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日,教育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当天下午,部分与会代表来到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爱”、“律”、“礼”、“勤”、“洁”五字德育工作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生德育工作内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生德育工作内容(如何抓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小学生德育工作内容

2020年12月2日,教育部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当天下午,部分与会代表来到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爱”、“律”、“礼”、“勤”、“洁”五字德育工作特色。

小编了解到,围绕“五字”,学校建立了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与内容序列,德育内容富有童趣,并在“五字”中深化渗透“四史”学习教育,一起来看。

12月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迎来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代表的考察。与会代表们了解了学校开展的“浦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与浦东的故事”主题活动,观看了“话说浦东”征文以及“画说浦东”书画作品展,观摩了四年级各中队自主策划组织的“学四史 知担当”为中队主题会。

值得一提的是,担任本次展示活动解说员的都是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四、五年级队员,充分展示了学校学生“五自”(自主、自律、自强、自信、自豪) 的精神气质,让与会代表们眼前一亮。

建平实验小学的“五自”精神

自主发现自己: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我反思——有愿望。

自律规范自己:自我管理,遵规守纪,承担责任——有分寸。

自信相信自己:悦纳自我,欣赏他人,敢于展现——有智慧。

自强发展自己:克服困难,敢于创新,永不放弃——有勇气。

自豪认同自己:热爱集体,捍卫荣誉,传承美德——有追求。

学生“五自”精神气质的形成,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围绕“五字”(爱、律、礼、勤、洁)德育目标开展的德育实践活动。立足学生“五自”,植根于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校依托“一个序列”、“四个快乐”、“五大载体”,细化教育目标、趣化实践内容、活化实施途径,形成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德育实践行动模式。

1、“一个序列”,细化教育目标

“爱”是“五字”体系的起点,也是学校校养成教育的入口,从爱自己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爱”——爱家人、爱伙伴、爱学校、爱国家。

“律”和“礼”二字是“五字”体系的规范环节:懂得“律”——遵纪守法,独立自主,自我约束,对人负责,对己负责;学会“礼”——明礼诚信、宽容大度、互助协作。通过内、外两种道德律令的建立,帮助儿童形成自律习惯。

“勤”和“洁”二字是“五字”体系的践行环节:做到“勤”——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做到“洁”——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这两点都是从儿童的生活体验出发,强调通过日常学习行为、生活实践,来形成相应的道德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围绕“五字”,学校建立了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与内容序列,分年级制定“五字”养成教育目标。以低年级“爱”字目标分解为例,确立了如下目标:

1.关爱班级,热爱祖国、家乡,培养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2.关爱生态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

3.关爱同学、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培养宽容品质,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为了达成这些养成目标,低年级的“爱”字养成内容又分解成热爱之心、宽容之心、感恩之心这三个方面。以“热爱之心”为例,梳理出了如下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养成实践点。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国家的全称、首都和国庆节;认识国旗,升国旗时立正、敬礼;会唱国歌,唱国歌时严肃、认真,声音响亮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小、落细、落实。

2、“四个快乐”,趣化实践内容

“五字”使学校德育内容进一步童趣化、生活化、人本化,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习惯、获得感悟。

快乐唱歌

学校提倡学生快乐唱歌,唱好听的歌,唱鼓舞人心的歌,唱有教育意义的歌。

学校班队会课要唱歌;两分钟预备铃时可以唱歌;升旗仪式等重大场合更是要精神饱满地唱好歌。每天中午,由学校音乐组负责在午会课前10分时间,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每年5月艺术节期间,举办“红五月”歌咏节,做到班班有歌声,天天有歌声。

学四史活动中,我们以“歌”知四史,以“歌”知担当,学生们唱“红”歌、唱“赞”歌;唱“军队歌曲”、唱“战地歌曲”、唱“改革开放歌曲”。当日展示活动中,一名队员以一曲自编自唱《读四史 知担当》的京剧片段,赢得了来宾的阵阵喝彩。

学生京剧演唱学四史体会

快乐阅读

学校着力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以“五字”的“勤”为灵魂,制定每个年级学生的推荐书目。在读“四史”活动中,学校购买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读本《少年儿童学党史 》、《少年儿童学国史 》、《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 》、《影像中国70年·上海卷 》、《新中国极简史:1949—2019的年度故事 》。

