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歌恒舞、三风十愆“酣歌恒舞”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三风”指三种恶劣风气,“十愆(qiān)”指十种罪恶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源自《尚书·伊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商丘有关成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丘有关成语(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有关成语

酣歌恒舞、三风十愆

“酣歌恒舞”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三风”指三种恶劣风气,“十愆(qiān)”指十种罪恶。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源自《尚书·伊训》。

据《史记》等史籍记载,商汤推翻了夏朝,废除了夏的政令,在夏王都告祭天地以后,就率军回了商的都城──亳(今商丘)。这时期商的声威已达于四方,各地的诸侯纷纷携带方物到亳来祝贺,表示臣服于汤。就连远居西方地区的氐人和羌人部落也都前来朝见。数月之间,就有“三千诸侯”(《逸周书·殷祝》)大会于亳。商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自己只居于诸侯之位。天下诸侯崇商汤之德,推戴商汤继天子位。商汤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让,诸侯皆不许。商汤便于亳继了天子位。三月,商汤亲自到都城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啊!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面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如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

为防止诸侯和官员腐化堕落,督促官吏廉洁守法,为民造福,商汤和右相伊尹、左相仲虺等在总结夏朝覆灭的原因后,制订《官刑》来警戒百官。《官刑》上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tián),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

意思是:敢沉迷于宫廷歌舞、酗酒的,可以被称为巫气;敢贪求财物与女色的,沉迷于游乐田猎的,可以被称为淫风;胆敢侮辱轻慢圣人之言,拒绝忠言规劝,疏远德高望重的人,亲近愚昧无知的人,被叫作乱风。以上这三种风气十种过失,卿士大夫如果沾染上其中一种,必然会丢失家室;诸侯邦君如果沾染上其中的一种,邦国必然败亡。身为臣子不能匡扶正义的,要以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论处。这些都是从孩童时期就要开始详加教导的。

由于商汤严格戒除贪腐,商朝几代君臣严格遵守,致使天下大治。

《史记·殷本纪》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日,伊尹祭祀先王商汤,侍奉刚刚继位的太甲恭敬地对着祖先的神位进行了叩拜。四方的诸侯都在祭祀行列,百官率领自己的属员,听候冢宰伊尹的命令。伊尹于是宣告了功业盖世的高祖商汤的大德,来训导太甲。

伊尹说:“汤王大范围地选取德才兼备的能人,使他们来辅佐后代,制定惩治官吏的刑法,警告在位的官员。”接着就严肃地把商汤亲自制定的《官刑》内容又陈述了一遍。史官记录伊尹的教导,名为《伊训》。伊尹在《伊训》中还说:从前夏代的先君,当他勉力施行德政的时候,没有发生天灾,山川的鬼神也没有不安宁的,连同鸟兽鱼鳖各种动物的生长都很顺遂。到了他的子孙夏桀的时候,不遵循先人的德政,腐化堕落。汤王遵从上天的命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汤王努力讲求做人的纲纪,听从谏言,顺从前贤的话而不违反;处在上位能够明察,结交人不求全责备,检点自己好像来不及一样。因此达到拥有万国。伊尹让大家禁除“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牢记汤王“三风十愆”的教导,千万不要贪腐。后来便有了“酣歌恒舞”“三风十愆”这两个成语。

例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4回:“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宋代苏轼《骊山》诗:“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