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原文]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道德经六十四章拼音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德经六十四章拼音版(道德经六十四章)

道德经六十四章拼音版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谋②,其脆易泮③,其微易散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⑧。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⑨,慎终如始,则无败事⑩。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⑪;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⑫,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⑬。

[通释]

那事物在稳定阶段容易把握,那事物未出现不良征兆时容易谋划,那事物脆弱时容易折断,那事物微弱时容易消灭——要在事情没有出现时就防备,要在事物还没混乱时就治理。合抱粗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堆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凭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在几乎就要完成时却败失败了,终结时像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为追求,不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把不施以教育当作施以教育,重复众人应有的失败经历,来辅助万物顺应自然而不敢通过外力影响它。

[注释]

①其安易持:那事物在稳定状态时容易把握。其,不确指代词,指某一事物,当为有不良发展倾向的事物。安,安稳。持,把持,把握,控制。

②其未兆易谋:那事物未出现征兆时容易谋划。兆,指不好的征兆、苗头。

③其脆易泮:那事物好折断时容易消灭。脆,易折断。泮,音pàn,分解,分开。

④其微易散:那事物微弱时容易消灭。微,微小,微弱。散,消散,消灭。

⑤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没有出现时就防备,在还没混乱时就治理。为,动词,去做。之,不确指代词,指要防备控制的事物。于,在……时,从……时。未,没有。有,出现。治,治理。乱,混乱。

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粗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本句是一个判断句,下两句相同。合抱,用双手合拢去抱。之,助词,的。木,树。于,由,从,用,凭,在。毫末,毛的尖端,比喻细小。毫,长而尖锐的毛。

⑦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堆积而成的。起,叠积。累,连续,堆积;有人释为“蔂”,运土的筐子。

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走的。始,开始起步。

⑨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将要完成时却让它失败了。此句上王弼本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几句第二十九章已经出现,属于重出,且放于此不伦不类,据删。几,音jī,几乎,将要。而,转折连词。败,使……失败。之,代词,指所为之事。

⑩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谨慎地终结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慎终如始,像开始一样谨慎地对待终结。犹言“自始至终谨慎”。无,没有。

⑪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为追求,不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欲不欲,以不欲为欲。第一个“欲”是意动用法,以……为欲,把……当作欲。“不欲”是第一个“欲”的宾语。不贵难得之货,不看重难以得到的物品,不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贵,意动用法,以……为贵,把……当看贵重。参见第三章注释③。

⑫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把不教导当作教导,重复众人应有的犯错误的经历。学,音xiào,教。《广雅》:学,教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学(xiào)世子及学(xué)士(凡是世子及学士都要接受教导)。《礼记·学记》:兑命曰“学(xiào)学(xué)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不学,以不学为学,以不教导为教导。第一个“学”是意动用法,以……为教导,把……当作教导。复,重复。所过,犯过的错误,失败的经历,实际是必须有的挫折经历过程。

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来辅助万物顺应自然而不敢通过外力影响它。以,连词,作用同“而”,这里相当于“来”。辅,辅助,有“顺从”的意思。之,动词,走向,趋向,在本句解释成“顺应”。自然,本来的样子,参见第十七章注释⑦等。而,转折连词。为,多做事。

[意义归纳]

本章的思想实与前一章相关联,是对“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道理的进一步阐发,强调事物都有累积发展的过程,要顺应规律始终谨慎。全章分四层。

第一层:“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从一个侧面谈防患于未然。

第二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浅显的比喻方式阐释深刻的道理,谈事物发展有一个累积壮大的过程。

第三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谈做事自始至终整个过程都要谨慎。

第四层:“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谈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事物发展应有的过程。

[考辨]

各版本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几句第二十九章有见,属于重出,且放于此不伦不类,或为错误理解而植入的点评内容,据删。去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后整章意思变得非常简明。“民之从事常几于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正是“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之类。在解读本章过程中,我有一个反复地认识过程。开始时把“学不学”解释成“把不学当作学”,怎么品味都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当找到“学”的“xiào”读音、“教导”的解释后,本章解释起来就通顺了。“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几句强调的是“无为”,与前面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明显牴牾:“为”与“无为”本来是一对矛盾概念,老子反复强调“无为”,而字里行间渗透了许多“有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不但“有为”,而且是“先为”。这本身与“无为”矛盾,而且“为之”与“不敢为”又自相矛盾。既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又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可见,这里“为之”“治之”应该是“以辅万物之自然”之“为”之“治”。

