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河南农村有一户普通的人家正在等着外出打工的女儿从深圳回家,最让家人感觉到兴奋的是,女儿回来前就打电话告诉他们,将要把自己处的男朋友领回家。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女儿刘雪华很早就到深圳打工,父母也感觉愧对女儿,得知她处了对象,更是为她感到高兴,在电话里,他们就问女儿:“男朋友长得帅不帅?”“家是哪里的?”“家庭条件怎么样?”

刘雪华只告诉他们:“他叫马克,长途电话费很贵的,等我把他领回去,你们就都看到了。”

那时父母只以为女儿的男友是一个姓马的小伙,等到刘雪华领着男友回家后,她的父母傻眼了,因为他们没想到自己女儿口中的男友竟然是一个外国人,而且是一个黑人。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1)

一辈子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哪里见过黑人?很快村里就传遍了雪华找了个黑人的老外当男友。

父母经不住村里人的异样眼神,当即对女儿的这场恋爱提出强烈的反对,不允许他们以后来往。

刘雪华的母亲更担心自己的女儿跟黑人男友到国外去,从此再也不回来了,因此苦苦相劝。

刘雪华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对父母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是当父母要他们分开时,女儿却坚定地表示,自己这辈子非他不嫁。

父母当时在村里逢人就抱怨:“我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

尽管这对情侣之间看似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刘雪华的父母也十分反对他们的恋爱,到2008年,刘雪华在不被祝福的情况与这个叫马克的外国人结为夫妻。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那一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众志成城,救援灾区。

那一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行,中国获得51块奥运金牌,为历史之最,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力量。

那一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进行活动,之后安全返回,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发展速度。

这一天,对于美国来说也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人奥巴马正式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黑人总统。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2)

在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当时刘雪华从电视上看到奥巴马和男朋友马克长得很像,就开玩笑说:“看来这个美国总统是你家亲戚呀!”

对此,马克从来不多说什么,只是说,大概中国人眼里的黑人都长一个样子。

直到刘雪华与马克结婚后,刘雪华看到一封电子邮件,发现那是刚刚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给马克祝贺的,他表示自己因为太忙,无法到婚礼现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祝福他们能够以后能够幸福美满。

当刘雪华看到这封邮件时,才知道,原来马克真的是奥巴马的弟弟,这可让刘雪华傻了眼,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是美国总统的弟弟。

马克与奥巴马真的是亲兄弟吗?为什么他会来到中国呢?马克与刘雪华此后有着怎样的生活呢?

马克的全名其实叫马克·奥巴马,西方人把名字放在前面,把姓氏放到后面,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全名是贝拉克·奥巴马,所以马克和奥巴马都姓奥巴马,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关系。

他们的父亲叫巴拉克,原本是非洲肯尼亚一个贫穷村落的孩子,但是从小就热爱学习,尤其在理科上拥有很高的天赋,1960年24岁的巴拉克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政府的赞助,成功来到美国夏威夷留学,成为夏威夷大学的第一个黑人留学生。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3)

奥巴马父母

巴拉克像大多数黑人那样,善于唱歌和跳舞,因此吸引了很多女孩的青睐,其中就包括奥巴马的母亲安·邓姆纳。

邓姆纳的出身很好,母亲是夏威夷银行第一位女性副总裁,父亲是斯坦利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商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尽管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邓姆纳却没有被世俗的观念所约束,在夏威夷大学读书期间,认识了巴拉克,尽管当时的巴拉克是来自肯尼亚乡下的黑人穷小子,但是这些都没有吓倒邓姆纳。

邓姆纳被巴拉克的才华所吸引,很快确立了关系,在相处几个月后,邓姆纳就把巴拉克带回家,并且跟父母说要跟这个穷小子结婚。

虽然西方国家一直倡导婚姻自由,实则很讲究门当户对的,更注重种族问题,当时整个美国都很歧视黑人,邓姆纳的父母认为他们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根本不可能让女儿嫁给巴拉克。

由于邓姆纳执意不听从父母的安排,邓纳姆为了能够与巴拉克在一起,不听从父母的反对,直接从夏威夷大学休学,最终与巴拉克在一起。

然而两个人婚后并不愉快,巴拉克有着更高的追求,在那段时间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哈弗,最终与邓姆纳分手。

邓姆纳不舍得打掉自己的孩子,最终决定生下孩子由自己抚养,1961年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出生了,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4)

奥巴马与母亲

这次失败的爱情并没有就此打败邓姆纳,在奥巴马稍微大一点后,便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自己则重返校园,1967年与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苏托洛结婚,奥巴马曾随母亲到印尼的雅加达居住。

但是由于当时印尼的经济条件很差,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公路,没有通电,后来因感情问题与苏托洛离婚。

后来邓姆纳带着孩子回到了美国,并攻读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类学家。

很明显,邓姆纳对奥巴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印尼时她曾引领奥巴马阅读马丁·路德·金的传记,帮助他在异文化环境中维系自己的族裔纽带。

相比于奥巴马的幸福人生,他同父异母的那些弟弟们则没有那么幸运。

巴拉克在与邓姆纳分手后,便来到哈佛大学读书,并在此结识了马克的母亲露丝。

露丝也是一个白人,并且非常爱巴拉克,在确定关系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巴拉克,跟他一块前往肯尼亚成婚,马克于1965年出生。

作为从美国高校毕业的学生,巴拉克回到肯尼亚后想要在政治上大展拳脚,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并未取得很好的发展,反而在政坛上栽了跟头,从此一蹶不振。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5)

