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过青城山,你一定见过那山间的翠竹。如果有幸去青城山脚下老乡家坐坐,你一定会喜欢上那做工精巧、美观结实的竹椅子。这就是被列入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椅子。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

“我家住在竹楼上,青竹篱笆花围墙,妈妈彩笔画风筝,爸爸巧手编箩筐。傍晚山间笛声起,竹筒饭熟正飘香,马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这首《竹乡之歌》童声朗朗,歌词中的竹楼、竹篱笆、竹箩筐、竹筒饭,不仅道出了竹尽其用的妙处,也将竹文化一一演绎。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2)

马椅子,2016年被列入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马娇就是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马椅子第四代传承人。记者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芒城村见到她时,她正忙着备料,进山砍竹子。做一把马椅子有一百多道工序,过程繁复辛苦,工序首要的就是选料。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3)

马娇一边精心挑选竹料一边向记者介绍:“选竹子要听声音,要选择敲打后声音听上去清脆的,这种清脆声表明竹质最好。”马娇还告诉记者,做马椅子要选择三年以上的斑竹楠竹来做,然后将砍好的竹子用火烤、晾晒、阴干,再将备好的竹子按椅子的不同部位需求分门别类,再依次取用。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4)

马娇的父亲、 马椅子第三代传承人马泽洪今年已满52岁,目前依然是做马椅子的主力,有着40多年的制作技艺,目前,他正在制作一份来自河南的订单——一张摇椅。这张摇椅造型精美,结构考究,他说:“做这个摇椅的重点就是两根竹子的弯曲弧度必须烤得一模一样,并且要适合人体结构,才能坐得舒适。” 他一边给女儿马娇指点和示范,一边动作干净利落,这是几十年的工夫练就的眼力活、手艺活。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5)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6)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7)

马娇大学毕业以后,开始了创新创业。2014年她成立了马椅子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成员共有20多户。说起创业之初的坎坷,她仍然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个客户想定500把椅子,让我们在两个月之内做完,当时没成立合作社,人手不足, 不敢接数量大的订单,所以完成不了这个订单,但自从成立了马椅子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多了 ,把我们这一带的村民都带动起来了,才敢接大量的订单 。”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8)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9)

在家人的支持下,靠着精准营销和精湛手艺,马娇去年已实现马椅子销售1000多把,加上竹工艺品和竹装修产值达65万元左右,为合作社成员每月增收两千多元。合作社成员马泽均表示,自从成立了这个合作社,销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要自己去销售,自己去卖,现在是提前找好了订单,合作社成员专注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0)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1)

马娇还介绍,目前已开了两家网店,仅新开的一家两个月内就销售了100多单。疫情期间,由于她采取线上销售为主的方式,所以疫情对马椅子的销售影响不是很大。来自眉山的客户张思毅特地到现场选购,她说:“因为正好需要竹编产品,我就在网上搜索到了马椅子,看介绍了解到马椅子不但是纯手工制作、做工精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更加心动了。”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2)

2018年,马椅子走进南非,参加了“Panda成都”•都江堰南非闹元宵活动,马娇现场进行了竹艺表演。同年6月,马椅子成功入选欧洲三大展之一的荷兰设计周展。马娇作为一名新一代的创业青年,她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必须要有年轻一代的精神活力,要创新,不断发扬传承精神。今年,马椅子正在申请成都市级非遗,相信凭着匠心情怀,展现在马娇面前的必是更加光明的未来。未来,马娇计划打造竹艺体验基地,相信在她的努力下,马椅子会走得更远,将都江堰竹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3)

创想都江堰(创业都江堰马娇)(14)

(来源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