本章的内容与上一章有重要的联系,元代的吴澄曾把两章揉在一起,不过我感觉他组合的也有问题。

再谈一个问题,被我们奉为经典的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老子原创。目前发现的最早文本郭店楚竹简缺六字,只有“足下”二字;其后的《马帛》甲本为“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乙本为“百千之高,始于足下”。“百仞之高,始于足下”显然说的是攀高山,更突出其艰难辛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是履平地,更突出其行程之多。都有累积的过程,从量上看千里更多,从难度看“百仞”更难。仅这一个例子,就足可以说明《道德经》原著虽为老子,我们今天所见的文本,不知道经过多少人加工和改编。这些加工和改编,有的不失其原意,语言更流畅,这是应该认同的,如本例;有的背离原本,背离老子本意,与《道德经》一贯思想格格不入,是应该改正的,如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当然还有一些值得推敲、应该挪移的内容,如上章所言的“报怨以德”。

“欲不欲”“学不学”与上一章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句式相同。欲不欲,以不欲为欲,想的是没有欲望。前一个“欲”为意动,以……为欲。学不学,以不教导为教导。前一个“学”为意动,以……为教导。“不贵难得之货”的“贵”,也是意动用法,以……为贵。

[解读与点评]

本章从正反两个角度强调事物发展有量变的积累过程,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所以要对有不良发展倾向的事物采取“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措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人们都能理解的客观道理,可惜“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以其不能“慎终如始”,如果“慎终如始”就不会有“败事”。从这种逻辑关系考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放在这里也是不对的。

怎样理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呢?

从全章来看,本章着力谈的是累积的作用,这一层是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来谈的。正是因为事物发展有从微弱到壮大的过程,所以对不良的苗头应该在它还弱小时就予以控制,或者说予以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为之于未有”——不良倾向还没有产生时就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不良倾向没有产生的条件;“治之于未乱”——对已经出现苗头的不良倾向,在它还没形成势力时就治理,不让它继续发展。这是从反面解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实,“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我们从《道德经》中能汲取的最具现实性的思想。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道理非常简单,可是现实中它也最容易被忽视。当今社会的职能部门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然而应该有人管的事情常常出现没人管或管不好的情况。任何一个部门把名正言顺的它该做好的工作做了,那社会自然就会稳定。比如警察局就是负责治安案件的,对百姓所有报案都应该有记录、有举动、有回应;有案不受理,接案不处理,自然会纵容犯罪或草菅人命。在监控遍布的条件下,扒窃所以还能泛滥,甚至在接到报案,发现线索后仍然不能处理,显然是警察局失责。接到儿童出走的报案后数日,儿童却在辖区内殒命,警察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司其责又不整事儿,“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正面角度理解:事物发展有累积壮大的规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过程,谨慎对待做事的整个过程,善始善终;一是从反面理解:不良倾向也是由小到大发展的,要抓住苗头,或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改善,或予以扼制。这里讲的与前一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所讲道理是一致的。“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列举的是反面现象,讲的是正面的道理:做事自始至终整个过程都要谨慎,这是正面解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怎样理解“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呢?“欲不欲”的目的是扼制欲望,“不贵难得之货”道出了实质。做到了“欲不欲”就会“少私寡欲”。“学不学”的目的是“复众人之所过”。“复众人之所过”就是“重复别人犯过的错误”,而不是“纠正别人犯过的错误”。“纠正别人犯过的错误”之说与“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冲突。“学不学”,不通过外力施加影响,所以就会重复错误,如小孩学走路,必须经过爬,必须有摔倒的经历,然后才能走,没有这个经历的人不是完善的人,他永远不会走。“复众人之所过”这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必须的过程,犹如我们说一个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不成熟就有“过”,成熟之后就会克服这些“过”。“众人之所过”,应该是必须有的一种经历,它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比如我们走过来的人常常看不惯年轻人的做派,不认同年轻人的思维,甚至称一些年轻人为“愤青”,其实我们就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其实这就是众人都要不同程度经历的“过”,“众人”经历了“过”才会成熟起来。当然在老子这里,不是什么都不施教的,重复的错误一定不是致命的,而是必须重复的。“学不学”的最终目的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不偷工减料,不投机取巧,重视全过程,慎终如始,要一步一步走下来,每一步都很重要,少一步差一步都不行。这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慎终如始,这个过程是不是“为”呢?其实真的要做到“慎终如始”需要“抟气致柔”(第十章),需要“心使气”(第五十四章)。“民之从事常几于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谈的是做事自始至终整个过程都要谨慎的道理,这是真理。据媒体报道,瑞士的一对恋人环游世界冒险旅行五年,足迹遍布亚洲、中东、南美洲等多个危险重重的地方,其中不乏一些世上最危险的地方——两人曾一起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曾一起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跋涉,还化解了在巴基斯坦山区险遭的绑架。然而在结束环球旅程、安全回家的两天后,两人却在家门口散步时意外被火车撞死。这对恋人在艰难的旅行中谨慎,所以没有出事,在家门口反而疏忽,由于没有能“慎终如始”,意外丧命。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都可作为成语,有的已为人们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