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儿童肝移植团队的每位医生都还很清晰地记得,安安(化名)第一次来到医院就医的情形。

彼时才20个月大的安安除了确诊罕见病“丙酸血症”外,他每天还会反复发生20多次的抽搐,即几乎每小时都会抽搐,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之久。

在酸中毒和癫痫的双重滞碍下,安安大脑发育严重落后,全身松软,肌张力为零,也就是俗话说的“脑瘫”。严重酸中毒造成的代谢紊乱随时可能夺走这个可怜孩子的生命。

面对这样一个极其罕见而棘手的病例,浙大二院儿童肝移植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最终成功挽救了安安的生命,令其走上了逐步康复的道路。

近日,安安来到医院复查,各项指标显示良好,他的主治医生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儿童肝移植肝源从哪里来(两月龄孩子患上罕见病)(1)

罕见病长期折磨着一家人

未及时根治导致病情恶化

在安安两个月大的时候,出现了反复呕吐、腹泻的症状,这可急坏了父亲尹先生(化名),他赶紧抱着孩子去当地医院诊治。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查血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高血氨”,通过基因检测,安安被确诊为“丙酸血症”。

“丙酸血症”是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属于罕见病,又叫“孤儿病”。是由于支链氨基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需要的酶发生了问题,从而导致孩子一系列的代谢紊乱。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谢紊乱会加剧,之后进一步损害大脑中枢,引起癫痫、运动障碍和脑瘫,最终危及生命。

根据当地医生的医嘱,日常安安吃的是低蛋白,高热量,可以去除异亮氨酸、颉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特殊奶粉,价格十分昂贵,同时还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一年来,安安就在“暂时控制-加重-抢救-暂时控制-再加重”的恶性循环中,艰难地生存着。每天一家人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准备去医院的路上,积蓄迅速消耗。赵先生却认为,只要安安好转,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9年6月开始,因为病情逐步加重,安安发生了脑损害,引起了“癫痫”。除了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外,他一天之内还会反复抽搐20余次,每次持续10秒左右。

自抽搐发生以来,安安加用了多种抗癫痫的药物。但是,药物控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旦体内代谢紊乱加重,就会诱发危险急症的状况,需紧急送医院抢救。

每次安安开始频繁眨眼、上肢僵硬的时候,尹先生都会觉得那几秒钟无比漫长。

儿童肝移植肝源从哪里来(两月龄孩子患上罕见病)(2)

儿童肝移植带来救治希望

浙二助绝望父亲割肝救子

就当尹先生以为这样痛苦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医生也束手无策时,他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浙大二院儿童肝移植团队的水平名列全国前茅,最重要的是,儿童肝移植不仅能治疗肝病,治疗代谢性罕见病也是一把“金钥匙”。

一家人在黑暗的隧道里走得太久了,骤然窥得一丝光亮,只想奋力一跃,牢牢抓住希望!

2019年年底,尹先生和妻子带着安安登上了从山东前往浙江杭州的高铁,找到王伟林院长带领的浙大二院儿童肝移植团队,毅然表示自己愿意“割肝救子”。

入院后,团队即刻对安安的病情做了术前评估,并且召集肝胆胰外科团队、儿科团队、麻醉手术部、影像科、综合ICU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专家结合检查报告,发现安安的情况远比起表面看到的更为严重:头颅核磁共振显示,大脑已出现严重萎缩;脑电图提示严重异常、高度失律,预示癫痫发作很难控制;血化验提示血氨很高、酸中毒严重。

团队评估认定,唯有肝移植才是拯救安安的希望所在。

疾病救治贵在争分夺秒。团队与尹先生及其妻子商量过后,迅速定下手术日期,由院长王伟林教授主刀,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第一个月,安安的血氨水平就持续下降,酸中毒也恢复正常。

儿童肝移植肝源从哪里来(两月龄孩子患上罕见病)(3)

如今术后已近三年,安安恢复良好,癫痫慢慢再也没有发作,不再需要特殊饮食,复查脑电图也提示明显好转,基本恢复正常。值得一提的是,肝移植术后,由于植入的肝脏发挥了正常的代谢作用,安安的发育水平也大大提升,像大动作、精细动作和交流沟通能力都在逐步改善。

看着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安安,尹先生欣喜不已,但偶尔也会生出一丝悔意:“孩子的病真不该拖那么久,如果早点将其送到浙大二院来治疗,愈后会更好,孩子也能少受点苦。”

除安安外,浙二儿童肝移植团队还通过儿童肝移植,成功救治过很多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儿童,不但挽救了孩子的生命,也使孩子恢复了正常饮食,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