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摘自《奇妙的提琴世界——提琴知识100问》

作者:曹树堃

大提琴音域是低于中提琴吗(提琴知识100问提琴声音的品质)(1)

优质提琴的声音有何特点?

1)强度、丰满度、宽广度好。这些都是在现代的音乐会中使用的提琴所必备的条件。一把提琴如果缺少以上这些条件,就算其它方面都好,也不能算作第一流的乐器。这些特点不能与表面的响度混为一谈。表面的响度是尖锐刺耳的,是不能传远的。真正的强度之表现是:在坐满听众的音乐厅里与乐队合奏时,琴声能穿透到大厅最远的角落。

2)传播能力强。传播能力(穿遥能力)是真正的强度的结果。我们常听到奇妙的传说:意大利琴如何在这方面超过其它的提琴两二三倍。这是多么可笑的夸张。我们知道,根据音响学原理,声音并不是和距离的增加成反比例,而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即:距离增加一倍,声强减弱到四分之一。五十公尺的差距所得出的效果已经甚为可观,更不用说五六白公尺了。纵然不是意大利琴也同样呵以具有极佳的传播能力。琴音的比较应当在没有偏见而且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的结果。

6)灵敏。在制作优质提琴时发音的灵敏度与发音的强度经常会有矛盾,某些制琴师通常为了前者而牺牲后者,也可能因为后者牺牲前者。在灵敏度方面,阿马蒂琴及斯坦纳琴甚至胜过斯特拉地瓦利琴;但在强度及丰满方面则不如斯特拉地瓦利提琴。第一流的提琴应当兼而有之。

7)均匀。经常的情况是,有些琴的高音很好,很响亮;而在低音弦上就缺乏共鸣。或者相反,低音很好,但高音无力。

8)发音自然而开朗。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经常被人重视不够。

9)发音应当明亮,但却能听得出有暗的底子。

10)发音应当使人感觉到,弦的声音是通过木质而增强的。希尔兄弟在他们的著作中指出:斯特拉地瓦利琴的主要特点是“光辉的木质声音”。这种声音与通过金属材料而增强的声音是对立的。有些琴初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在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带有过多的金属声,而缺少木质的声音。真正能具备上述十项条件的好琴也不是很容易找到的。所以如你有一把好琴,这是一种缘分。理应珍而宝之可也!

大提琴音域是低于中提琴吗(提琴知识100问提琴声音的品质)(2)

2.旧琴的声音是否一定比新琴好?

一般地说,同样品质的提琴.其年份越老,它的声音便会较纯,振动较好,反应也较灵敏。但是不同品质的提琴差异就大了。例如一把做得很差或甚至是以前的流水线工匠粗制滥造的提琴,那么哪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也不可能是一把品质优良的新琴的对手。由于长期以来,一流的演奏家都使用十七、十八世纪的古意大利名琴来开演奏会或录音,人们因此有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好声音的提琴一定是旧琴。事实上是:近几十年来新琴的制作越来越出色即新琴的声音也越来越好。由于的名琴价格飙升到令人目眩的步,它们与新琴间的价格差距是越来越大。而近年来新琴的声音是来越好,所以它们与旧的名琴的音色差距是越来越小。难怪现在有很多一流的演奏家已经开始用优秀的新琴来开音乐会及录音。如梅纽茵、史顿(Isaac Stern)晚年都常用新琴演奏。著名的美国提琴家艾尔玛奥利维拉(Elmar Oliveira)、香港的R本提琴家西崎崇子都用过柯顿&奥夫制的新琴录音及演奏。英国的提琴家尼格—肯尼迪(Nigel Kennedv)以及华人演奏家黄滨(1994年帕格尼尼比赛大奖得主)则曾用华人制琴家曹树堃做的新琴演奏及录制CD。其实,我们讨论提琴好坏及声音的品质是包括音量、音色、反应灵敏度、穿透能力等好多方面的。很多旧琴在音色的纯净度与反应的灵敏度方面会胜过新琴,但是在音量的大小、音型的多变,选择性的多样化方面新琴比之于旧琴是并不次于旧琴的。加上价格上的无比优势,新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把制作良好,调试、保养跟进得好的新琴会越来越接近好的旧琴,进而代替好的旧琴。

3.何谓穿透力?

有穿透能力的声音是如何形成的?有些琴的声音在耳边听感觉很大声,但在远处听却没有声音。有些琴独自拉奏时觉得很大声,但是一邑与其它乐器一起合奏却听不到声音了。有些琴在空旷无人的音乐厅拉,声音很好很响;但当音乐厅坐满了听众后,声音便变得很细弱。而我们往往惊奇地发现,那些古意大利名琴在优秀的演奏家手中。琴声甜美又响亮,在坐满人的音乐厅里其声音能充满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小提琴的穿透力的问题。为什么有些琴有很好的穿透能力,而另一些琴就没有?提琴的穿透力来自于乐器的共振能力。一把优秀的提琴,其振动能力一定很允分,即它有很好的原动力。有原动力的琴才会有穿透能力。一把粗制滥造的工厂琴,往往连琴板厚度的正确性都成问题,其振动能力便一定很有限,那么其穿透能力就更是“有限公司”了。再者,琴声要明亮,不能太低沉。根据物理学的原理,高频的传送能力要比低频好得多。而高昂嘹亮的琴声才能有较多的高频振动。难怪小提琴的声音能比中提琴、大提琴传送得更远。同时,提琴也要有较多的泛音。基音加上较多的泛音合成的乐音,其穿透能力就会较强。经过长期拉奏使用的提琴,其泛音就会比一把未经使用的新琴更多。所以一般地说,旧琴声音的穿透能力要比新琴好些。

大提琴音域是低于中提琴吗(提琴知识100问提琴声音的品质)(3)

4.何谓声音太尖亮,其原因是什么?

