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好吃的都有什么 看看是不是你的菜(1)

“看看是不是你的菜?”看到标题中这样的文字和问号,对于喜欢吃菜、乐于研究菜谱、发表过“菜名故事”系列文章的笔者来说,很想知道标题之下的内容,也很想把这个问号拉直,弄清到底是怎样的菜。可接下来的标题文字却是“近期热门高颜值车型盘点”。在这篇近5000字的配图文章中,除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几个字,就没菜什么事了。

读罢“以车代菜”这篇文章,笔者觉得不能不动笔了:早就想写写这个含义丰富的“菜”。

晕菜:晕了的意思。造句:“他没想到考试这么难,光看了一下题目就晕菜了。”

真菜:真笨的意思。由此还衍生出网络语言“菜鸟”——多指初学者、没用、笨、愚蠢。

歇菜:打住、停止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下台、垮台、逝世、已经没有办法、无路可退的意思。

完菜:表示完蛋了、白费了、打水漂了。由“歇菜”“瞎菜”“坏菜”引申而来。

“晕菜”“真菜”“歇菜”“完菜”的“菜”,与利用蔬菜、野菜等植物类原料制作的素菜没有关系,也与鸡鸭鱼肉等动物类原料制作的荤菜没有关系。语言学家告诉我们,以“菜”作为后缀的词语,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却可以用在人、活动、物体等对象上。这或许与人人都离不开菜有关。

菜,上面是“艹”,下面是“采”,本义是收集草木叶子。上古时期的菜,专指蔬菜。中古时期的菜,把肉类、蛋类及其熟食也包括在内了。而今饭店“菜谱”里的“菜”,不仅有凉菜、热菜、汤菜、特色菜,还含有主食、饮品等内容。

2020年6月13日3时起,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因防控新冠疫情而休市。很多人第一句话就问:“那吃菜怎么办?”这问话里的“菜”,也就泛指“吃”了。

休市一个多月后,除因溯源原因牛羊肉大厅还需继续封闭一段时间外,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其他区域已有序恢复营业。休市期间,北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保供稳价,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至8月6日24时,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33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成功实现清零。

与这个标志着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信息相比,来自云南的一则消息却令人痛惜:2020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

有媒体为此刊登文章《云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新冠?数据显示:实情》。文中介绍:“据新冠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至2020年8月1日,云南省累计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为2例,这个数字远远低于2020年上半年菌类中毒死亡人数。”

野生菌病毒与新冠病毒致人死亡人数的对比,并非没有可比性。比如,在预防病毒入侵方面,“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少外出”等防护措施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屡劝不止的吃野生菌中毒事故几乎成了云南季节性新闻的固定内容。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那样加强公共卫生科普宣传,避免人们误食有毒菌类,云南省正在努力实现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全人群覆盖:多次召开会议强调野生菌中毒防控的严峻形势;严格要求各地提升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及时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统一发放数十万份菌类食品科普宣传资料;向全省4000多万手机用户发送野生菌中毒预警提示短信……

一位刚从云南归来的朋友,一见面就掏出手机,让大家看他刚到云南长水机场就收到来自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的短信:“火炭菌有毒兄弟,有毒无毒难分辨;鹅膏菌属有剧毒,穿裙戴帽脚踩鞋。这类野菌绝不吃……”他感慨道:不同形式的野生菌科普宣传活动,既有利于慧眼辨食,又令人警醒:“看看是不是你的菜?”“不是你的菜,不要揭锅盖。”

(作者 单守庆 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兼民族药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来源:科普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