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自信的小技巧: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不怕被人嘲笑(1)

大家好,我是星空。

让我们一起来继续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01

想要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很重要,这是事实。

但其实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明确的自恋者,爱自己,迷恋自己。

那么你只需要明确地去做到“要更多地关心他人”,那么你的人际关系就会慢慢地变好。

而有很多人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

正是因为厌弃自己,所以才会去关注自己;也正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才会变得自我意识过剩。

具体就比如在公众场而根本不敢发言,总会因为担心“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不会被人嘲笑”或者“如果我发表这样的意见,会不会有人看不起”等等的问题而犹豫不决。

也会担心自己的衣着打扮不对而一直整理。

会担心自己说话不当话不敢和人开玩笑。

强烈的自我意识总是在约束着自己的言行,根本不允许自己自由地行动。

02

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而导致不能自由地行动,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烦恼。

回到最初的地方去看看,你这么小心翼翼地行动到底想获得什么?

是为了不被人嘲笑,为了不被人看扁。

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对真正的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才会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尽力去避免暴露真实的自己。

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完全地展露真正的自己,展示那些不能在人前展露的东西。

独处的时候才算是自由自在。

03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这还是共同体感觉。

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从“自我接纳”先开始说起。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正如我们不能丢弃,也不可能更换“我”这个容器。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使用方法。

变自信的小技巧: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不怕被人嘲笑(2)

04

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要更加积极地肯定自己,让自己积极地向前看?

但阿德勒心理学的意思不是要你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是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

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还是要强迫自己,或者暗示自己说,“我能做”,“我很强”。

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会导致优越情结的产生。

自我接纳则是,假如自己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说你参加满分100分的考试,但是你只获得60分,刚合格。

如果你对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考一百分”,这就是自我肯定。

如果你接受获得60分就是自己现在的能力,然后想办法如何能够提高分数,接近甚至是达到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05

就算是考试刚合格,也不必悲观。

人总是会有缺点的,毫无缺点的人根本不存在。

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

我们要分清楚,“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在进行课题分离时也是一样。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

但是,对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要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接受无法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

拿出改变的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

这就是自我接纳。

06

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是这样写的,“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实际上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一切都是因为“勇气”的问题。

变自信的小技巧: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不怕被人嘲笑(3)

我是星空,喜欢我的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让我们共同进步,一起获得更好的幸福生活吧!

(图片来自Pexels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