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
炸出的宇宙
浩瀚无垠的星空一片静谧,漆黑的天宇仿佛黑色幕布。突然,一行金色大字浮现空中,其光芒耀眼宛如明星——如此场景,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现于我的梦中。
一个人总做同一个梦,总归很奇怪。这让我想起了倪匡小说《寻梦》:两个不认识的人,竟重复做同一个噩梦。这是小说家言,过于离奇。但我相信,有这种体验的人不止我一个。至少,艺术家蔡国强也是这样。
同样一个“梦”,蔡国强做了21年。
2017年,凯文•麦克唐纳执导的《天梯:蔡国强的艺术》上映。如果说,电影是造梦艺术,那么,《天梯》就是关于美梦成真的电影。
蔡国强以火药爆破艺术闻名世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冬奥会开幕式上用烟花打出的“迎客松”以及上海APEC会议开幕式上的璀璨烟花皆出自他手。
在这些宏大事件中,其作品是民族国家象征。而“天梯”则是他内心深处的“碎碎念”,因为这是他献给百岁奶奶的礼物。
何谓“天梯”?
在地面铺一条长500米、宽5.5米的绳梯,热气球将其拉起升空。然后点燃绳梯,烟花依阶梯而燃,最终形成夜空中的璀璨“天梯”。
《天梯》点火时长仅1分钟,点燃到熄火约150秒。
为了这150秒,蔡国强等待了21年。
请注意以下关键词:天、梯、天梯、火药、爆破、150秒、21年。
中国人敬天,渴慕天人合一,寿与天齐。但中国神话中的“天梯”却无“梯”之形,登天之“梯”是山和木。《淮南子》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
这段话是说,以昆仑山为梯,山上有山,直达天界,人乃成神,可得永生。
以木为天梯者是建木。《山海经》记载了建木的形状——“有木,其状如牛……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淮南子》则记述了建木的通天之用——“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盖天地之中也。”
可见,中国古代 “天梯”,无梯之形,却有梯之实。
西方文化的“天梯”则有梯之形。《圣经》载:离家的雅各,向哈兰走。夜幕降临,身心疲惫,以石为枕,席地而卧。此时,耶和华神藉天梯显现。并应许与他同在,一路引导。
所以,东方也罢,西方也罢,地上的人们都将永生和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天。他们想尽办法,靠山、靠木、靠塔、靠梯来实现登天之梦。但能否见到天帝或上帝,则要看个人造化了。
无疑,正是 “天梯”的隐喻激发了蔡国强的艺术灵感,而火药的使用,更使《天梯》有了丰富阐释空间。
火药,四大发明之一,是“最中国”的元素。中国人发明火药,初为炼丹,求长生不老。后为攻伐,求克敌制胜。再后来用于燃放,驱鬼敬神。火药既有与“天梯”一样的天人沟通功能,又事关现世欢愉,有人间烟火气。
火药特性是关键所在。其猛烈、刺激、易燃、易逝,兼具破坏性和可塑性。既璀璨夺目,无比美丽,又野蛮狰狞,万分危险。玩火者易受灼伤,玩火药者则有被爆之忧。因不易控而难操作,也因不易控而有更多可能。
对于艺术家,使用如此多变,如此危险的材料并不“聪明”,而蔡国强却正因不愿讨巧,而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走出了独特的艺术之路。
艺术女神为何将火药赐予艺术家蔡国强?或者说,蔡国强为何能抓住火药这个艺术材料?这个问题的答案,将直接抵达艺术创造的秘密。
“我们泉州乡下喜欢放鞭炮。婚丧喜丧,都要放。我的童年,三天两头都听见放炮的声音,火药味很浓,因此我对火药的感受或敏感更强”,蔡国强说。
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历史文化则促成了蔡国强手中的火药从日用品到艺术材料的惊险一跃。
早在宋元,泉州就是各种思想激荡之地。道教、佛教、基督教汇集于此,泉州烧香拜佛之风大盛,城内整日烟雾缭绕。直到今天,开元寺、承天寺、南少林也还是香火旺盛。因此,泉州人极为看重敬天侍神,生死轮回。“福建人都信风水,信看不见的力量和世界。”蔡国强说。
将火药与生死相连,与祈祷上天相连,与人和宇宙相连,这个逻辑链条在蔡国强头脑中日渐清晰。负笈东瀛九年,他写了十几本笔记,“我写的都是关于人类、自然和宇宙的关系,越来越感到生命是宇宙的一部分。”
从此,蔡国强手持火药,一路“炸”将而来, 最终“炸”遍世界。
2015年6月15日晚, “天梯”在泉州惠屿岛腾空而起,在火药施于的力量下,“天梯”直升天际,发出璀璨光芒。
蔡国强100岁高龄的奶奶通过视频目睹了孙子送给她的寿礼。
2020年,蔡国强说:“宇宙中,可见的只有5%,95%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生命的死亡回归到那95%中,我相信奶奶还存在于那95%的宇宙中。”
2021年,蔡国强说:“我的作品传递了一个男孩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情感,表达了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摆脱重力,拥抱宇宙的渴望。”
无疑,这也是对《天梯》的阐释。
火药,成就了蔡国强。蔡国强,成就了火药。
何等神奇?火药,将瞬间幻化为永恒,而宇宙正起源于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