奥巴马与父亲

郁郁不得志的巴拉克从此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在喝多后,经常对妻子施展家暴。

1973年,母亲露丝无法忍受失败的丈夫,选择与其离婚,马克的童年变得更加不幸福起来。

除了要遭受家暴外,因为混血的原因,马克在学校也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很多同学都认为马克是另类。

马克那个时候想,如果自己不姓“奥巴马”就好了,因此,他对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以马克为主,很少提及奥巴马这个姓氏。

为了逃离这个家,逃离受到歧视的家乡,他便努力读书,终于来到了美国。

1984年,马克取得了布朗大学的物理学及数学学士学位,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硕士。

从学校毕业后,马克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过自由的生活了,那时马克在事业上还比较顺利,入职到通讯公司,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

1993年,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法学讲师的奥巴马突然找上门来,奥巴马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寻找在肯尼亚的根,得知他有一个弟弟在美国工作时,便主动找上门来。

这是马克与奥巴马第一次会面,但是两个人的谈话并不愉快。

因为奥巴马问他的都是关于父亲的问题,显然奥巴马似乎想要得到的答案是自己有一个优秀的父亲,而马克并不想告诉他,他们的父亲只会酗酒和家暴。

这次会面结束后,马克也不认为自己会和哥哥有什么交集,于是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2001年911事件后,马克会因为自己的肤色丢掉工作。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6)

在911事件发生后,原本热闹繁华的纽约与华盛顿陷入到恐慌当中,许多大公司纷纷裁员,本来一直辛勤工作的马克不应该被裁员,但是当时美国处于一种排外情绪当中,将黑人马克裁掉了。

美国人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我们有钱后会想着储蓄,美国人则喜欢负债提前享受生活,一旦失业后就彻底失去生活来源,失业后的马克不仅遭遇生活上的压力,同时也对人生产生了困惑。

直到有一天,他在找工作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外教的信息,尽管工作地点在中国深圳,他还是跃跃欲试。

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更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他想到中国来看看奇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2002年,马克卖掉了在美国的所有财产,来到中国深圳,教授英语。

刚开始的时候,马克只是想来中国看一看,然后再回到美国,当他看到孩子们刻苦学习英语的劲头时,也感染了自己,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中国。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7)

想要留在中国,那就需要学会汉语,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们交流,那段时间马克刻苦补习汉语,逢人就跟人用汉语聊天。

汉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很简单的语言,但是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难学习的,马克学了一段时间,说起汉语来还是很蹩脚,而且发音不准。

有一天,马克在一家茶馆一边看着书本上的文章,一边喝茶,当时刘雪华在这家茶馆当服务员,看到马克用一口蹩脚的汉语读文章,让人听着忍俊不禁。

刘雪华是个热心的姑娘,就主动上前给他纠正错误,让他发音更准确,从此马克就把刘雪华当成了自己的中文老师,经常来茶馆向她请教汉语,并询问了她的姓名。

刘雪华开玩笑地说:“我叫刘雪华,名字有点复杂,你能记住吗?”

在刘雪华的帮助下,马克的汉语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并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七级,这让马克对刘雪华十分感激。

马克也逐渐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恰好刘雪华是一个十分知性的女孩子。

在茶馆,刘雪华经常穿着旗袍,让马克感觉像是从画里走出的女子一样,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个人感情逐渐升温,后来发展为情侣。

尽管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但是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友的恋爱,还是不被世俗所接受,在2002年,刘雪华将马克领回家时,就遭遇了父母的激烈反对。

马克诚挚地向刘雪华的父母表示,自己以后会留在中国,做一个合格的女婿。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8)

与马克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同的是,哥哥奥巴马走上了明显不同的人生轨迹,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法学讲师的奥巴马于1998年正式进入美国政坛,先后当选伊利诺伊州的参议院以及联邦参议员。

在2007年2月,奥巴马正式宣布竞选总统,大概是因为他是一位非裔候选人,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并在2008年大选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

2009年11月,奥巴马首次访华,并在此期间与马克与刘雪华夫妇见面,并对他们的婚姻送上了祝福。

此事很快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媒体一直关心奥巴马复杂的家庭背景,谁也没有想到,他还有个弟弟在中国发展。

马克也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很多媒体向他发出采访邀请,想请马克谈谈对哥哥的一些看法。

面对媒体的追问,马克直言:“我和他见面的次数总共才两三次而已。”

尽管表面上说自己与哥哥不熟,其实他们的亲人关系是无法改变的,奥巴马在回国后,第一时间给马克写了电子邮件,夸赞马克的媳妇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

奥巴马爱上25岁混血女孩(河南一女孩领黑人男友回家遭反对)(9)

在奥巴马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同时,也感染着马克,同时也让自己和“奥巴马”这个父姓达成了和解。

马克曾表示:“我的哥哥奥巴马让我觉得,马克·奥巴马这个名字也挺不错的。”

到现在,马克已经在中国扎根20年,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成立一家咨询公司,帮助中美两国公司之间进行沟通,还出版了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书籍《从内罗毕到深圳》,讲述了自己的跨文化经历。

当然,马克还做了很多公益上的事情,在汶川地震后,马克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钢琴演出,将募捐到的善款捐赠给地震中的受害者。

2014年,马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出生于肯尼亚,在美国迷失了自我,却在中国获得了重生。当我来到中国,这里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家的感觉。中国教会我进一步认识到家的重要性,让我重新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