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云简介

重庆任宽仁康复医院性康复科主任,妇产科、性康复科副教授。中国性学会理事,重庆市性学会性康复专委会副主委。

人类性别分为多少种(性少数群体)(1)

性少数群体

性少数群体也叫彩虹族群(英文:LGBT),在国际上也被称为“LGBTQIA ”,也就是以下所列的人群的总称。“LGBTQIA ”特指:

L:Lesbian(女同性恋)

G:Gay(男同性恋)

B:Bisexual(双性恋)

T:Transgender(跨性别)

Q:Queer(酷儿)

I:Intersex(间性人或双性人)

A:Asexual(无性恋)

: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规范性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

在性障碍专业方向中,对其研究和治疗存在诸多的争议,与性权、道德、法律也存在着无法界线的问题,致使本属自然生物属性原因的个体性行为遭受法律制裁;同样,在多数国家精神病犯罪会判无罪受强制性治疗,少数人群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对其生物学属性的医疗鉴定困难且没有形成法律规范。

尽管少数人群咨询治疗不是我在性学中的主要方向,仍有少数找到来咨询,需要系统治疗的我会转荐精神专科、同性恋机构......,或让其加入相关专家群接受指导。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些求助者分类为:

1、性指向障碍:即引起性兴奋的对象指向的不是同种异性的人,而是①同种同性的人,如同性恋、恋童癖;②同种异性的人如恋老人癖;③同种异性的尸体如恋尸癖;④异种异性的动物如恋兽癖;⑤无生命的物品如恋物癖。

2、性偏好障碍:其中包括恋物症、异性装扮癖、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性施虐癖、性受虐癖、残损尸体癖、性自虐癖、性裸露癖、性窒息等。这都是采用与正常人不同的异常行为满足于性欲和有障碍的性心理导致性行为的反常。

3、性身份障碍:指的是性心理障碍中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又称性别改变症易性症,坚决要求医生改变自身解剖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目的;性身份障碍另一种情况:其特征只是有交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如易装、拒绝同性活动、女性站立排尿、厌恶自己生殖器等。

问题:?

*同性恋中本性角色(不一定是少数人群)

*同性恋属那种分类(性指向或性别认同障碍?)

*窥淫症和视觉性兴奋(性兴奋阈值改变)

*易装与易装癖(正常人可有)

*恋物症与恋物癖(指向物有性特征并无性向)

*摩擦癖与自慰摩擦(无条件性发泄)

*施受虐与虐恋游戏(正常人性趣扩展)

......

另一分类对咨询治疗更有所帮助:

1、性对象异常

归属此类的性异常,其主要问题在于不选择成人异性为获得性满足的对象,而偏好其他对象者,因此被称是性变态。如:只喜欢异性所属的私人性物品(恋物症)、喜欢年岁幼小而尚未成熟的对象(恋童症)、跟家兽发生交媾的情形(兽交症)、或者眼尸体交媾(尸体交媾症)等等。假如这是长久性的趋势,并非偶然一、两次的经验表现,是性格上的问题;就被指是癖病。

2、性欲表达异常

包括:依靠偷看异性的裸体、睡姿、或他人的性行为而获得兴奋(窥淫症);暴露自己的性器给异性看而感到兴奋(暴露症);在公众场所,利用人很拥挤的场台,用自己的性器向年轻女性摩擦而感到兴奋(性摩症);要靠躯体或精神上的虐待或被虐待而才能引发性的兴奋(性虐待、被虐待症);或者要用强暴的方式跟异性发生性行为(强暴症)。上面所说的这两大类都是属于性异常(常称性变态),只是为了方便而如此区别两类说明。

3、性别认同障碍

这包括对自己男女性别的认同有障碍者(不详述)。需要指出的是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年幼的孩童期及青春期,偶尔有时会有一过性的这种表现。譬如四、五岁的男孩总想跟母亲学做菜,并喜欢化妆打扮;或者十多岁的女孩总喜欢穿裤子、剪短发,爬树翻墙,并喜欢跟父亲去打球或钓鱼,像个男孩。可是随着年岁的增加,长大以后,由于社会化的增多,这些倾向就消失,被称是发展性的心性认同问题,常可见到。有些人到了成年以后仍是如此,终身不容易更改,就被归类为性别上的认同障碍。

咨询指导意义:

对少数人群障碍问题任何分类方法都不完美。道德与法律从来是站在大多数人这边,世界范围的少数人群一直都在争取自己的权益,社会应允许及友善对待多元性的存在,其个体性行为应遵循“行为无伤害原则,尽力避免公众环境表达少数性行为引发的大众心理不适反应”。在性问题及性障碍咨疗中更好作出有益方式。

人类性别分为多少种(性少数群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