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篇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蜂超音乐传媒的官方立场。此原创文章版权属于蜂超音乐传媒所有,欢迎原文转发,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文中配图以及视频均来自于网络,如有版权争议请务必告知。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2)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3)

就在前不久,Trance领域的至高殿堂Transmission官方宣布将在2018年进驻中国上海,使我们成为继主场捷克布拉格、泰国曼谷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后得以被传思圣光洗礼的第四位幸运儿。

刚听到这则消息时我甚至以为自己在做梦,毕竟电音节/仓库派对也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冒起,电音文化和电音场景均处于相对稚嫩的初级阶段,仅有的几个本土大型电音节品牌也都是以“百大DJ”为卖点;至于垂直定位于某类电音流派的专属派对就显得着实罕见,也就更不敢想象能被诸如Transmission这样的世界顶级品牌给相中。

来自Transmission的纯正Tech Trance离你已近在咫尺,某场国内Trance Event会提前让你过足瘾

为什么我会突然提起曲风门类单一的电音活动呢?因为有一个话题在我脑海里翻滚已久,如果再不舀出来怕是得过火,趁着新鲜出炉,我与大家一道专门聊聊电音节通常最为核心也是受众最关心的环节——阵容(图)。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4)

那么,如果现在给我们任意一张知名电音节的阵容,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什么门道呢?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5)

一场电音节的含金量

当一张完整的阵容海报呈现在我们面前,潜意识通常率先会驱使我们粗略扫一遍看看有多少位大牌DJ,尽管不同人对“大牌”的定义不同,但如果只拿“人气”和“出场费”来作为衡量标准倒也不会造成太大争议。由于受限于流传广度和受众基数,作品和演出风格偏Underground的艺人演出费普遍较低,而EDM圈中的“百大DJ”则通常以漫天要价,这一现象在国内反映的尤为显著。

我们姑且拿“含金量”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来对主办方的Booking成本加以描述,一场电音节的“含金量”几何从阵容海报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6)

以今年风暴电音节上海站的阵容为例,如果你想粗略估计风暴电音节团队的在预定艺人方面的投入,只需登录〔Booking Entertainment〕的官网,在艺人列表选择“DJs/EDM/Dance”一栏,再使用页面内的搜索&筛选引擎逐个检索你希望了解的艺人名称,即可查询到预定的价格范围(部分需致电)。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7)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8)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9)

当然了,电音节DJ阵容成本投入的多少还会涉及更多细节问题,比如DJ Set/Live Set的演出时长、行程的远近以及特定DJ对特定操作设备的需求都会直接关系到电音节主办方的资金分配。

一场电音节的定位&兼容性

“电音节”和“电音”这个名词异曲同工,看似明确却又有着极其宽泛的定义和充分的自由度,既可以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载体,也可以精准制导于某个特定领域。这就像大家逛商场,不同人带着不同目的选购,并且口味的不同使得大部分商品都不会无人问津。“电音”其实是一种虚拟商品,它的门类繁多,不同乐迷的需求也不同,所以作为主办方创办电音节首先必须明确初衷,对“为谁服务”要做到心里有数。

下面来看一场为鬼服...不对!是为不甘寂寞的万圣节Raver服务的电音节——Something Wicked,正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万圣节专属电子派对的南波湾!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0)

尽管Something Wicked在国际上只算一个中型规模的电音节,但仅从展示给各位派对达人的海报便足以见得主办方的走心程度。

首先,这该电音节品牌形象极其鲜明,贴合万圣使其成为“双节合一”的独特存在,很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品牌形象定位吸引人有个性,Booking团队的工作也堪称教科书级别,在阵容算不上庞大的前提下竟能凭借别有用心的阵容多元性很好地照顾到了:G-house / EDM House / Future House / Progressive House / Progressive Trance / Uplifting Trance / Psy-trance / Trap / Trapstep / Future Bass / Midtempo / Glitch Hop 等不同音乐口味的爱好者。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1)

可千万别小看了艺人预定的多元性,它是决定一场综合型电音节是否真正能把不同圈子的Raver都号召过来的最关键因素。不过对类似于Transimission这样的特定曲风仓库派对,音乐流派的多元性则几乎不被考虑,如何尽可能把该领域的一些代表人物云集于一堂才是重中之重,Techno乐迷最心驰神往的电音节Movement也是如此 ☟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2)

如果你对Techno有一定了解,仅看靠下的艺人名单就足以起一身鸡皮疙瘩,更何况三天的Headliner均为Techno场景下的招牌人(注:Testpilot即Deadmau5的Techno身份),个人风格也各有千秋。试想在Techno文化已经羽翼丰满的西方,Raver们得知这样一张阵容图,是不是下一秒就果断“剁手”呢?

与电音节密切合作的集团&厂牌

其实电音节只要公布阵容图,我们除了能获知所有出演的DJ嘉宾外,还能直接了解到一场活动与主办方达成战略合作的电音厂牌。空说无据,看以下两张图 ☟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3)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4)

丛林电音节从上一届开始就与世界上最大的电音厂牌Spinnin'Records实现战略合作,并专门设立了丛林的超人气舞台“Spinnin'Sessions Stage”。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去年还是今年的S厂阵容都力推实力名气兼具的厂牌新生代明星,厂牌专属舞台的存在为他们在国内市场名气的推广提供了绝佳机遇,这样的战略合作形式无疑堪称主办方、厂牌以及艺人的三赢局面。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世界规模最大的电音节——比利时童话世界Tomorrowland。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5)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6)

ID&T主办方旗下的TML可谓把“合作”演绎到极致,与艺人合作开设单独舞台早已家常便饭,电音节期间的厂牌专属舞台派对更是层出不穷,毋庸置疑成为全球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电音节。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7)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8)

<< Coone和Lost Frequencies的专属舞台 >>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19)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20)

<< Spinnin和巴龙的厂牌专属舞台 >>

虽说电音节与各大厂牌/艺人联合增设舞台是任何一位主办方人员都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哪怕想要兑现其中一个都需要具备过硬的谈判水准和公关技巧。毕竟厂牌/艺人也都有各自的规划,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也会反过来对电音节品牌影响力、主办方的专业度以及更多客观条件进行权衡抉择,所以倘若有朝一日我们本土的电音节能在阵容图中公布更多知名厂牌或是建立起像Ultra与Resistance那样互相依存的关系,这都标志着跳舞音乐在中华大地的跨越式成熟,所有人都对此心怀期待!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21)

Ultra Miami今年的Resistance舞台全阵容

一场无与伦比的House/Techno/Tech House饕餮盛宴

电音节官方回顾(透过电音节阵容)(22)

电音节的阵容值得期待、值得珍藏更值得研究。

暗藏在每一张高清大图背后的信息量都是巨大的,我暂且为大家罗列三个主要的方面,把更多探讨的空间留给大家,我想在互相交流过后定会对表面光鲜绚丽的电音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END

,