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起解》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京剧唱段,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这部唱段对于洪洞县市民来说,却成为心中难以抚平的痛,因为那句“洪洞县里没好人”,经常成为其他县市人们的笑柄那么,在京剧《苏三起解》中,为什么说“洪洞县里没好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京剧洪羊洞讲的什么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京剧洪羊洞讲的什么故事(京剧苏三起解中)

京剧洪羊洞讲的什么故事

《苏三起解》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京剧唱段,很多人都听过。但是,这部唱段对于洪洞县市民来说,却成为心中难以抚平的痛,因为那句“洪洞县里没好人”,经常成为其他县市人们的笑柄。那么,在京剧《苏三起解》中,为什么说“洪洞县里没好人”?

(苏三纪念雕塑)

我们还是先讲讲苏三起解的故事。

苏三不姓苏,原名叫周玉姐,六岁时父母双亡,后来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改姓为苏。她到妓院前已经有两名妓女,所以取名三儿,“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在妓院中,苏三的歌声非常甜美,客人很多,也希望能够有人将她赎出去,过正常人的生活。恰在这时,苏三遇到了知识分子王景隆,两人一见钟情,相约来年结婚。但是,在王景隆返家的时候,苏三被老鸨儿以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身价,卖给山西洪洞马贩子沈燕林为妾。

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沈燕林带苏三回到洪洞,皮氏顿生歹心,与赵昂合谋毒死沈燕林,诬陷苏三。 初审时,洪洞县衙将皮氏与苏三收监,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一千余两银子行贿。知县王氏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忍屈画押,被判死刑,监于死牢中,皮氏却消遥法外。

苏三起解的唱段就是在这时候发生,在京剧中,时苏三唱道:"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各位父老听我言......"苏三还曾悲奋地唱道 :"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无好人!"。

这一句"洪洞县里无好人",后来传遍全国,人人皆知,洪洞县于是乎成了"坏人窝"的意思,人们不但常常以此取笑洪洞县的人,还把坏人集中的地方也叫作"洪洞县"

(苏三监狱)

起解,也就是押解的意思。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据此写的《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不过,戏曲小说中,都会是正能量,让冤情得到昭雪,这部段子也是如此。

当时,苏三政要被砍头的时候,已经取得功名的老相好王景隆升任山西巡按,恰好赶到洪洞,从刀下救出了苏三,之后火速押解苏三案件全部人员至太原。最后让这起冤案得以昭雪,涉案人员全部受到刑法,苏三也和王景隆有情人终成眷属。

应该说,“洪洞县里无好人”这句话是冯梦龙写的,那么欺压苏三的也就是县衙办案人员,为啥会说洪洞县里没好人,把整个老百姓都给带上了呢?

(苏三监狱)

其实,这句话和“县”字的变革有关系。

"县"的繁体是"县" 系, 原为"悬挂"的意思,《说文》中说:"县,系也。从系,持县会意。"所以,“县”的本义是指悬挂牌匾的"县治"、"县衙",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遂缚诣县",这里就是说把人绑了送到县衙里去。

所以说,苏三所说的“洪洞县里无好人”的“县”指的是县衙,也就是县衙里面没有好人。但是,如今县的外延大了,指的的是整个县。

虽然,当时可以理解为县衙,但是随着县的外延扩大,范围也大了,从县衙工作人员到了所有老百姓,这样洪洞县的人们听了苏三起解后,心情非常不爽。【参考资料:《说文解字》、《苏三与苏三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