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学习与学习能力
- 1.2初入商务岗
工程造价专业有几个从业方向,施工方(土建、安装、装饰、市政、路桥等)、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管理公司)、设计院、建设单位(房地产、投资公司、建设主管部门等)。对工程造价人才需求较大的是施工方、咨询方、地产甲方,现在工程总承包盛行,设计院对造价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我对行业的就业方向没有任何的研究,故不能给大家就业方向上有什么建议。
如果你入职到施工方商务岗,相信你下一个最近的、最清晰的、最有挑战目标应该是项目商务经理岗位了。从事商务工作的前三年比较关键,要在工程造价方面夯实基础,若干年以后从事商务管理岗位,可能不会再做具体的计量计价的工作,或者重计量的工作外包出去,你的同事或外包方提供的重计量成果,你是第一审核责任人,你要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现算量或计价中的缺项漏项、套价组价问题、平米含量偏差等方面的问题,这和你工作前期的基本功和积累是分不开的,审核计量计价成果除了经验数据,还需要遵循一套逻辑关系,这都需要时间的历练。我也认为,现场商务部门还是需要内行管理内行,外行管理内行基本上行不通,委派一个没有扎实基本功的人员做商务经理,便是对项目的不负责任。有些公司安排一些刚毕业的学生直接到公司机关的商务岗,催催报表和流程,机关混个数年,给个项目直接调到项目做商务经理,最后项目干的稀烂。顺带也吐槽下,大国企的流程越来越繁杂,平台4-5个,有多少平台是做过深入的基层调研后上马的?报表越来越多,有很多数据是反复和重叠的,有时候急急慌慌的,说要就要。项目上至少得安排一个专人去应付这些工作,那么这些活都是谁做了呢?大部分恐怕还是安排工作1-3年的小伙伴去做了,再加上项目体量都太大,一个新人不可能独立在短时间完成,有的重计量工作甚至外包给咨询了,有多少时间学习算量呢。想想当年我刚入职商务的时候,也有报表,但哪有这么多啊,那时没有电脑,物料分析是A3大小的半透明复写纸,前面序号、定额号、子目名称、工程量、单价、合价,后面一长串自行填写表头的空白分列,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全是手工填写,一个子目一个子目的把消耗量从定额中摘出来乘以工程量,填到那张表上,因此把科学计算器的功能都摸透了,还有一点,常用的定额子目基本上能记得,常用的大宗材料消耗量也差不多能记得,而现在大家都依赖电脑,软件越来越智能,常规的套价软件就能智能化套出来,至此再也没有人关注细节。咨询行业是后来才兴起的行业,以前计量计价的高手大都在施工方,现在算量的高手应该大都在咨询方了吧【咨询方计量人员如果没有驻场经验的话,短板是对工艺流程、实际成本掌握不如施工方】,施工方的老一批的商务人员要不就退了,要不就从事管理工作了,而现在项目上新人的日常工作要不就是围绕平台、报表,跑腿找人签字等工作,哪有多少时间去看规范、翻定额?
1.2.1如何学习计量计价
刚毕业到团队的新同事,一般我会跟他们聊聊天,了解下他们的基本情况,通过交谈大概能知道是否适合商务岗,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看是否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在施工方现场的岗位,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施工现场尘土扬、住板房、天天吃食堂,每天办公室、现场、食堂三点一线,圈子也相对封闭,要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这也是很多人对施工岗位望而生畏的原因。
交谈完后,会给他们推荐一个书单,除了其他适合新人看的书以外,其中有清单计价规范、当地的定额,圈出当务之急需要先看的章节,主要是最前面的定额说明、每个章节的说明、计量规则等。现在是后定额时代,我一再强调大家学习定额知识的原因,一、定额仍然是我们施工方解决和建设方争议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不要认为定额过时了就不去学习它,而是要避免形成定额的思维,要把定额当做工具。我见过大多的业主方、咨询方大多都能接受在合同外新增加的项目按定额计取,这对双方来讲,都相对公平公正,是一个相对中立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某个新工艺,当前省定额没有,别的省市有没有?可不可以提出建议让业主方咨询方选择?二、另外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是比较准确的,我在成本测算中,主要材料的消耗量大部分会参考定额【但不能完全都参考定额,要辩证的看问题】。三、国标清单计价规范配套的计算规范GB50854-3013在精细度上远不如各省市的定额,比如土方的计量,按照垫层直上直下计算工程量,没有工作面、没有放坡,而又在底下的说明中提及工作面和放坡的工作量是否并于土方工程量推给当地规则,结算按发包人认可的施组,最后招标代理出一个量、过程咨询一个量、施工方一个量,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各自按对自己有利的算法;这种问题在清单计算标准中不在少数。你要是能掌握了这些差异,才能更有效的使用这个工具。