好的小提琴声音需要有一定的亮度。与低沉的中提琴、大提琴声音有所不同,明亮是小提琴的特色。但是假如小提琴的声音亮度太高,我们会常听到一句英文“Too bright”这时,便是贬意了。亮度太高的小提琴,特别是第一弦(E)太亮,声音很硬,不柔美,就会像尖叫一样十分刺耳,令人不快。这是很多新琴,包括有些新中国琴与意大利琴的通病。究其原因有以下好几种可能:

1)琴的底、面板过厚。假如底、面板没有做得恰到好处,琴板就会有太多窄小的高频振动而造成声音太亮。

2)弧度太胀太高。偏平的弧度发音较低沉,反之则便太刚亮了。

3)琴身太小。琴身偏大,则琴声就较低沉,偏向中提琴。琴身偏小则声音就会偏亮。

4)油漆太厚太硬。油漆如太厚,便等同增加了琴板的厚度。又硬又厚的油漆罩住整个琴身,那么声音也就变得噪硬了。

5)装配中,各种张力过大。例如:音柱太紧、琴马太厚、琴颈角度太大等等,都是会造成琴声太亮、太噪、太硬的原因。如琴声太亮,我们可以通过减低琴板的厚度,在装配上用较细的音柱、较薄的琴马去调整;还可以从琴弦的选择上调节。反之亦然。

5.何谓声音太低沉.其原因是什么?

提琴声音太尖亮的另一个极端,是声音太低沉。其实对声音的亮朗与否,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偏爱。有人天生喜欢较低沉的声音,但也有人偏爱较明亮的声音。有经验的制琴帅当然可以把乐器声音做得低沉与柔和些,但也不宜过分而使小提琴的声音接近中提琴,失去小提琴应有的特色。再说小共鸣箱(小提琴的琴体)发出的太低沉的声音,肯定没有活力、没有光泽、没有穿透力,声音会变得死气沉沉而不受人欢迎。造成声音太低沉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

1)提琴尺寸过大。小提琴尺寸太大便像中提琴,声音自然也趋向于中提琴了。

2)弧度太平。虽然这样提琴会容易发音,但是声音也会趋向低沉。

3)琴板做得太薄了。琴板太薄的琴,声音不但低沉,而日会发闷、无力,久而久之就会死气沉沉。

6.提琴产生杂音的原因是什么?

提琴的杂音是指在提琴正常共振之外,有些部位或部件发出不正常的噪音。任何人都不会喜欢噪音的干扰。但是提琴是由l00多个部件组成的乐器,其中有木头、有金属,有黏合的、有镶嵌的,有弯的、有直的——难免会出现一些松动脱胶的问题。杂音的出现多数有以下一些原因:

1)指板变形凸起。假如指板中间凸起,手指按弦时,琴弦就会碰到指板而产生不应该有的杂音。

2)弦枕的弦槽太深。

3)琴弦的包皮脱落。

4)拉弦板上的微调螺丝松脱。

5)琴侧边开胶。

6)琴板破裂。

7)饰缘松脱。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琴体内部的衬条开胶、角木开胶、低音梁开胶也都可能造成杂音和噪音。找出产生噪音的根源进而消除噪音,是一件很繁杂的工作,需要很好的耐心与丰富的经验。寻找及消除杂音,一般是从琴的外部零件如:弦轴、指板、琴马、拉弦板开始,逐一排除可能性后,才寻找琴体内部的原因。假如一开始就认为杂音是从内部传出,而把面板除下来,易对琴身造成伤害,且修理费也较贵。

7.什么是狼音?

应如何解决?狼音是指发生在提琴某个音域或某个音上面的一种不悦耳的音,有人说它像狼叫,故而称之为狼音。产生狼音的原因多数是由于面板某个区域太薄,特别是在左声孔(左f孔)下方偏薄。如果把手指按紧这个地方,狼音便会消失。科学家对狼音产生的原因至今未有精确的解释。大体上认为是由于两个共鸣音相互干扰而造成的不谐和震动。狼音一般多出现在小提琴G弦的高把位区。很多声音好的小提琴在这个音域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狼音。解决狼音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每一个不同提琴的情况作不同处理。很难一概而论。笔者认为狼音的出现是因为琴体震动太强,有点失控而造成的现象。所以要解决狼音,便要控制琴体的过强震动。这可以先试一试调整音柱,将音柱加粗,或将音柱移动到较近马子(桥)的地方。另外.也可以略降低琴马,以减轻琴弦的压力来减低狼音。还有一个办法是换个重一点的拉弦板。假如以上的办法都无效,也可以买一个狼音灭音器(Wolf Eliminator)。这是一个管状的塑料或橡胶小圆柱外套一个连着固定螺丝的金属套管将它拴在琴弦上,以达到将狼音减弱及消除的目的。使用狼音灭音器后,一般都能将狼音控制到可以接受的地步。但是,有些琴的狼音实在太厉害,连狼音灭音器也无能为力。这就可能要在琴的面板内部的低音f孔下方加木钉,或用另一种金属的狼音消除器,甚至要将面板内部加固或重新调整。当然,在这样大动手术之后,琴的音色也会有很大的改变,这是琴主人应事先有思想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