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担任中共中央。

对于这一“天降大任”,江泽民其实并没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原本打算从上海市委书记任上退休后,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甚至为此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然而,面对中共中央的集体决定,面对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党同志的信任和殷切期望,他决定勇敢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离开上海,入主中南海后,江泽民向邓小平郑重而明确地表示:党和人民把我放到这个位置上,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定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是江泽民在离开上海到北京赴任之前,他的老领导、老朋友汪道涵赠送并用以激励他的古诗名句。

据美国学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撰写的《江泽民传》一书披露:

1949年9月,刚刚担任华东工业部部长不久的汪道涵,在下属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视察时,认识了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江泽民。两人同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时年江泽民23岁,汪道涵34岁。

汪道涵对库恩说:“此后,我们就越来越熟悉,江泽民成了我家的常客,我和妻子把他当小弟弟看待。”自此之后,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二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江泽民视汪道涵为“终身的良师”。

1989年江泽民赴北京出任中共中央之前,探望了已经退休的汪道涵,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忐忑。于是,汪道涵赠给他一幅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汪道涵在接受库恩采访时说:“我也感到担心,因为江没有在中央最高层工作的任何经验,而在那里存在很多复杂情况,有很多矛盾,有时会令人沮丧。我用林则徐这幅对联告诉江泽民,他不应该因为个人原因而放弃这个机会。不管前面是什么,他都应当接受这个重大挑战。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2)

江泽民就任后,大学时代的老师顾毓琇写信向他表示祝贺,江泽民在复信中,再次引用林则徐的这两句诗以明志,坦陈了一位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一切的伟大胸襟。

江泽民就任中共中央伊始,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13亿中国人民的承诺:假如有利于国家,自当死生以赴;哪能因祸、害而避,因福、利而趋?江泽民用这两句诗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自己心迹:不辜党和人民重托,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最能证明一切。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以来,党和国家历经了惊涛骇浪。从指挥长江抗洪到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从西部高原到南方海岛,从革命老区到改革前沿,从厂矿车间到田间地头,从高等学府到中小学校,从三峡大坝到航天基地,从边防哨所到绿色军营,从香港澳门到欧美亚非……江泽民的身影经常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最艰难最危险的第一线,人们总能看到他那紧迫而急促的脚步,总能听到他那激情澎湃而充满信心的话语,也能看到了他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有力地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的深度和千钧之重。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3)

江泽民多次引用、用以自励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七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贫寒家庭。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一生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间疾苦,为民众世代所称颂。

1842年,林则徐焚烧鸦片、抗英有功,却遭朝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流放,“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一心为国,忍辱负重,反而被发配到新疆伊犁,可谓英雄落难,其途中的悲愤之情自可想见。然而,胸襟坦荡的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咏诵七言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首: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七律的首联“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是说我能力低微而久当重任,久已感到心身疲惫;若要继续全力以赴地操劳政事,以我这样的衰朽之身,肯定是难以支持了。因为此时林则徐已是五十七岁的老人了。平淡的话语中,隐隐透出一场政治大风暴之后他那种疲乏而低沉的心绪。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4)

然而,林则徐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决不以个人的进退荣辱而萦怀,于是,颔联话锋一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人联想到了春秋时著名宰相郑国大夫子产,因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遭到国人诽谤,子产说:“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品格啊!林则徐自励道:倘使有利于国家,我可以用生命作奉献,怎能因为是祸就避开,是福就驰骛争取呢?他向家人表示,贬戍伊犁,即使是祸,自己也在所不辞。同时也表明自己过去所作所为,主要指禁烟和抗击英军,也都是从“利国家”“不避祸福”这一宗旨出发的。对未来,自己也将一如既往,不改爱国初衷。

颈联“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诗人安慰家人: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实则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

尾联“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从《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则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很显然,为了安慰家人,冲淡别离之悲痛,林则徐是用强作玩笑的戏语来同亲人告别的。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5)

这首七言律诗,最让林则徐引以为豪、流传最广泛的的就是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写作此诗不几日,林则徐在《致姚春木王冬寿书》说:“自念祸福死生,早已度外置之,唯逆焰已若燎原,身虽放逐,安能委诸不闻不见?”这段话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最好注脚。实际上,此联诗也集中体现出林则徐的一生为人。林则徐生前最喜爱自己这两句诗,经常听到他嘴边吟诵有词,乃至死后被其子写入讣告之中。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评曰:“盖文忠公矢志公忠,乃心王室,故二句诗常不去口。”清人对此赞曰:“迹其生平,无愧斯语。”

在写作技巧上,这一联对仗工稳而灵活,如以“国家”对“祸福”,以“生死”对“避趋”,按词性来说,都是正对。“生死以”的“以”字作“为”解,是动词;而“避趋之”的“之”字是虚词。林则徐既用“以”字的实词义表达思想内容,又借它的虚词义来与“之”字构成对仗,显示了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力。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6)

后来人立志要有一番作为的,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官员,都以林则徐作为楷模,喜欢用他的这首七律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以自勉。江泽民也是以这两句作为座右铭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以说是江泽民伟大而光辉的一生的写照。林则徐的这联名句,也正是在江泽民的反复引用下,一时广为人知。

2022年11月30日,江泽民逝世噩耗传来,山东省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伟把《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发到了他所教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师生群里。授课时,陈伟沉痛地说:“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吟诵了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充分表现了一位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一生愿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一切的伟大胸怀。”

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1989年江泽民受命于危难之间)(7)

卢志丹原创,欢迎转发,谢绝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