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认真看了一遍《大染坊》。这是一部讲述商道的电视剧,剧本很不错,与《大明王朝1566》《天道》《大宅门》《走向共和》是一个级别的神作,充满了人生智慧,很有启发。

大染坊电视剧爱奇艺(商道好剧推荐大染坊)(1)

第一、懂行。懂行是干一切事业的基础,无论你有多么大的背景、实力去掺和一件事情,最最关键的事情一定是精通这个行业,了解门道,不过真正懂得行业窍门、看得到行业走势的人一定是少数人,而这些人只要从中给你使点扳子,一定够得上任何人喝一壶。

懂行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情,日本经营有四大圣人,分别是稻盛和夫、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和松下幸之助。关于本田宗一郎有这样一件事情:他们很多企业家组织了一个类似于论坛的活动,这些企业家们穿的有模有样的来参加讨论,结果本田宗一郎穿着车间的工人服,满脸还有油漆,手也没有洗,就来到了会场。

他来到会场后,只说了一句话,各位,咱们干企业的人,怎么可能在这个地方找到干企业的办法呢?企业家的经营精神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吗?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企业,认真的思考吧!

剧里面的主角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小就在染坊长大,对于染坊的任何事情是了如指掌,经营染坊几十年,每一天几乎都是在染坊,和众多工人一起干,一起吃喝,对于自己从事的这个事业,心里如明镜一般,不像很多人,干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做管理了,就开始做办公室了,就开始脱离了一线市场了。

其实,干企业真正的窍门就在一线工作现场,这也可以看出为什么一个企业的研发如此重要。华为的任正非据说就是这样的一位企业家,重视研发,而不喜欢到处参加活动,布道,高谈阔论。

正是有这样的理念,让剧中的主角在面对任何难题的时候,总是能够从容应对,无论是技术、市场、产品、国外的新东西,还有别的染坊下的套,使得坏,这哥们那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事儿都不算个事儿。对圈内的事更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这就是我们现在不断强调的专业的力量,专注的力量。

第二、情分。都说商人是“无奸不商”,这话从某种程度上是有几分道理的。没办法,大家都干买卖,都想发财,为了赚钱总得有个暗地里的你争我多,这算得上是做生意这件事情来自娘胎的毛病。

但是,我们要晓得,人挣钱总得有个挣法,不是任何赚钱的事儿都要往上凑上去的。“生意生意,半是情意”,该你挣的钱,你一份不少,不该你挣的钱也要伸手这就叫坏了规矩,尤其是生意场上的人,讲究个面子,讲究个江湖道义,这里面还有先来后到、论资排辈、有行业的泰山北斗,对人、对事、对物,都应该圆融处理,尤其是中国社会,更是要讲究给人面子,要有礼有节,你要主动给人面子,别人才会给你面子。

可以参考《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为什么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创作写了这样一个类似泼皮的人物?不像令狐冲、郭靖、张无忌那般雄伟、武学上的造诣和对国家的凌然正气。没有半点武艺,却能在各个圈里混得如鱼得水。无论是朝廷政治、江湖帮派、妓院、各种女人等等,凡是打交道的人,韦小宝都能够玩得转,而且是搞得风生水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韦小宝有句口头禅,“咱们好兄弟,讲义气”,这句话可以说从某个层面概括了他的处世哲学,尤其是这干买卖的圈儿。包括胡雪岩经商也总是强调,在江湖上做事情讲究的是一个漂亮,说话做事,说到做到,就是要有江湖的一面,义气的一面。前半夜为自己着想,后半夜得为别人着想。

曾国藩那是出了名的对人对己要求严格,但对于中国的人情世故这一套也是洞察极深,当年他的学生李鸿章要去上海发展,意味着自己单枪匹马要出去干事创业了,要自成山头了,要当老大了,这个时候,曾国藩在当地最好的酒店,用最盛大隆重的仪式,邀请最有脸面的人物,送别自己的弟子去上海创事业,精明如李鸿章也说,“老师,今天给了弟子一个天大的脸面,让弟子终身难忘”,这就是中国人讲究的面子、情分。

第三,灵活。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老古板,不肯变通,跟不上时代,坚持自己的一套。但是,话也分两头说,灵活来自哪里?所以说,做任何事情总是需要一点天分的,有些人天生就擅长干买卖,有些人总感觉少了点那个意思,别人是走一步看一步,有的人是走一步看十步,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玄,玄之又玄。

大染坊电视剧爱奇艺(商道好剧推荐大染坊)(2)

