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1:智能(intelligence)

人的智能是人类理解和学习事物的能力,或者说,智能是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而不是本能做事的能力。

定义2:智能机器(intelligence machine)

是一种能够呈现出人类shi的机器,而这种智能行为是人类用大脑考虑问题或创造思想。

定义3:人工智能(学科)

人工智能(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人工智能(学科)是智能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及应用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一个分支,而智能科学是一门与计算机科学并行的学科。

定义4:

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这些智能行为涉及学习、感知、思考、识别、判断、推理、证明、通信、设计、规划、行动和问题求解等活动 。

人工智能的其他定义:

从拟人思维的角度:

是一种使计算机能够思维,使机器具有智力的激动人心的新尝试;

是那些与人的思维、决策、问题求解和学习等有关活动的自动化;

从理性思维的角度:

是用计算模型研究智力行为;

是研究那些使理解、推理和行为成为可能的计算;

从拟人行为的角度:

是一种能够执行需要人的智能的创造性机器的技术;

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做事让人过得更好;

是研究和设计具有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人或动物所具有的智能任务;

从理性行为的角度:

是一门通过计算过程力图理解和模仿智能行为的学科;

是计算机科学中与智能行为的自动化有关的一个分支。

人工智能是一门前沿的综合学科

发展进度:未阅读

下图为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图:

人工智能定义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定义与发展)(1)

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工智能定义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定义与发展)(2)

早期的成就 (1952~1969)

巨大的期望:AI牛人Newell, Simon等早期所吹的“牛皮”

现实的困境 (1966~1973)

例如:证明两个连续函数之和仍是连续函数,推了10万步还没有推出来。

有人挖苦说,美国花了2000万美元为机器翻译立了一块“墓碑”。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意思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机器翻译过程:英语-> 俄语 -> 英语

结果被译为: “The vodka is good but the meat is spoiled”,意思是“伏特加是好的,肉变质了”。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意思是“眼不见心不烦”。将其翻译成俄语,竟成了:“ 又瞎又疯”。

KBS(知识库系统): 力量的钥匙? (1969 – 1979)

Newell, Simon等老一辈AI专家,关心的是“通用的、万能的符号逻辑运算体系”——物理符号系统假设。

Nilsson更进一步提出,物理符合体系的核心方法是逻辑演绎方法。他的口号——“命题主义” ,主张一切AI研究应在一个类似逻辑的形式框架内进行。

1968年,Stanford年轻教授Feigenbaum主持的专家系统DENDRAL问世,开创了AI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家咨询系统(KBS)。

Feigenbaum及其提出的KBS的主要贡献

在IJCAI-1977上,Feigenbaum提出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Feigenbaum认为,万能的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其最大弱点就是缺乏知识,缺乏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积累起来的知识。

Feigenbaum的主要贡献:

知识工程是1977-1987AI中最有成就的分支之一

在恢复和推进AI的社会形象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AI成为工业 (1980 – 现在)

提出——“基于知识的智能系统”(Intelligent Knowledge Based System, IKBS)

神经网络的回归 (1986 – 现在)

AI成为科学(1987-现在)

Intelligent Agent的出现(1995-现在)

Russell & Norvig. AI: A Modern Approach

Pools et al. 1998

Nilsson,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