所以最好的最基本的知识,来源于国家公共机构编制的规范、定额,何须踏破铁鞋四处寻找,只有把这些真正的专业书籍认真的通读多遍后,再去拓展性看其他书籍。基本上每版国标清单计价规范出来我都第一时间弄一本,好好的看一遍。我感觉我看书总是容易“健忘”,但我至少知道遇到问题或争议,这些点在哪里可以查找到答案。另外,要有职业的敏锐性,经常关注下国家的政策动向,不宜两耳不闻窗外事,视野只完全聚焦在当前的项目琐事中。
也许我是过于古板与固执,我依然认为手工算量是商务人员造价版块的基本功。现在的毕业生在学校里面就学软件算量,简历上个个都写着,我熟悉某某软件算量。手工算量的好处:
■手工算量比软件算量读图更深入,更细致;
■手工算量时,手边放一本计算规范和当地的定额,计算的过程也是学习计算规则(国标计算规范与定额计算规范的对照)、定额章节说明的好时机,而且边学习计量规则边实践,加深对计量规则的记忆;
■图形算量的扣减关系都是软件自己定义好了,基本不用动脑筋,而只有手工算量时候,你才会仔细琢磨相接构件之间扣减关系;
■图形算量有盲区,有些构件可能根本无法建模,还是有手算的场景,当然随着技术的深入,这种场景已经越来越少了;
■有些场景只能适合手算,如变更、现场签证等等,尤其拆改等情况,等你建模的时间,手工早就算出来了。
前两三年,我找了一个1万多平米的项目的全套图纸、技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等资料,有地下室,基坑支护(灌注桩 支护梁),框架结构,有幕墙,面积不大不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非常适合练手用,布置给新入行的同事,要求他们手工算一遍。我自己给大家讲手工算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或者委托熟悉手工算量的同事给他们讲解。我是布置下去了,但项目上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拖延,最后能完成的寥寥无几,我也很无奈。
在2010年,我们一个项目是玻璃生产厂房,整个熔窑都在地下,结构非常复杂,碎玻璃压延车间与传输通道大量地下结构通道,原料车间也是复杂,业主为私企上市公司,也不聘请咨询公司,两名造价人员是老板的本村人,他们公司全国各个地方的厂房基本上都是这两人算,对厂房的构造门清,但人家根本不用算量软件,充其量用Excel列算式。项目前期因为人手不够我直接呆在项目,我手下就两个女孩子(后来调来一个男生,没待多久),都是新手,其中有一名学校学的商务日语专业。我教她们手工算量的基础知识,如何列计算式,算量的基本流程、如何清图、如何学习计算规则;那一年夏天特别热,玻璃厂的核心是熔窑,整个熔窑大部分结构都在地下,7-8月份的一天,我们的钢筋班组长哭丧着脸跑来找我,说天太热了,进度又追得紧,他不干了,好说歹说才留住。就是这种环境下,我带着两个女孩子去现场和甲方代表现场收方,回来整理现场签证,下过雨后现场尤其基坑四处泥泞,这两位同事也没叫过苦。后期我也不在项目长待,其中一名女孩休产假,学商务日语专业的那位女生,后来一直坚持到最后,办理完分包结算、对业主的结算,前年她已经顺利考过一造,现在备考一建,经过几个项目的锤炼,她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商务经理。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我常跟我的新同事们说,在求知方面,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作为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你至少得跑过同龄人吧。这个行业没有捷径可以走,踏踏实实“事上炼”才能获取真知。每个人的求知和成长经历都不一样,也不苛求一样,但方法和套路基本是一样的。世界上,钱财之物是身外之物,可以被人掠走,可以失去,而只有知识和智慧,是永远深藏在自己脑海里面的,没有谁能掠走;人可能会经历坎坷、失意,但一切都是一时的,如果你有一身的本领,不怕没有施展的时候。我当年刚上班时我的老领导聂总常说一句话,很是有道理:“人整人是一时,自己整自己,却是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