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鉴君记得小学刚学英语时,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每人都要起个英文名字,于是各种五花八门、半土不洋的英文名字应运而生,比如:

水果类:apple、banana、pear、orange

外国的小明、小红、建军、建国:Tom、Bob、Lucy、Lily

外国的葫芦娃、孙悟空、猪八戒:Harry Potter、Astro Boy(阿童木)、Hello kitty

国外夜场女郎常用名:Candy

虽然后来再看这些名字有些尴尬和搞笑,但对于刚接触英语的我们来说,在当时感觉没有比这个再高大上的了。

于是顺着起英文名字,看鉴君又想到:如果古人有英文名字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王安石(Vans):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

朱棣(Judy):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期间曾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并组织编纂《永乐大典》。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2)

苏东坡(Supreme):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著名吃货,“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3)

西门庆(Something):北宋末年阳谷县“首富”、著名地痞、恶霸、官僚、淫棍。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4)

陆游(wifi):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著名愤青”。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5)

施耐庵(chanel):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水浒传》,弟子罗贯中。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6)

孔子,字仲尼(johnny):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7)

吕布(Rainbow):《三国演义》第一猛将,擅长抱大腿,“干爹”众多。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8)

狄仁杰(Dj):唐武周著名政治家,小说演义中的野路子神探。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9)

杜甫(tofu):历史上“最苦逼”的诗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0)

李白(belle):“诗仙”、唐诗一哥,代表作:《蜀道难》、《将进酒》。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1)

夏侯惇(sheldon):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后代。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2)

任我行(let me go!):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人物,日月神教教主,招牌招式吸星大法。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3)

其实无论是小时候起英文名字还是给古人起英文名,大家都是为了调侃和好玩,不过最近被人热议的各种奇怪的外国小区名改名风波,就一点也让人高兴不起来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小区掀起了一阵起洋名怪名的歪风,什么东方威尼斯小区、曼哈顿特区、塞纳河畔、唐顿庄园...就连看鉴君老家一座十八线小城,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卢浮宫公馆、铂金翰宫、巴黎华庭等挂着洋名的新建小区,关键是价格还都不便宜。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4)

有人为此特地总结了国内小区最爱用的外国城市名称:

罗马希腊维也纳,伦敦巴黎日内瓦

和平街佛罗伦萨,解放路布鲁塞尔

威尼斯下没有水,普罗旺斯没有花

法兰克福依巴萨,哥本哈根近华沙

布达佩斯遛过狗,香榭丽舍奶过娃

朝辞卡萨布兰卡,暮至阿尔卡迪亚

可以想象一下,你每天在约克郡的唐顿庄园醒来,然后到巴黎塞纳河畔遛个弯儿,接着去纽约曼哈顿小区的街边享受一顿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和胡辣汤的早餐,然后穿过东方威尼斯,再到罗马帝国旁边的大厦里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画面是不是想想就很international?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5)

这种明显的文化不自信的行为,作为时代的产物,曾大行其道,毕竟我们得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落后于国外的,于是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要是西方的、国外的就都是好的,房地产商们正是抓住了老百姓这种心理,先不管房屋质量的好坏,反正只要起个洋名字瞬间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于是面对这种“崇洋媚外”的小区名称,有些地方坐不住了,纷纷出台条例进行清理整治,然而整改后的画风是这样的:曼哈顿改成了曼哈屯,卢浮宫改成罗佛殿,塞纳河畔改成了XX河边...

对于这种有些矫枉过正的方法,老百姓自然不买账,毕竟改个小区名字不是随随便便换个招牌那么简单,身份证、户口本、房本上的地址是不是得改?市地图、导航、路牌等是不是也得全部换掉?这中间耗费的时间、成本、精力绝不是1 1=2那么简单。

古人英文名字大比拼(没想到古代人还有英文名)(16)

其实无论是取奇怪名字的开发商还是一刀切治理的行为,都是种文化上的不自信行为,据说有关部分已经表示会审慎推进这次行动。

引用人民日报社对于这次改名事件的评论:正因为“地名里见历史,见生活,见情感”,有些街巷、小区名虽不那么规范,但口口相传也久,甚至成为了地标性名字,新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公共属性在凝结。这决定了地名的修改不得不更审慎、更科学,也更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