这几本在学校“阅读墙”上展示的读本,都是教师读后推荐给学生的。学生可以根据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本。当天活动的小解说员魏灵彤说她正准备读《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这本书,“我们家都是地道的上海人,但是我从没看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活的环境,正好借这本书中的一些老照片来感受一下我最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上海”。

快乐运动

在建平实验小学,每个学生必会一操(广播操),一球(篮球)、一舞(集体舞),一绳(短绳)。

其中“绳彩飞扬”是学校一项广受欢迎的普及性活动,每个同学可以通过自主报名的方式参与年纪挑战赛,年级第一则为“擂主”,学校第一则为“绳王”。同时,它也是学生每天的体育作业,真正促进每个建平实验学子的身心健康、多元发展。

快乐实践

学校倡导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在“读四史”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性、主动性。为了解“党史”,队员们访身边的党员亲人,走红色基地;为了解“改革开放史”,他们上网搜资料,制作任务单;为了解“新中国发展史”,学生们以“长征”为主题,开展了“长征系列”人造卫星的探究,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3、五大载体”,“活化” 实施途径

“学科育德”,实现无痕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校各项教育的主渠道,自然也是“五字”教育落地的主阵地。我们注重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改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自尊自律、勤奋刻苦、自主协作的价值观、人生观。

以学“四史”活动为例,我们梳理了每个年级课程资源中的“四史”教育点。如语文学科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等课文,以伟人的故事作为“党史”、“新中国史”等主题教育的内容,让“四史”教育立足学生认知特点,立足课堂主阵地。

社团活动,滋养“五自”气质

社团活动与学科教学不同,其主题选择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能满足学生自我选择、个性发展等需求。学校围绕“五字”的要求,发掘和拓展已有社团资源,近年来共开设100多种社团,覆盖了爱、律、礼、勤、洁的各个养成教育点,在社团活动中,孩子们的思考质疑、实践探究、合作互助、主动发展等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浦东开放30年”是今年在每个年级开设的“学改革开放史”社团之一,每个年级主题不一:一年级浦东的“路”;二年级浦东的“吃”,三年级浦东的“住”,四年级浦东的“河”;五年级浦东的“人”,通过社团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让每个学生了解到他们是浦东改革开放的小小见证者,更是浦东改革开放的大大受惠者, 让“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种子,植根于内心。学校

“队长学校”,锻炼“五自”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少先队自主管理这个载体,成立了各种促进少先队员自治组织——队长学校。队长学校是各中队大队长和中队长的“黄埔军校”,队员们在这所“学校”中明确职责,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通过一系列自我管理的培训,使学生了解自主管理是自己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让他们在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志愿者队、小辅导员、中队小岗位等自治组织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本次德育展示活动中四年级的队长学校学员策划组织了 “学四史”中队主题会,三年级的队长学校展示了他们接受培训的过程,五年级的优秀学员传授小学员们自己策划、组织主题队会的经验。

“人文讲座”,夯实“五自”培养

“人文讲座”的讲课者有学校的老师,有高年级的学生,但更多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医生家长和孩子一起讲述抗疫经历;极地科考队员和学生科普“极地的企鹅”的知识;警察爸爸进课堂与孩子分享《防拐骗妙招》;心理专家妈妈告诉孩子们如何《做最棒的自己》,这一系列以五字体系为基本架构的课程进入了学校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五字”养成教育体系中的很多重要人文品质,如爱学习、守纪律、勤钻研、乐分享等,也通过这些精彩的讲座落到了实处。

“社会实践”,践行“五自”精神

在读四史活动中,学校为各年级学生设计了“套餐式”实践活动。一年级童真识校园:读校园中名人雕塑,了解四史;二年级童心爱社区:看社区变化,感受改革开放;三年级童稚学英雄:进军营体验军威,激发爱国热情;四年级:童言话科学:感受新中国科技变化;五年级:童眼看世界,感受中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使命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拓展了知识视野,培育了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我们切身体验到了“五字”教育给学校德育带来的变化。“五字教育”也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们认为,学校“五字”德育活动减少了独生子女的娇气,让孩子们学会了服务、沟通、尊重、合作。我们也会继续挖掘、丰富、完善“五自”精神内涵,让孩子们在自主、自律、自省、自强、自豪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让小学教育真正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