扯远点说,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主角不忘本,一辈子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而且凡事给别人留有余地。很多人经常说要积阴德,讲福报,我在想一个感恩的人总是能够有好运气的。说也很奇怪,这部电视剧里面,有几个镜头居然我把看哭了,内容都是心怀他人、慈悲、善心、不忘本、回报他人这些情节,我想,每一个人内心都是善的,正如王阳明所说,内心都有一个良知,只是我们如何去发扬这个良知,发扬自己的善。中国人常说的“饮水思源”“滴水之恩”这些才足以支撑一个大写的人。

现在很多时候,我在思考,我们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这些好的价值、好的理念,被当代很多年轻人所轻视,而且还极为的不屑,我想到了很多年前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任何一种好的美德不能被看见,我们所提倡的忠孝礼义廉耻等好的品质不能成为一个人的标准,那我们不过是一群披着衣服的猴子,这样的人和群交的猴子也没有什么两样。诚哉斯言!

正如我们现在很多人讲究生活的品质,喜欢环球旅行,长见识,今天去这国、明天去那国,走了几十个国家,却连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没有弄明白,看这么多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有一次,我和一个女孩谈到了勤俭持家这个话题,她居然对勤俭持家这个词有看法,说那是老古板思想,我为什么要勤俭持家呢?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喜欢享受这种感觉,节俭你不觉得这样很抠门吗?当然,她的说法也没有错,只要是自己正轨合法的收入,但是,我还是从心里否定了他的思想,我否定的是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权利浪费,勤俭持家是一个人的美德,勤俭持家和过有品质的生活根本不矛盾,跟她说的吝啬和抠门更是一毛钱关系没有,不知道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第四、智慧。智慧是什么?你可以把他简单的理解为对一件事情的理解,认知、看法、见解。但是智慧肯定不仅仅是这样,他可以是一个人对人、事、物,对天、对地、对生命、宇宙、山川、河流、世界观、价值观的总称。有人说穷其一生,我们在做的事情不过就是得到智慧,也就是咱们中国文化里面的“道”。

究竟怎样去得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又有什么用呢?我能够想到的一个词是“无用之用”,正如一个空碗一样,你可以用它来装水、装油、装盐,装什么都可以,这就是他的用途。

从剧中来看,涉及到这个层面的东西就太多了,比如:第一、用人。管理之道,就在用人,真正的高人,就是对人,对人性有了极度的洞察,他们对人的判断很准确,要做大生意,干大买卖,干大事业,第一要义就是人才,怎样去找到这样的人才?怎样礼贤下士,如何对待这样的人,这就是学问, 剧中有个知名的实业家,他说,如果我年轻二十年,会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这个人才,这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和财富。

第二、见解。剧中谈到这样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不需要读书,第一,读书钻进去出不来的人,这就是书呆子,脱离实际,理想化,用佛经的说法是着相了,着了文字的相,这对人是极大的伤害,是对一个人精神的控制,这种痛苦非常人可以理解。第二,是读书了干坏事的人,这种人比没有学问的人心更歹毒,而且破坏性更大。第三,天赋极高的人,这种人读书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是西方工业化时期流传下来的教育模式,就是把所有人关在一起,用一个模式来进行培养,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人是个性化的,差异化的,而我们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却是统一的,这对于真正的天才、聪明人是一种很大的伤害。真正聪明的学生,是不需要人教的,而教书的先生用他主观的、个性的、或者是错误的思想去干扰了天才的成长。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我们要相信这样的人存在,我们也应该尊重这样的人。

那智慧究竟是什么?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曾经说过,智慧的另一面就是悲悯,一个人有多大的悲悯就有多大的智慧!

五、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生活构成的,几十年的光景。这里面填满的是生活的细节、有事业上的、爱情上的、亲情上的、社会关系上的,正是每一个真实的瞬间组成了生命的画卷。无论事业多么成功、赚多少钱,有多大的地位,我在思考,情感、亲情永远是人生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当然,当今社会流行很多的价值观,有人把他说成是多元文化,多元选择,我们不用去评论他对错与否,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真实的生命,真实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作为传统的中国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流传下来的众多的典籍,诸子百家、王阳明、唐诗、宋词等等,那是古圣先贤一生思考的结晶,他们共同构筑了华夏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以及我们的艺术、文化、风俗、制度等等,这些值得现代人去认真思考,并把好的部分传承和发扬光大。

有一部剧《大宅门》,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从中窥见真实中国的很多元素,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历史、社会的演变、很多独属于中国的东西。虽然电视剧是戏剧化的故事,不可能真实再现,但是从中能够窥见一点老祖宗的东西,总是一件好事,我们要知道、了解、懂得我们的历史,要明白,我们的祖先是那样生活,从那样的年代过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