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春秋战国时属南裔之地、百越之地,未列入汉族政权的统治疆域。今新兴县地域为百越(粤)地。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广东省仅粤北一部分属长沙郡。三国时,吴国黄武五年(226年),临允县改隶苍梧郡。以后,这个县也改名新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宁郡为信安郡,不久废信安郡,复置新州,州治是筠城(今新兴县新城镇)。唐时新州时废时复。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筠城设置新州路总管府;新州路隶江西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新州;新兴县改隶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肇庆府等建制。清时,新兴县隶广东布政司肇庆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除清代省下的府、州、厅,保留道一级行政单位,改并肇阳罗道为粤海道,新兴县属粤海道。

  建国后,新兴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0年8月,云浮县河涟乡划归新兴县管辖。1952年隶属粤中行署。1956年后,先后隶属高要专区、江门专区。1958年11月,新兴、云浮并为一县,称新云县。1961年4月,恢复新兴县、云浮县原建制。同年,江门专区撤销,成立肇庆专区(后改肇庆地区),新兴县属肇庆专区(肇庆地区)管辖。1995年,云浮市设立,新兴县划由云浮市管辖。

广东云浮市历史变迁(广东云浮新兴县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