间将惠州光正办到全惠州市最大规模学校,还因为有一个拼搏实干的团队。光正就是他的家,学校管理者、老师以及家长就是他的家人,学生就是他的孩子。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奔跑在追逐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这种感觉很好。

光正有来自全国特聘的优秀教师、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各重点院校校招的优秀教师。在学校用心培养下,年轻一代优秀教师批量涌现,新教师基本三年就能成为骨干老师。

2021年,国务院提出“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惠州市也坚决贯彻落实了“双减”工作,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惠州基本完成了“双减”工作目标。其中,惠州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落实“双减”要求,校内课后服务开展率100%;31万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同时,惠州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并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强化资金监管,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